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仰望着幽深的岩石而眼波流盼,抚摸着桂花的枝条而凝神冥想。
等待千年才等到与你相遇,你又为何独自前往?
注释
流盼:犹流眄,流转目光观看。
凝想:“犹凝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沉思。
千龄: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
荃: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用以喻国君。

赏析

  徐惠的《拟小山篇》系徐贤妃徐惠八岁时所作的骚体诗,由其父亲命题,为仿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而作。因为题目指定为拟《离骚》,所以使运用幽岩、桂枝、荃这类与屈原有关的意象和骚体表达方式的构思成为必然选择。也使文字层面的体性特征也必然是古雅庄重。本诗继承了《楚辞》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作者者技巧娴熟,用连缀的方式组合诗歌意象,把前两句中“流盼”和”凝想“的屈原形象与“千龄此遇”的作者关联起来。最后一句则挽结全诗。诗歌音韵流转,境界清雅,含义深远,格调沉着。中间虚词的使得诗歌语气舒缓有致,节奏抑扬顿错,含蓄蕴藉地抒发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身处封建社会的学识出众的女子无法实现心志的孤寂。

  全诗运用整齐的六言句式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女子,“她”在幽深寂静的岩谷,站立着、探寻着、若有所待。渐渐地,在惆怅袭上心头时,她下意识地抚摸着幽香清远的桂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久久的凝视。所待之人的久久不至,虽然使她的身心都笼罩在渐渐浓重的惆怅之中,但她深信那一份寂寞孤独非常有价值,那份孤高拔俗、凝神澄志的虔诚等待,一定会在不期然中创造一段旷古未有的传奇。落寞的心虽然叹息“荃何为兮独往?”。但”她“并没有停止等待,诗中以"荃“指代”她“在等待的人。而”荃“这一意象在《离骚》中,专用以指代楚王。显然,徐惠模仿屈原的语气,向虚拟中的"荃”表白自己的等待。最后两小句诗显然表明,从女童步入少女时代的徐惠,心中早有一个属于想象世界的、与周围现实世界的凡夫俗子截然不同的”荃“。

  全诗渗透着浪漫而幽婉的风格,显示出诗人在内心深处,渴望与一个伟大的人物建立起一份“千古一遇”足以传为万世美谈的旷古奇缘。

创作背景

  此诗系徐惠八岁时,由其父徐孝德出题而作,诗成后,其父大惊,认为徐惠的才华是不可能被人为掩盖,从此徐惠的诗作等被广泛传播。唐太宗听说后,将徐惠纳入宫中,封为才人。
徐惠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猜你喜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小窗荫绿清无暑。篆香终日萦兰炷。冰簟涨寒涛。清风一枕高。
有人团扇却。门掩庭花落。少待月侵床。教他魂梦凉。
使君班春还,于焉街吾属。
四阿住翚棘,聊以便凉燠。
栋表飞云逝,题端邀月宿。
无德与斯人,式宴良自恧。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
结发事君子,江蓠近华池。
江蓠荣有时,迨此春冰期。
玉盘有嘉餐,思君以忘饥。
枣下何纂纂,朱实亦离离。
秋风一披拂,菀其为枯枝。
愿垂太阳惠,照妾葵藿微。
鼓吹出西羌,光华动眉额。
鞑橐望酒泉,面有可怜色。
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迹。
百计等画蛇,老大悲故国。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
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宋家丞相后,乔木到如今。之子独古处,对人无俗心。

偶来京洛道,旋反敬亭阴。芳草白云外,春山深复深。

斜阳欲下。学西流弱水,如电倾泻。未免多情,弄影苍然,回光更恋亭榭。

明霞几缕霜情赤,掩映作、江山图画。最撩人、乌桕丹枫,常是借他声价。

依约黄昏近矣,齐飞并孤鹜,秋色潇洒。莫向楼头,赚得愁人,一地迷离生怕。

平芜衰草凄凉处,有多少、暮云归马。倩开元、小李将军,海岸断红描写。

我生天地间,甲子倏一周。
岁与命相近,灾釁非人谋。
抱病卧漳浦,荏苒久不瘳。
伛偻腰欲折,偃仰筋如抽。
痛楚彻心膂,呻吟损咽喉。
浃背汗淋沥,环膝寒飕飗。
晨兴服絺綌,夜卧重衾裯。
垢腻生虮虱,爬搔变疮疣。
寝食殆俱废,起处宁自由。
跬步远千里,窘局如拘囚。
艾火既妄灼,药剂还轻投。
以此千金躯,寄命庸医流。
展转几十旬,初夏俄清秋。
去死一间耳,自叹如浮沤。
有身即有患,无生乃无忧。
彭殇齐寿矢,蝼蚁同王侯。
四大非我有,外物何劳求。
委心以待尽,死生任浮休。

衡庐古巷中,高驾日相顾。芳草掩空扉,知君断幽步。

残烟北寺钟,暮雨西阊树。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乱云深处出双尖,环列冈峦具尔瞻。石发栉风分翠鬒,岩泉透日下珠帘。

露寒仙肘声容见,云护禅衣法律严。喜共清游归路晚,绿阴亭槛草纤纤。

直木恶为输,疲马思卷旆。
匡时既非才,处约斯寡悔。
采《诗》鉴兴亡,读《易》明进退。
永怀嵇阮放,甘与沮溺对。

一帘明月倚阑干,宇宙尤宜就夜看。飞上仙槎河汉近,手招沆瀣海铜盘。

江风凌晓急,钲鼓候晨催。幸息榜人唱,聊望高帆开。

联村倏忽尽,循汀俄顷回。疑是傍洲退,似觉前山来。

将与图南竞,谁云劳溯洄。

生意玄烟里,春工毛颖中。枝头两三蕊,开不假东风。

似到孤山下,斜枝入眼中。分明几点雪,欲折又成空。

君人见流水泯泯去人还,日月搅搅曾无閒。人生长苦死催促,富贵早来开我颜。

饮酒饮人多,直爱美人扬美歌。即今受乐亦已晚,过眼百年能几何?

高楼今夜月,女伴斗穿针。却笑为官拙,偏无乞巧心。

庐陵太守告我行,先把庐陵为君说。龙须山对殷侯池,池面山容两清绝。

鹅黄柳色。一抹烟如织。倚遍南楼莺语寂,又是暮山凝碧。

忽闻女伴相邀。踏青准拟明朝。单少绣花鞋子,呼鬟连夜双挑。

侧闻演象教,乃在吴门山。日夕咏四始,策足开心颜。

家逾一万里,天空鸟飞还。同予念唐子,惨澹禅灯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