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寒潭冰月澹须眉,话到钟沉呗冷时。绿水携来寻和者,白云收去赠相知。
閒耽碧柳新莎地,认取长林倦鸟枝。谢客已坚复屐齿,峡猿巫雨任追随。
万里苍梧入望长,薇垣新治日馨香。已知南去无鸮獍,更拟西郊听凤凰。
谈笑定应多暇日,羁縻况复有成章。幕中还试钟王帖,书遍阑干叶上霜。
作客他乡,忽动我、一声长叹。难回首、少时情事,风流云散。
结客黄金成逝水,凌云词赋余霄汉。到中宵、抚剑扪雄心,犹难按。
沽醹醁,裘常典。题诗句,髯空撚。纵穷途阮籍,豪情弥见。
同学人夸车十乘,半生我负书千卷。笑而今、踪迹类飘蓬,何曾惯。
迎晖堂上绚朝曦,车马联翩婺水涯。绣黼共看排阖日,烂衣自爱过庭时。
西关气返青牛驭,南极光分紫凤蕤。欲识大年何处问,皂囊字字五千词。
云麓最高层,依依月乍升。聊因看贝叶,带露一来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