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意谓:丽正殿设了书院,成了文人学士聚会赋诗的地方。东、壁,传说是主管天下文人的两种星宿;西园则是三国时期曹植设置的招集文士的学苑。作者在此以一双典故入诗,极写修建书院之盛举德顺长明,甚合天地古今之道。这是一种铺叙,同时隐含着读书人的儒雅清高。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意思是:诵读《诗经》,能了解国家大事;讲习《易经》,可知道天道变数的本源。“颔联写书院传经释易,纵横捭阖,从国风雅颂到四象八卦,商讨经邦治国之道,探问宇宙自然之理,与首联的衔接极其自然。这里作者明写书院的重要作用,但也流露出读书人对博学多识的自负,暗示自己的鸿儒之志今日得成的欣愉。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礼深。”意思是说:我忝为宰相,负有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重任;承蒙皇帝赐宴,不觉喝得酩酊大醉。诗至颈联一转,写自己蒙主重用,深被泽露,甚感知遇之恩,自当竭情而歌,尽忠以报。出句表现了对身居显职、重任在肩的自重与自矜,对句显出了对被泽承露的自得与陶然。
“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大意是:心情激动,吟咏一支颂扬春和景明的乐曲;竭尽才智来依韵赋诗,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这两句集“载道”与“言志”于一体,浑然无间。
东坡谪仙人,游此江海境。赋诗凿空以,如以镜写影。
我来遥相望,荏苒岁月永。读翁以上诗,宛若相像镜。
平生忧患馀,胸次徒耿耿。脱身鲸波间,远迹方自屏。
泊舟值炎蒸,风雨变清冷。佳哉幽深地,自绝锋镝警。
愿为剑藏神,不作锥露颖。携家隐山林,属意在闽岭。
曝书人老,好池台都共,画叉飘泊。碧玉通津流客梦,分付雨烘烟托。
千首填词,十年磨剑,心决归耕乐。小楼添否,白头依旧牢落。
难得两幅鹅溪,一船虹月,来侑郫筒酌。坐忆承平觞咏事,展对凉堂清幕。
灵宝厨空,丰城剑合,此中关丘壑。钱郎句好,须君补上笺角。
邹鲁儒生落秦火,诸公正在山中卧。咸阳宫殿三月红,诸公洞里自春风。
马上英雄饶善骂,骂声不到商山下。独怜帝子意来虔,一至汉廷力回天。
君不见李斯韩彭皆菹醢,秦皇汉帝亦安在。当年商山四老翁,至今人间往往想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