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已经多次经过扬子江的渡口了,江上的风波依旧,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

仅仅只有西驰的太阳比我忙碌,向南移去的青山冷冷地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

孤枕独眠,难以忍受乡思的煎熬,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

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地散落在各地,只能黯然神伤独对江上沙鸥吟诗。

注释

扬子江:即长江。扬子,本是扬子古津渡附近一座桥名。因这古津渡是时还无名,人们就用“扬子”来称此津渡。隋末,朝廷又在此设扬子镇,又用“扬子”来名镇。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废扬子镇,置扬子县。后又因扬子津、扬子县而将令仪征、扬州一带的长江,称为扬子江。近代,人们又将长江统称为扬子江。

几问津:几次求渡。津,渡口。问津,询问渡口。

风波:比喻纠纷或患难。

西飞白日:指夕阳。

南去青山:因为渡江北上,故云。

不胜:犹言不堪,难忍。

敝裘:破旧的皮衣。

帝京:既指天帝住的地方。也指皇帝住的地方。

交游:结交朋友,也指朋友。

落落:稀疏貌。

怆(chuàng):伤悲;凄怆。

吟对沙鸥:古之高人逸士常以沙鸥为友,叫做“鸥社”“鸥盟”。诗人自觉交游零落,只好把新作对沙鸥来吟子。沙鸥:一种水鸟。怆神:黯然神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镇江金山的题作。诗以清新的语言,深沉的感情,将羁旅的愁苦,客子的孤独,乡梦的频繁,征衣的尘垢,艺术地表现了出来,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抒情手法上,既有直接表达,也有景物衬托。。

  “杨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一出,“客愁”两字已赫然在目。扬子江渡头,几回回经由,江上风波依旧,而旅入已添了新愁。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铺衍旅人奔波愁劳之状。太阳天天东升,天天西落,自是无止无息,且不知起讫,然作者竟有“忙于我”之想,显是极无理之语,不过,由此无理语,其感叹自己天涯奔走、东西飘泊的情致,由浅转深。与此出句相对应,对句言向南蜿蜒伸展的青山显得格外清冷,不近人情,一点也不理解旅人客愁之深,反而像在冷冷地嘲笑人,实借青山的整暇和凝重,来反衬人因有所求而离乡背井、抛妻别离是多么的无谓。

  想到这一层,作者不免有一种怅然和失落无所依的感觉,由此虽然刚从京师来,衣衫上还沾染着那里的灰尘,但故国之恩已频频入梦,搅得人无法安睡了。这里,“敝裘犹带帝京尘”一句,是用晋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典,读者想及陆诗,当会对作者在京师的那番劳苦,有更深入的了解的。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承此意,由已及人,作者想到自己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也正和自己一样,天涯作客,四方糊口,山长水阔,欲再携手欢会、谈古论今而不可得,不由得神情悄怆,黯然至于悲怀难抑。“吟对沙鸥”可能是实景实写,即作者午夜梦回,辗转床铺,再难入睡,所以披农出户,江头散步,见鸥鸟而起意;也可能是虚景虚写,作者既不得安睡,于是重捻灯火,调弄笔墨,赋诗寄慨,也许他想到了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吟唱,借来入诗。人生本是尘世寄迹,居无定所也属当然,正像这高翔天地间的沙鸥,东止西橱,所以,“沙鸥”在此成了一科孤单飘泊、无所着落的象征。一经吟出,全诗的愁情愁绪,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境界,读者的思绪,也由此脱开去,浮想联翩,去体会诗人的孤苦,寻觅自己的感怀

  反映羁旅行役之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常见主题,自《诗经》开始,不绝于史籍。旅途的劳顿,寄居他乡的陌生感,以及无所归依的空寂无聊,很容易被诗人捕捉,并且,他们常将这种羁旅之孤单,上开为对整个人生孤独感的体验,由此,诗的内涵得到充实,诗的境界也变得阔大。作者的这首《渡江》,用素朴清老的语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体验。而对仗之工稳,措词之精警,更使此诗获得普遍的好评。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
直应吟骨无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谁。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梅扑玉缸春酒开,雪湖山水重徘徊。风流旧属林君复,人道先生是载来。

镜尘掩瘦,帘月通愁,人病孤馆。伴客残春,禁受药烟飘断。

旧著香罗经酒殢,新调繁轸当歌懒。暂朦胧,有铜街咫尺,钿车雷转。

便侥倖、城乌啼散。更箭沈沈,窗曙犹浅。未必成眠,慵极半衾生恋。

雁过时飘闻笛泪,花开翻恼登楼眼。楚云浓,料输他,簸钱庭院。

山藏皇恐色,溪诉不平声。
落叶啼猿怨,危枝宿鸟惊。
林疏风四面,霜冷月三更。
酒醒愁无寐,烧松炙到明。

昨日龙舆幸宝文,宸毫金轴展风云。前朝御印从头拆,重整牙签甲乙分。

莽莽荆襄割据州,夕阳西下独登楼。岘山晓翠当窗入,汉水寒潮抱郭流。

放眼关河纷故垒,惊心风物逼新秋。杜康台在烟云里,一醉江头狎白鸥。

雪霁平芜带曲村,思君白发照清尊。娇莺恰恰花连屋,稚柳青青水到门。

江阁遥山来远恰,草堂新月见纤痕。风流二子居丘壑,赋就停云一断魂。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
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
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
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
生成拥肿姿,赋象难取类。
櫽括所不施,钩绳为尔废。
大匠睨而往,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终配不器。
刳剔虚其中,朱漆为之伪。
斟浆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犠象非不珍,金罍岂不贵。
设之于楹阶,十目肯注视。
幸因左右容,反见为奇异。
人之于才性,夫岂远于是。
性虽有不善,在教之揉励。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饰陋就其长,皆得为良士。
执一以废百,众功何由备。
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

劣不成行字半斜,低头空自笑涂鸦。拈毫羞被旁人见,故向晴窗下碧纱。

庭树生秋风,炎炽夺如失。小虫鸣喓喓,高隼飞鴥鴥。

缅怀素心人,若发未忘栉。百年能几见,过眼徂电疾。

而君有官事,出言千里律。何暇喜蛩音,情与逃空一。

昨因赵卿至,戒遣书新述。篇轴不害多,无惮费纸笔。

且约来北州,樽酒留十日。晴天逼佳夕,共看华月出。

非不思馀论,门无一亲即。吾私如汲车,已脱复萦繘。

晚菘生待种,早稻行可铚。少须黄花发,秋风亦萧瑟。

倒冠独山巅,兹游或能必。

驱车出都门,别酒忽在手。去国古所悲,况复失良友。

芃芃丘中麦,郁郁道傍柳。挥手从此辞,烟云黯回首。

庭树西风灏气清,何人吹笛作秋声。天连碧海苍龙吼,地接丹山紫凤鸣。

柳叶穿云添逸兴,梅花飞雪动幽情。更深坐久虫声切,万里关河月正明。

不觉月又尽,未归还到春。雪通庐岳梦,树匝草堂身。
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何年自此去,旧国复为邻。
山榴逼砌栽,山火一团开。尽日风兼雨,春渠拥作堆。

检点衣衫敝箧存,十年相与历寒温。香尘惯惹春风陌,寒杵多敲落月村。

赠友未堪酬缟带,思亲每为染啼痕。贫居赖酒消岑寂,曾典青钱向市门。

杨白花,身轻不由已。一夕长风生,飘飘度江水。江南处处好繁华,悠扬落地知谁家。

知谁家,不复归,永巷春深人迹稀。悲歌连臂空肠断,回首长秋鸦乱飞。

清溪流水行者谁,野服飘然歌紫芝。山人要觅蓬莱药,越女喜得邯郸医。

丹崖断陇落日晚,青林小屋还云迟。归来笑倚桃花树,尘世浮沉都不知。

北阙重旌表,西斋盛讨论。
高阳旬爽里,通德郑玄门。
选胜开松院,凭幽敞竹轩。
灵泉飞洞壑,花树蔽郊原。
露滴栖松鹤,风传隔岭猿。
庭兰香醉步,山月冷吟魂。
客爱情尘虑,僧怜避俗喧。
几时清赏花,啸咏与琴樽。

星炯炯,思依依。关山幽梦绕,风雨暗魂飞。江南春好浑闲却,何事游人滞不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