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二首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北斗七星高挂在西楼,寂寞的金屋只有萤火流动。月光即使照到长门宫殿,恐怕在凄凉的深官后院,也只是会生出许多哀愁
桂殿哀愁生活,长久得已记欲得多少年。屋内四壁,已积起秋的尘埃。夜里青蓝的天上高挂着镜子一样的明月,只照射着长门宫里那孤寂的情怀
注释
长门怨: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相如为作《长门赋》。……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陈皇后,小名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汉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天回北斗:北斗七星。古人往往据初昏时斗柄所指方向以定季节《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此句谓时令已入秋。
金屋:武帝幼时,其姑馆陶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欲用。指其女阿娇问好否,帝笑对曰:“好,若得阿娇,当做金屋贮之。”见《汉武故事》。
桂殿:指长门殿。欲记春:犹欲记年,言时间之久长。
四屋:四壁。
明镜:指月亮。

鉴赏

  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长门怨”这一乐府旧题来泛写宫人愁怨的。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欲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写景,欲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诗的前两句“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处。沈佺期的《长门怨》有“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句,张修之的《长门怨》有“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句,都是以类似的景物来渲染环境气氛,但比欲上李白这两句诗的感染力之强。两句中,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张修之的《长门怨》也写到月光和长门宫殿。沈佺期的诗写“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张修之的诗写“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写得都比较平实板直,也欲如李白的这两句诗的高妙和深沉委婉。原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这两句诗却欲让人物出场,把愁说成是月光所“作”,运笔空灵,设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说“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寻常语言,变得索然无味了。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为:宫中本是一个欲平等的世界,乐者自乐,苦者自苦,正如裴交泰的一首《长门怨》所说:“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宫,照见欢乐,再到宫人居住的长门,“别作”愁苦。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的阴森冷寂,读者欲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处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经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诗,着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观物,缘情写景,使景物都染上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结尾处才写到“愁”,这首一开头就揭出“愁”字,说明下面所写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诗的首句“桂殿长愁欲记春”,欲仅揭出“愁”字,而且这个愁是“长愁”,也就是说,诗中的人并非因当前秋夜凄凉景色才引起愁思,而是长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使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欲能减轻这种愁怨;而由于愁怨难遣,她是感受欲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了。诗的第二句“黄金四屋起秋尘”,与前首第二句遥相绾合。因为“金屋无人”,所以“黄金四屋”生尘;因是“萤火流”的季节,所以是“起秋尘”。下面三、四两句“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又与前首三、四两句遥相呼应。前首写月光欲到长门,是将到未到;这里则写明月高悬中天,已经照到长门,并让读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这位“长门宫里人”对季节、对环境、对月光的感受,都是与众欲同的。春季年年来临,而说“欲记春”,似乎春天久已欲到人间;屋中的尘土是欲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了尘土以萧瑟的季节感;明月高悬天上,是普照众生的,而说“独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询《唐诗解》)。这些都是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所说的“无理而妙”,以见伤心人别有怀抱。整首诗采用的是深一层的写法。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与王昌龄《西宫秋怨》末句“空悬明月待君王”一样,都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但王昌龄诗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宠幸,命意是欲可取的。李白的诗则活用《长门赋》中的句子,另成境界,虽然以《长门怨》为题,却并欲抱泥于陈皇后的故事。诗中展现的,是在人间地狱的深宫中过着孤寂凄凉生活的广大宫人的悲惨景况,揭开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这两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载(743年)。当时李白四十三岁,在长安待诏翰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早闻牛渚咏,今见鹡鸰心。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游梁复归宋,南北更相送。
失得两如何,劳劳不如梦。

长腰玉粒出新舂,秋穫真成亩一钟。衣食粗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清晓盥秋水,高窗留夕阴。初阳到古寺,宿鸟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灵山缘未绝,他日重来寻。

误信鹊声枝上。几度楼头西望。薄倖不归来,愁杀石城风浪。

无恙。无恙。牢记别时模样。

五月淮南寻旧庐,百花洲上杨柳疏。故人朝对白蘋渚,胡儿忽传赤羽书。

千山燧熢照芦荻,满地干戈尽樵渔。孤舟江海欲何之,双眼乾坤空泪予。

东南半作豺虎窟,闾阎忍使蛟蜃居。苍生之血淮水赤,请问将军意何如。

深山忝窃旧相知,既别还胜未别时。老梦秋来如不到,静中閒看浴云池。

羽盖翩翩下九重,江乡秋晚滞仙踪。信传真府凭青鸟,剑舞瑶台走碧龙。

顷刻风云兴五岳,须臾雨泽慰三农。殷勤欲问参同契,双舄遄飞未易从。

望重东京宪与香,自怜忝祖寸无长。
高天厚地容蝼蚁,乞与江湖作漫郎。

枕中百十篇,暗室生霹雳。梦里长把持,祇恐蛟龙攫。

层阁郁嵯峨,登临逸意和。雨馀春物动,天阔夕阳多。

棋布金杯第,环通璧沼波。泥中足车骑,应笑翟公罗。

亨监逃海淹齑瓮,隆老成龙过禹门。独有倪公尚痴坐,几时承继万松轩。

孤峰立霄汉,万木森青苍。振衣时一登,流盼睐大荒。

昆都自昆仑,岧峣宗衡阳。屏山亘横石,白云秀东方。

西樵挹我前,大雁列我旁。灵郁合浈武,迢迢浮大江。

罗浮指顾间,沧海东茫茫。广土万馀里,惟兹奠中央。

众山互联络,奇胜独昂扬。灵窍发天籁,花名吐异香。

下有千仞渊,蛟龙时潜藏。上有千年枝,可以栖凤凰。

吾坐二十载,蹑足探孤芳。结茅山南麓,胜事日徜徉。

竹门度幽禽,松风韵清商。门户事探讨,默坐澄心腔。

冰壶镜杜溪,翠草交周窗。缅然景前哲,亦有崔与张。

崔张日以远,江门浩汤汤。泰山入青徐,叹彼道路长。

决策时及早,驱车历周行。今人亦古人,后生当自强。

壮行在初学,时发贵含章。从龙云致雨,起凤天际翔。

他年纪胜迹,兹山讵能忘。

鬓痕棹影纪勾留,黛色岚光浑碧流。故苑芳馨萦别梦,画船箫鼓感重游。

春边细雨花憎命,柳外轻寒鸟动愁。但得流连消锐气,月明何必定扬州。

柴门春水浴沙凫,袅袅垂杨短短蒲。花勒浅寒迎燕子,雨将新绿入蘼芜。

焚鱼学士谁招隐,放鹤仙人不可呼。欲听黄鹂过桥去,隔烟小鸟唤提壶。

子母鉤牵晓露溥,行人暍暑慰艰难。
青门程色今馀个,莫作黄台秋尽看。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开帘看春客窗暖,古壁尘埋碧瑶简。娇莺夜挟东风归,桃株满林红玉烂。

巷南巷北花参差,飘垂络拥悬红丝。藐金挥掷压豪杰,使酒怒碎珊瑚枝。

檐前压雾连钱动,驮玉归来宝山重。锦纹屏风龟甲香,海涨思为楚山梦。

我生十四犹坎壈,对酒观天不能饮。诸公尽上黄金台,空山零落眠云枕。

抚剑长歌天为愁,明珠白璧将安投。汉家公侯那有种,卫青牧豕皆封侯。

连峰浩奔驶,登高见如环。佛寺初不见,窈窕藏隈湾。

入门忽金碧,百尺飞孱颜。穹梁跨阴壑,涌殿开中峦。

螺旋上塔顶,俯视心骨寒。吾徒乐一眺,始作财力殚。

想当伐石时,万杵殷千山。净虚屈雄鸷,化人岂求安。

崇基有陀毁,成亏谅不难。惟有太古水,盘洄出人间。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