红蕉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光
凭此春夏鲜艳色,娇柔美好斗寒霜。
世人偏重边远物,流放之人独悲伤。
远眺夕照山林间,落木萧萧无遗芳。
注释
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红艳。
[晚英:秋冬之花,此指红蕉。穷节:岁未时节。
绿润:指红蕉叶的鲜绿。朱光:指红蕉花的红艳。
以兹:凭此用此。正阳:指农历的四月。正阳色:指红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时的颜色。
窈窕:(yǎotiǎo):美好的样子。凌:乘,凌驾。清霜:寒霜。
远物:边远地区的事物,此指红蕉。
旅人:客居在外的人,被流放的人,此诗人自指。
回晖:夕照。
槭槭(qī):拟声词,落叶声。

赏析

  对于柳宗元的咏物诗,汪森在《韩柳诗选》中评论道:“短章咏物,简淡高古,都能于古人陈语脱化生新也”。对于《红蕉》,古人亦多陈语,关键在柳宗元如何“脱化”,怎样“生新”。

  宋祁在他的《红蕉花赞》中,称颂红蕉“叶小而花鲜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则对红蕉的花“端各有一点鲜绿”倍加喜爱。大抵红蕉后人径直称其为“美人蕉”,都是着眼于其花的艳丽动人吧。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第一联直写其花。虽也对其外表予以描写,但却更突出其精神。“晚英”,指秋冬之花,王勃曾用来写梅花,刘禹锡曾用来写菊花。而将红蕉也称之为晚英者,柳宗元当为第一人。又因为红蕉“春夏开,至岁寒犹芳”,这样称呼,也是恰如其分的,这便是“脱化”。

  “穷节”是指岁未时节,此时万花纷谢,百草调零。一个“值”字,便显出红蕉精神。然而,这还不是它的全部。“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第二联才抓住了红蕉本色。红蕉不同于菊之清冷,更不同梅之寒瘦,它以春夏盛开的百花仙子之一的面貌,以娇小美好的风姿,迎寒斗霜,一个“凌”字,将其无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洒脱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至此,诗人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艺术形象,这便是柳宗元的创造,便也是他的“生新”。

  咏物诗的理解,最关键的是在准确理解诗人所咏之物以后,更能深入把握诗人赋予所咏之物的精神。即在所咏之物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近藤元粹在《柳柳州诗集》中,给《红蕉》一诗下了四个字的评语,“寓感甚切”。第三联云:“远物世所重, 旅人心独伤”。许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下句,但诗人将话说得明白,看不出何处有“寓感”。

  “远物”承上,是指红蕉,但叫“远物”是因为红蕉属热带观赏植物,永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故永州可见。柳宗元站在长安和中原的角度,所以将红蕉视为“远物”。因为是“远物”,便成了稀罕物,所以才会“世所重”。这个“世”是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世之人”。当然,从前两联来看,如此看重红蕉的只能是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了。

  因为说远物,自然便想到了永州,因为想到永州,便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悲伤。因为说到远物被人看重,自然便会想到被流放到永州来的自己,早已被统治者遗忘。诗人原本抱有随时间推移,会被重新起用的期望的,然而看来,希望渺茫。面对红蕉,感叹身世,不禁“心独伤”。同是处于永州,“远物”和“ 人”所受待遇是如此天地之别,这便是诗人伤心的原因。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诗人将目光转向夕照下的山林,一片落叶声中,看不到一朵鲜花。这本是秋冬之景,在题为《红蕉》的诗中,将远处的这一片萧条景象和眼前“窈窕凌清霜”的红蕉,叠放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果说群芳已经消失,那么最后,就该轮到红蕉了。如果“世所重”的红蕉,性命也终难保,那么,无人关照的“ 旅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原来,《红蕉》一诗寓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忧虑,而且是一种被注定为悲剧的预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寓感甚切”四字,是十分确切的。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园池方喜共追寻,正是槐榆夹路阴。
双烛纵谈樽酒绿,一枰销日纸窗深。
波涛万字惊人笔,尘土千钟异俗心。
佳句从来知寡和,愧将沙砾报黄金。
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
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
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

越芽远寄入都时,酬倡珍誇互见诗。紫玉丛中观雨脚,翠峰顶上摘云旗。

啜多思爽都忘寐,吟苦更长了不知。想到明年公进用,卧龙春色自迟迟。

西源好,春日日初长。不看人间三月景,常思天上万花香。幽赏一时狂。
歌笑也,空洞大歌章。千景净来风谷秀,三云归后月林光。沈麝似兰香。

汉家贼盗临京都,西冲河塞东海隅,虎豹奔突豺狼呼。

天子九重怒按剑,将军五道奔飞符。黄门铁鞚按营垒,监视将军奉天子,征者不忧居者喜。

晓战遥随金鼓前,昼行独拥旌旗里。烟沙忽传畿甸清,黄门奏捷旋神京,将军归来天子迎。

册书十万纳御府,勋级三千罗紫庭。封侯拜将珥貂列,白金绯衣照云月,黄门功多不自说。

受爵元看陆机小,却赏谁知鲁连洁。高堂白日披图新,戎衣惨澹犹风尘,坐令慷慨悲今辰。

书生从此识汗马,丈夫常忆画麒麟。

山根走入海,出海更成山。一碧揩铜镜,孤青拥钿鬟。

潮生春蛰起,月黑夜珠还。谁复能齐物,蜉蝣天地间。

东晋偏安江左日,天光分裂万胡喧。西秦朔夏尤凶狡,鸱张夺攘恣狂奔。

称王称帝随鞭举,为雨为云覆手翻。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

咸殿室家畴复问,十陵坟墓也徒言。真人反在代恒北,乞伏尝思夷谶存。

已弃姚苻依拓跋,岂知伏莽丧穷猿。从此赫连誇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

尽收秦土宁思旧,幸获长安遂窃尊。左弓右剑民如鹿,身死宗夷子亦豚。

朝宋服凉皆呓语,果然招魏入东门。安得坚墙供厉斧,但馀绮绣委台园。

苛蓝山上新挥涕,统万城中漫触藩。定昌暮末如相遇,应尤父祖累儿孙。

吾欲高呼诸众丑,休将家族换中原。犬兔俱驰终并殒,豕蛇相啖复交吞。

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长城早向阴山界,尔物终依玉塞骞。

实祸虚名成底事,高田吐谷总伤魂。临照千年归日月,倒悬谁许作乾坤。

华山之高孰可攀,青崖白谷非人间。天生芳臭不并世,待时敛翼归名山。

山中师友足磋砺,读书被褐方悠然。大云舒卷一千里,三峰屹立凝苍颜。

僭窃当涂迄典午,避秦见志渊明贤。草付风云偶会合,犹可牵连三十年。

千年一清圣人在,河流到海何时还。六朝五季并乱世,持校今日犹非艰。

五岳峥嵘在天地,渺然人物空云烟。渔洋山人际盛世,赋诗送远摹高骞。

戴生务旃画笔好,奇气还仗诗人传。我事丹青易升斗,日储月敛惟忧煎。

聊图故事寄愧慕,嵯峨寤寐长周旋。何时真人定六合,坠驴绝倒希夷仙。

朝来飨殿失崇基,著履深痕臣在斯。有泪经天如此雪,杜鹃血染万年枝。

城南泥水路,蒹葭满、白露晓苍苍。想茅屋数间,中央宛在,青蓑箬笠,何处鸣榔。

渔歌发、斜风杨柳岸,细雨薜萝墙。鹭立晚汀,点开波面,鸦翻乱叶,界破残阳。

伊人高卧处,有茶铛丹灶,布被绳床。遥指软红十丈,应笑人忙。

似烟波钓叟,浮家泛宅,鱼虾结伴,云水为乡。谁道桃花片片,误却刘郎。

官居相并日相过,盈岁光阴不觉多。每幸开心互询度,都忘倦迹久蹉跎。

新除忽遂东归欲,雅好其如远别何。把酒不辞金盏溢,预将离索就消磨。

独倚危栏春意远,本无情绪强登临。
一眉晚拂晴山黛,万缕风摇岸柳金。
久负故园泉石约,恍惊老鬓雪霜侵。
两年双脚数千里,奔走尘埃损道心。

苍朮频烧烟雾蒸,紫藤初爇蕙兰清。岁除却忆升平夜,萧鼓喧喧满凤城。

山色泛秋光。点点东篱菊又黄。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一事无成两鬓霜。
佳节共持觞。无限杯供有限狂。明月明年诗句苦,茫茫。细把茱萸感慨长。

竹里逶迤一径开,鸟声花色尽徘徊。人人可作山中相,日日当衔手内杯。

邻父馈来红橘熟,溪童钓得白鱼回。醉馀独步寒皋望,疑上孙登古啸台。

癸水江头石似浮,银河影里月如钩。
无人弄杵看蟾兔,有客乘槎访斗牛。
自古鹊桥传七日,何年桂子落三秋。
金轮待欲长无缺,玉斧仍须妙手修。

风花片片落衣斑,独倚萧墙看晚山。远渚睡鸥閒自稳,高林飞鸟倦方还。

相逢一笑看吴钩,燕市悲歌上酒楼。地有大风连沛泽,人馀奇气动幽州。

天低古戍金笳冷,月坠严城玉笛愁。此处旧传多侠客,荆高去后水悠悠。

晨雪欲渐霁,出门念何之。山墅此轩豁,屡来诚不辞。

当户照高梅,繁花何离离。念此谁护植,磊落寒犹姿。

草木交冬春,颇似穷居时。骨干苟不立,何由待华滋。

抚树再三叹,为汝发歌词。人生有本志,憔悴复奚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