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异名。
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衰翁:衰老之人。

赏析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可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叶梦得当时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大宋南渡八年,仍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又一味向敌妥协求和,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诗人虚年59岁时,闲居卞山,登亭述怀,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写自己复杂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慨叹。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猜你喜欢

猎儿燕楚俗,得意唯驰逐。不知庙堂上,坐饱万钱肉。

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旱气满原野,子行归旧庐。吁天高未动,望岁了何如。

荒土欲生火,涸溪容过车。民期得霖雨,吾岂灌园蔬。

玉容初起殢春慵,鬓亸秋蝉不解拢。十二宝阑闲倚处,花间应避落残红。

客亭小会。可惜无欢容易醉。归去更阑。细雨鸣窗一夜寒。
昏然独坐。举世疏狂谁似我。强拨炉烟。也道今宵是上元。
西风摵摵草虫鸣,万夹丛中诧瑞蓂。
煮啖快输儿女吻,燃萁不忍尚堆青。
晓月坠,宿云披,
银烛锦屏帏。
建章钟动玉绳低,
宫漏出花迟。

春态浅,来双燕,
红日初长一线。
严妆欲罢啭黄鹂,
飞上万年枝。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田横尝避汉,徐福亦逃秦;试问三千女,何如五百人!

槎归应有恨,剑在岂无嗔!惭愧荆蛮长,空文采药身。

清词曾寄,楚江头、俯仰又成今昔。想见当年挥彩笔,摇动三江七泽。

凡桂洲前,青云楼下,剩有烟霞迹。灵岩玉洞,真是神仙窟宅。

何时双舄飞来,一筇相伴,共领看山敕。却把平生诸翰墨,留记名山石室。

我爱桥翁,江南才子,一代文章伯。山中无事,芳尊但少佳客。

独将文采嗣家声,裘带雍容亦治兵。马上骁腾论剑罢,酒间谈笑报诗成。

须眉合画麒麟阁,碑版先流赵尉城。公府晏归千骑散,路傍人拟是书生。

宪节凌秋发,城门逼晓开。沟长流水去,野旷远风来。

跋马桥频度,看山客屡回。川原行未已,齐鲁望悠哉。

汉检天门石,秦碑海岸台。

淡烟横曲阜,旭日上蓬莱。遗迹怀前古,观风慰好怀。

衢樽须共饮,井税不烦催。每见桑麻野,深期杞梓材。

行歌方自得,前陟更崔嵬。

山椒却立小迟留,欲傍江山洗客愁。
不觉凭高来远念,此心潜与水东流。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爱河易漂溺,三山波浪翻。觅心了无得,吾今闭吾关。

生还黯黯空依父,死别悠悠复念兄。壮士悲歌天地老,封侯侠骨古今情。

鹡鸰原上如闻歌,鸿雁洲边似有声。十载园花惭雨露,不堪深夜抚青萍。

坤之机兮下旋,涌吾水兮泡漩。一气孔神兮无为自然,吁嗟泉兮何千万年!

君家草堂林木幽,乃在吴会之东头。花开从令鸟雀喜,水落正为鱼龙忧。

深林烂饮枸杞酒,如意醉击珊瑚钩。丈夫嘉遁有如此,傍人比是神仙流。

宣武门边尘十丈,御河六月观洗象。长槐高柳碧森森,駊騀如山屹相向。

传闻贡自西南夷,横纹皴扫苍藓皮。庞躯巨颡秀眉目,银钩才出收疮痍。

一入天门守环卫,三品官阶护军贵。刍秣长支月俸钱,驰驱每就公朝位。

先朝遗制开象坊,豹房虎圈纷周防。天生神物独驯谨,南薰伏日游沧浪。

涴涴金沟水涓洁,灌木阴中少炎热。跋足堪惊鸥鹭群,投身已荡鼋鼍窟。

俯仰看成岛屿浮,沿回漫数潭渊阔。千寻碧嶂闻奔雷,万里高空溅晴雪。

须臾不动浮中央,河干漠漠生微凉。极浦冥濛过疏雨,层城一面当斜阳。

紫髯奚奴挟双帚,祓濯频加不离手。回澜一洗尘垢清,复向波中自群友。

吾闻香象曾渡河,旃檀林下时婆娑。六牙齐现宝华坠,诸天缨络金盘陀。

壮观千人眼中见,一幅澄光净文练。象教休驮竺国经,军声久息昆阳战。

日色山龙映衮衣,香烟翟羽交宫扇。赤罽珠鞍按队过,他时对立含元殿。

从来驯象致昆明,滇地铙吹扶南城。圣朝不贵殊方物,洱海秋风笑独行。

红日杲杲,切忌寻讨。
拈得便用,无非是宝。
郑州梨,青州枣,
大抵还他出处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