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这首八六子是一首宫怨词,词的上片着力刻画环境的孤寂、冷清,下片情与景交错而行,写出弃妃心中的希望、惆帐、寂寞与无奈,整首词铺叙委婉,时而抒情,时而布景,井然有致。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起拍三句,写居室所在庭院深深,室内陈设华丽、气氛凄清。“灯照”,点明此处所写为夜间景况;画屏,指屏风,在灯光映照之下,上面所画山水色调显得凝重沉着。“深”、“凝”、“沉沉”四字,渲染了夜中女主人公居室氛围的典雅凝重的特征。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三句,写出客观环境的幽静清凉。“冷滴”一语,写出女主人公的神经极其敏感,若为无牵无挂之人,纵使雨打芭蕉,也不至于转眼便被惊醒;“红窗”之“红”字,色彩明亮,同前所写“深”、“凝”、“沉”等字形成对照,象征凝重的压抑的氛围中主人公孤独的心理只有在“红窗好梦”中才有片时解脱;被相思之苦所缠绕的女主人公刚刚幸得入眠,可作好合之梦,不料竟被雨打芭蕉惊断,此种心境可想而知。而梦醒之后,但见那龙形香炉中冒出的烟雾弥漫室内、沾满锦被,无限哀思有如袅袅薰烟不断上升消散,愈见其凄清之意。“龙烟”是指攀龙香炉内所燃香料之烟,飘渺而至,笼罩绣衾,若有若无,虚虚实实。这高贵典雅的环境衬托出女主人公的身份,也衬托出其心境。
“冷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点明女主人公身份是已失宠之宫妃。“长信宫”多为失宠后妃居处代称,屡屡出现于唐人诗中。词中的“久归”,点明自己失宠日久,因而“凤帐”形同虚设、宫门常关闭不开。“椒殿闲扇”是说她至长信宫后,原来居处已被锁起闲置。
“辇路苔侵。”过片一句,青苔长满了皇帝车驾的必行之路,说明皇帝久已不行幸,与上片之”冷恩久归长信”相呼应,以形象的画面揭示宫妃的冷落处境。
“绣帘垂,梧桐又移翠阴”一句结语,虽未点明这种企望又要落空,但时光不待,桐阴转移,女主人公仍陷在心驰神往的一厢情愿悲苦之中。
全词所写虽不过是描绘宫妃失宠望幸的情态,但其借助环境渲染烘托表述人物心态的手法却很有独特之处。其形象细腻的描绘笔触显示了作者状物摹情的艺术功力,通篇读来婉转缠绵,曲折幽深。
二后睢阳去,潜身泣到明。却回谁敢问,校似有心情。
委巷全无长者车,脱巾散发掩残书。多缘示病耽慵懒,客至从嗔礼法疏。
此日今还得,朝辉耀扶桑。厥初赤子心,悬象并穹苍。
无端过浮云,暂掩本灵光。努力事拂拭,依然露元阳。
理欲判危微,规矩成员方。尘埃去弗来,真气泄针芒。
日新又日新,其何用不臧。性非犹杞柳,仁义宁贼戕。
无为彼教惑,吾道掷秕糠。大哉羲孔易,洗心密退藏。
不效浅薄子,争斗群卉芳。天地人鼎立,至大而至刚。
欲仁斯仁至,安所置彷徨。南方文学古,东林岁月长。
继往开来兹,平步履康庄。念我踰五十,惭愧闇然章。
从前所萦萦,不脱名利场。何当一奋跃,藩决失羸羊。
日知其所无,月能幸无忘。果能此道矣,虽柔而必强。
浩渺重溟波,一苇自堪航。流光不相贷,迅速转无常。
朝闻夕死可,仁者寿不亡。若不及时敏,老至空悲伤。
中行未易几,必也狷与狂。
沧海桑田复几尘,东风惟见落花春。须知剩水残山后,冰雪肌肤别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