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西湖以前是什么样的呢?早上也飘荡着笙歌,晚上也飘荡着笙歌。西湖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呢?早上是战乱,晚上也是战乱!以前湖畔二十里都是酒楼,到处飘荡着香风,行人络绎不绝、穿戴华美。现在呢,只有两三条打渔船,在夕阳中,在波涛里出没。时光飞逝,人们意志消沉。过去的西湖,成了今天的南柯美梦。

注释

天香引:曲牌名,也叫“蟾宫曲”、“折桂令”。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3]

西湖:指浙江省杭州的西湖。南宋小朝廷曾偏安江左,定都临安。这里以“西湖”代指南宋的京都。

笙歌:笙,簧管乐器。笙歌,笙所伴奏的歌曲

干戈:指战争

也:语助词。

沽酒楼:酒楼。

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极力形容昔日西湖的繁华。

个:前一个语助词,用在某些表时间的词和副词之后;后一个,为量词。

光景蹉跎:指光阴白白地流逝过去。

消磨:消沉,磨灭。言人们意志消沉。

南柯:梦。

赏析

  这首小令用西湖的“昔日”与“今日”进行对比,写出的是“昔日”的“笙歌”“酒楼”“香风绮罗”,“今日’’ 的“干戈”“渔船”’ “落日沧波”,作品在最后还归结出了总的感受。此曲用事实说话,行文流畅,结构严谨,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素描”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怀旧”的情绪跃然纸上。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三句用自问自答方式描述杭州昔日的繁华,令读者立即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当年的西湖确实如此繁华。“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同样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现实中的杭州,十年战乱,民不聊生,尽在三句中。从宏观视野的角度,用对比的手法将西湖今昔盛衰的总体印象表现出来,效果极其强烈。

  接着描写湖面和西湖周边的环境,继续用对比的手法。“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二十里沽酒楼”和“两三个打鱼船”简直不可想象的变化。“春风绮罗”和“落日沧波”,又是鲜明的对比。“光景蹉跎,人物消磨。”两句是对前文今日西湖的高度概括,一切美好的光景都随着战乱离去,众多人物,包括文臣武将和才子佳人也都成为历史。“昔日西湖,今日南柯”两句是结尾,对于作品成败是非常关键的。这两句收束有力而苍劲,大好的风景在战乱中消失,大好的城市在战乱中破碎,大好的生活被战乱毁弃,众多大好的生命被战乱夺取,使昔日繁华美好的西湖成为今天的梦境。战乱是这一-切结果的罪魁祸首。故本篇有反战的思想倾向,是很可贵的。

  这首小令并没有直接表达观点,但西湖昔日之繁华安逸与今日之破败荒凉的鲜明对比,正是对战争无言的控诉。全曲语言朴实,纯用白描,情调低沉婉转,有如挽歌。

创作背景

  杭州在北宋开始繁华,到南宋因为成为首都而极度繁荣,是统治者和豪门贵胄的销金窟和安乐窝。但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和张土诚两支军队在此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前后经过大约十年时间战争,其中有许多非常残酷的虐害百姓的事件,杭州一带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杭州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作者汤式生活在元末明初,亲眼目睹了杭州由盛转衰的过程,感触自然非常深,这首小令正是有感于杭州之今昔巨变而作。

  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

  猜你喜欢
嗟尔同衾。
曾不是志。
宁彼冶容。
安此妬忌。

御沟梅柳寒犹噤,芳草池塘暖尚微。玉色怡融何事喜,一年苔绿遍圜扉。

白头身落乱书丛,粗遣残年不记功。乞得闲官歌楚些,始知君德被昆虫。

哭尔春日短,支颐长叹嗟。不如半死树,犹吐一枝花。

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一片叶初落,数联诗已清。

瘦便藤杖细,凉觉葛衣轻。门外萧萧径,今年菊自生。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
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

秋山马前空复横,马蹄不作看山行。悠然回首何处所,此心已到他州城。

火灯匆匆鸡一声,贵贱富贫俱有程。相看一语出不得,细雨欲落空江明。

世事惟高枕,窗含万壑秋。片云飞广漠,白鸟恋沧洲。

玉韫珠藏出有期,子今行矣复何疑。文章价定无容论,富贵时来不厌迟。

晓月正临扬子渡,晚风遥爱后湖湄。天公也助人行色,预遣凉飔扫赫曦。

为觅梢头一点酸,缥枝红萼谩阑干。
东君已误当时约,犹敛幽芳待岁寒。

积功墨成池,增价蒲为扇。不作新样脚,一洗憔悴面。

铁马狐裘出汉营,瘴云深处守孤城。

无端遇著场心事,鸣轧江楼角一声。

冉駹西去倚长城,继起终童亦请缨。忠孝合推名父子,一时低首李西平。

偶持尊酒对花倾,有客能来道姓名。佳句才探出怀袖,故人知是不公卿。

平生学剑心都懒,此日归田计可成。彼此头颅俱种种,题诗那得不关情?

宪郎早是诸侯客,宅相须兴内氏家。徙舍曾闻习俎豆,行台今见重才华。

名门已道从张掖,逸足端知产渥洼。绣斧喜来初奉檄,板舆迎去欲看花。

深冰自跃供江鲤,常日仍思致海鲑。禁脔羹辞璚面兽,贡馀汤献锦文瓜。

怡声即有平安报,按部宁令造次差。豸角剡霜书载续,雀牙行路俗休哗。

固应反哺宜栖柏,亦复承恩拟泛槎。会著瑶池亲赐宴,玉桃三熟寿无涯。

年年骑马踏京尘,谁识风潭自有春。岸雪消融溪水活,我来又作看花人。

长安一分首,万里隔烟波。 ——王早
海上青山暮,天涯白发多。 ——耿湋
寻僧因看竹,访道或求鹅。 ——辛晃
云树无猿鸟,阴崖足薜萝。 ——耿湋
醉中留越客,兴里眄庭柯。 ——辛晃
黄叶身仍逐,丹霄背未摩。 ——耿湋
别愁连旦暮,归梦绕关河。 ——辛晃
高柳寒蝉对,空阶夜雨和。 ——耿湋
年华空荏苒,名宦转蹉跎。 ——辛晃
南陌东城路,春来几度过。 ——耿湋

老将临征识阵云,迅驱虎旅净妖氛。腥风吹冷黄金甲,曀日黄翻赤帜文。

城仄群峰压,江纡乱石通。滩声从地北,瘴气自天东。

采竹童乘筏,捞鱼家置笼。滩师喜风利,拨棹入黄公。

春风乔木浯溪寺,指点肖流问故家。
庭下已无书带草,步头犹有水仙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