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
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注释
故国:故乡。此为代宫女而言。
深宫:指皇宫。
何满子: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载白居易语:“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何满子》曲调悲绝,白居易《何满子》诗中说它“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君:指唐武宗。

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创作背景

  唐武宗李炎宠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时,孟才人侍其侧,武宗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孟才人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为生。”当时,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何满子》一曲,声调凄咽,闻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驾,孟才人哀痛数日而死。张祜为孟才人殉情之事写了三首诗,这是其中一首。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屈指当时宴笑同,已更三十五春风。十年忽忽成今古,万事悠悠作色空。

别后每怀青眼客,坐间俄揖白须翁。兰亭咫尺归欤好,当悟浮生似转蓬。

雏莺初转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
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
簿书听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荡行。
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僧寻野渡归吴岳,
雁带斜阳入渭城。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

花自飘零水自流,无情有恨月如钩。
十年一枕三更梦,嬴得风烟满地愁。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精卫原知填海误,蚊虻早愧负山多。

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

大热早复暮,幽居如火围。
更无风稍快,只有汗频挥。
袒露忧生客,沾濡怕熟衣。
何当生两翼,直近广寒飞。
嫩斸苔边绿,甘包雪裹春。
萧家汤是祖,束叟饼为邻。
混沌函三极,冲和贮一真。
日斜摩腹睡,自谓葛天民。

朱方有真子,心印悟南宗。奏乐惟天女,听经化海龙。

香凝行道席,灯照著衣钟。犹厌依城市,开门别种松。

风霜高洁浪如山,一柱中流拥翠鬟。鱼鸟浮沉窥瀚海,东南形势望潼关。

空中影响知成沉,闹里心情觉亦閒。却怪寄奴甘篡晋,当初讨贼竟何颜。

方舟并鹜首飞鹢,深浪破行浅受敌。我发石幢二十强,不鸟翚翚虫趯趯。

十月之朔水归壑,两路沙堆一道激。水激沙过沙激水,下者杯斟上杯幕。

一折为水一折沙,越陌度阡舟所历。陆地行舟古曰奡,非陆非水今始觌。

姚家门头沙横绝,土克水出齿??。舟穷南岸改北岸,中央高沙铺瓴甓。

绕之乃达小登陁,插柳何人示之的。舟舟衔尾弯环前,鲤上龙门额点戚。

前舟得去后舟来,我舟近前舟舟逖。十人推舟一槔簎,簎沙舟登舟陷砾。

六鳌戴舰那可夺,双鲸夹樯不自适。力大负而趋谁呼,一蚁盗之穿难觅。

系绳曳木揠沙入,人试髁没豕涉蹢。舟前人短后人长,两人横槔舟伏擿。

傍舟几人舟一动,舟底沙开珠玓瓅。大珠抛撒如沸泉,细者如烟吹幕。

舟移步步入齐声,放转滩光列缺劈。我坐舟中亦太閒,百变喜艰观以寂。

危滩亲记闽中奔,恶峡空闻巴上击。偶然此作沙中游,饱食安过心莫惄。

凉飙吹人向北行,淠水舟流风惠迪。沙舟不险亦不易,聊判吟成漏三滴。

汉家旌节度流沙,夺得戎王铁喙騧。天上白鱼秋弄影,月中玄兔夜生花。

九图妙入将军笔,八骏神空阿母家。独控奚官更超绝,长楸锦队谩如霞。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长官发已星,强持牧羊箠。故山荒草堂,为贫不知耻。

衮衮敲朴庭,缨裾渍尘滓。子贱敬可高,七弦不离指。

今日到僧房,阴森翠堆几。数拳解巑岏,一泓粗清泚。

瑞草不知名,芬我胜兰芷。天籁更自然,世音亦何俚。

长官趣如何,依稀琴在此。返思子贱琴,未免尚宫徵。

弹与不弹间,一切聊尔耳。兀坐纵无言,汤汤寓流水。

颲风吹散阴天雾,十里横塘开石路。云是当年捍海堤,黄土茫茫海眼涸。

堤上人家学种桑,老翁不识灵胥怒。发鸠怨鸟暂得伸,草没鲛宫烽火树。

麻姑笑语王方平,水浅蓬莱复一度。人间海陆亦易迁,天地鸿濛我适晤。

昔有一束书,无多手泽在。雒诵功易殚,文章溯流派。

一瓻偶借人,何处得津逮。勤勤克期钞,腕脱敢云惫。

一隅以三反,周行问向背。摧摩颛且精,幸邀葑菲采。

即今万牙签,经史颇萃荟。余力罗百家,编辑及细碎。

爱博情转疏,读多不求解。譬如宝山回,空手徒自慨。

古贤惜分阴,青春可能再。

坐爱韶光二月天,几逢幽赏习池边。花明雨后垂清露,柳亸风前弄翠烟。

风雅总高金马客,疏狂应笑竹林贤。共欢斗酒襟期合,啜茗犹分石上泉。

皎皎明月光,照我屋东头。寒螀鸣树间,招摇指孟秋。

白露下高梧,落叶声飕飕。寒温更变迁,河汉东南流。

怀哉里中儿,奋志起远游。飘然溯长风,乘槎犯斗牛。

支机织女石,为问今在不。水深波涛阔,浮名将焉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