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中。但因为这里的水势险恶(“青溪先有蛟龙窟”),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说。
青溪:碧绿的溪水。
这首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借“欲作鱼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鱼梁”也。因为“作鱼梁,须劈竹沉石,横截中流,以为聚鱼之区,因溪有蛟龙,时兴云雨,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杜诗详注》卷十三引)。对此解说,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是为公所愚也”。他说“须知‘蛟龙’之想,只从‘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是有道理的。但浦氏以为这首诗“为作鱼梁而赋,而自况不凡”,则未免有点牵强。其实,这首诗并非什么“自况”,只是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担心情绪。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实含意。诗人觉得自己在草堂尽管心境淡泊,无所奢求,但仍难保不测。诗中谓溪下有蛟龙,时兴云雨,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却也十分形象化,隐隐可以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而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这也正是诗人当时“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状态。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 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连雨催寒黄著苔,纷然枯叶拥闲阶。了无春意到梅萼,只有瑞香先腊开。
踰年青社得徘徊,一日皇华下诏催。蜀道五千驰驿去,秦关百二拂云开。
不同参政初时入,也似尚书两度来。到日先生应笑我,白头犹自走尘埃。
说短谈非遍世间,终身隔耳罔相关。才闻传报无多语,烟起心胸火足颜。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
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秋英有佳色,晚节含馀香。悠然东篱下,解佩纫芬芳。
繁霜瘁百草,林木尽凋伤。白酒山中熟,归来松径荒。
露冷沾襟袖,绕篱花正黄。掇英引觞酌,酣咏幽兴长。
心閒得其趣,尘虑憺以忘。朝饮菊井水,夕餐菊篱英。
坐看浮云净,南山晚苍苍。
二象内外泮,玄气果中分。冥会不待驾,所期贵得真。
南岳铸明金,眇观倾笈?。良德飞霞照,遂感灵霄人。
乘飙俦衾寝,齐牢携绛云。悟叹天人际,数中自有缘。
上道诚不邪,尘滓非所闻。同目咸恒象,高唱为尔因。
结缡将遂百年欢,谁谓仙郎骨竟寒。翠羽未联钗上凤,黄尘深掩镜中鸾。
閒庭夜月空帘箔,古镜寒泉照井干。地下相逢应识面,从教和泪剖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