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卮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有些人就象那装满酒就倾斜的酒卮,处处是一副笑脸,见人就点头哈腰。他们最要紧的是唯唯诺诺,对什么事都连声说好。就象那筵席上滑稽对着鸱夷笑,它们都擅长整天旋转把酒倒。不管是寒是热,总有一味药调和其中,这就是那号称“国老”的甘草。
我年轻时常常饮酒任性,说起话来剔人总嫌执拗。这个和稀泥的处世哲学直到近来我才慢慢知晓。可惜我对那一套应酬语言,还没有学得十分巧妙。瞧他们真会讨人喜欢,活象那跟人学舌的秦吉了!
注释
蔗庵:指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浙江青田人。他力主抗金,稼轩称他“老子胸中兵百万”。郑汝谐在信州建宅院,取名“蔗庵”,并以此为号。
卮(zhī)言:没有立场,人云亦云的话。
卮:古时一种酒器,酒满时就倾斜,无酒时就空仰着。
然然:对对。可可:好好。
滑稽、鸱(chī)夷:古时的酒器。杨雄《酒赋》:“滑稽鸱夷,腹如大壶。”
甘国老:指中药甘草。《本草纲目》称其性平味甘,能调和众药,治疗百病,故享有“国老”之名。
使酒:喝酒任性。
拗(ào):别扭,指不合世俗。
秦吉了:鸟名。《唐会要》载,林邑国有结辽鸟(秦吉了),能言尤胜鹦鹉,黑色,黄眉。

赏析

  开篇两句,辛弃疾将人比作酒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那些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人的可笑姿态。一个“先”字将官场小人低眉顺目,争先恐后吹捧的动作充分表现出来。接下来两句,词人进一步从语言上进行描写官员们笑眯眯,点头哈腰,顺从统治者,凡事都说“好、好、好”的谄媚之态。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这两句描绘出腐败官场上人们应酬中相互吹捧、言谈虚情假意的场面。“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词人在此用来指那些没有原则,一味跟从,和稀泥的人。

  下阕开头中的少年指词人自己。史书记载,辛弃疾二十二岁就在抗金前线冲阵杀敌,可称少年英雄,但因其为人正直,不善奉承而遭人排挤,正如其说的“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在官场中要顺从、虚伪才能讨得君主的欢心,这个道理,“我”现在才明白,但是要效仿这些人,“我”却正好不擅长。词人此处的自嘲和上文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词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结尾三句中,词人以幽默的笔调调侃:看他们那些得宠的人,都是像学舌鸟一样会唯命是从,攀附权势。

  辛弃疾用诙谐的口吻描述了一场“物”的狂欢,这些物都有着南宋官场得宠之人相似的特质:随人俯仰、圆滑虚伪、碌碌无为。当时南宋正处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时,可朝廷却只一味偏安,宠信小人。词人正是通过揭露当时朝廷官员的丑恶嘴脸来反衬自己的正直和有为,但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得不到重用,因而内心充满悲痛与不甘。

创作背景

  公元1185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经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被罢官的痛苦生活,这一年,他被免职后居住在江西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由于他的好友郑汝谐(字舜举)的居所有一个小阁楼名叫“卮言”,由此,作者产生了写这首词的想法。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
宋玉宅前斜带风。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朱衣乘白马,辉光照里闾。
余时忝南省,接宴愧空虚。一别守兹郡,蹉跎岁再除。
长怀关河表,永日简牍馀。郡中有方塘,凉阁对红蕖。
金玉蒙远贶,篇咏见吹嘘。未答平生意,已没九原居。
秋风吹寝门,长恸涕涟如。覆视缄中字,奄为昔人书。
发鬓已云白,交友日凋疏。冯生远同恨,憔悴在田庐。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冥栖寄寥廓,心远遥天云。

举目见归鸟,夕岚浮氤氲。清晖旷无际,揽之不盈分。

缅怀沈蛟井,金绳閟苔纹。灵贶亘千古,英声耀前闻。

以言岐黄秘,稽首长桑君。毋令上池水,独涴灵台焚。

天涯秋色自堪愁,摇落馀心尚可求。细挹炎光千嶂雨,渐嘘爽气万波流。

每依云树同猿鸟,漫拟星槎共女牛。不是羁人多远意,三年穷海愧淹留。

天空海阔岩岫迥,云开月落钟磬冷。夜长烛短光摇摇,不见孤僧见孤影。

普陀老子丈六身,伽黎璎珞金光炳。天龙拥出万山中,师王踞坐群峰顶。

一朝顽石争点头,万古江山辟灵境。笑杀罗浮老古锥,铁钵分身遥赴请。

蒲团坐破草鞋穿,留与人间成话柄。无端踏上最高峰,侧耳潮音发深省。

长伸两脚得安眠,直到红轮出东岭。无手人挝毒鼓鸣,无耳石人心自领。

借问下方闻未闻,昨宵谁梦还谁醒。

翠空缥缈虚无,算唯海上蓬瀛好。琼瑶宫阙。蕊珠台榭,玲珑缭绕。弱水沈冥,瑞云遮隔,几人曾到。四明中,自有神仙洞府,烟霞里、知多少。
堪笑当年狂客,爱休官、何须入道。婆娑绿发垂肩,著甚黄冠乌帽。花底金船,月边玉局,尽能迟老。待丹成九转,飘然驾鹤,却游三岛。

洞里无人踪,洞外绝鸟语。独有风涛声,时出乔林里。

出户心悄悄,中情向谁道。吞声不敢啼,又恐傍人笑。

妾有嫁时镜,请郎留自照。镜里见新人,还思旧人貌。

南州待著骑骢马,西土今须听凤凰。风妥浪花清度月,秋先关树早惊霜。

汾阳宅畔槐应老,泰华峰头藕正香。愿得尽分冰雪片,沈疴天下总令尝。

草间荒冢没麒麟,古寺何人为写真。华表不归空怨鹤,长松半落欲生鳞。

艰难曾藉扶危力,鲠介原非卖直人。安得贞元同贞观,怀思忠愤一沾巾。

好事今馀几,频年不在家。老兴层台上,担灯夜种花。

霭霭云□烂,岑岑洞穴幽。
黄衣无□士,陈迹□千秋。
本为征途憩,还因爽气留。
尘缘吾未断,归路晚飕飗。

生辰成雅集,践约乍晴时。古寺无尘事,秋花引寿卮。

松风救虎阁,苔雨白莲池。兹地徘徊久,延年术未知。

神仙行处有,亦不避尘喧。咄哉刘子骥,求之未有门。

远近以地别,静躁由中存。藐余视天地,肫然犹黄轩。

禾黍熟井井,鸡犬欢村村。室有琴可弦,厨中酒可尊。

渊明傥复作,何地非桃源。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十年坐客寒无毡,朝朝抱犊山中眠。屠沽有酒君何有,忍饥诵经徒何怜。

紫髯太宰今大贤,赏君才思如奔泉。荐章不敢隐髦俊,下士名达天子前。

天子为君能割鲜,握算下试东海边。果然煮海增灶烟,七万量取元霜煎。

古人才大虚中偏,巨壑要受千回漩。今看斥卤成膏田,岁收胡止禾三千。

又况造士工丹铅,文翁化蜀差比肩。既养而教理则全,俾宰大邑吾信焉。

君不见范公昔起庆历年,范公之堤古今传。范公亦为西溪监,后来继者君勉旃。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油壁青骢,第一番共燕喜。举头天上,有如人意。歌传乐府,犹是升平风味。明朝须判,醉眠花底。

高士何年赋考槃,半庵脩竹带飞湍。窗迎嶰谷三春霁,幔捲湘潭五月寒。

鹤立静依青翡翠,凤吟曾上碧琅玕。好期澹月凉云夕,曲尽瑶琴白雪弹。

卢仝家贫无长物,一婢一奴屋数间。先生之贫异于是,破灶颓堕寒无烟。

途穷厌见俗眼白,饿死不食嗟来食。骄儿不袜脚冻皴,老妻无食面黧黑。

一间茅屋四壁空,雨淋日炙号长风。蟏蛸入户苍鼠立,夜寒僵卧牛衣中。

屯蹶否塞贫且病,忧思感愤明其衷。险语突兀泣神鬼,奇气磊落撑苍穹。

豪家婢仆何昌丰,睢盱俳笑老秃翁。白日晦昧吾道穷,此辈何足填心胸。

喘月之牛负涂豕,纷纷轻薄应如此。君不见季次原宪留清名,斯人今日常不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