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她居住的小楼上,再不闻玉箫吹响。自从与心上人分手后,她已憔悴得不成模样,衣袖上留下了泪痕千行。她在楼上走来走去,楼外依然是旧时的风光。那如烟如织的柳树,最惹起她的怨伤:只恨当初它们太冷漠无情,不懂得把他的坐船牢牢系住,让他不能启程。
注释
小桃红:越调曲牌名,多用来抒情写意。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八句。
玉箫声断:据刘向《列仙传》载,秦时有一萧史,擅长吹箫,其箫声甚至能将孔雀、白鹤等吸引过来。当时,秦穆公女儿弄玉也喜欢吹箫,与其结为夫妇。秦穆公建造了凤凰楼给他们居住。婚后,二人每日吹箫,竟将凤凰都吸引了过来。后来二人皆随凤凰而去。
凤凰楼:女子闺楼,对女子居楼的美称。
休:语末助词,无义。
浑:全然。
不解:不懂。

赏析

  前三句既以玉箫声断喻与恋人分别,也以凤凰双栖、弄玉萧史的美满婚姻反衬自己的孤独。首句“玉箫声断凤凰楼”,可看做写实,但联系其中暗含的典故,更能体味作者用此句作为开篇的深意。“玉箫声断”这一典故,其中隐含着“人去楼空”的惆怅意味。曲中的女主人公并未如弄玉一般,与丈夫一起随凤凰仙去,从“憔悴人别后”一句即可看出,“玉箫声”其实是指代女子的心上人。“留得”紧接“别后”二字,文字上衔接得很细密,情感上则造成一种回环和转折。人既已离去,留下来的只是女子的空守、苦盼,以及“啼痕满罗袖”。作者没有直接写女子如何想念,而是通过袖上泪痕这个细节,将她的黯然神伤,以及难以自制的思念和孤独表现出来。

  最后几句女子又迁恨于烟柳无情,不知当初留系行舟,不让其离去,更道出了女子的无奈痴情。“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这两句以人的“去来”与“风景”的“依旧”进行对比,这就使“离别”的主题得到了深化。风景不解人心,不管人间如何生离死别,它都只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所以才使古往今来许多人发出“物是人非”的沉重慨叹。这首曲子中的女主人公也不例外。楼前浑然不变的景色,使她一次又一次地忆起离别之前和离别之时的情形,不断重温着伤心往事。女子记起心上人当初离开时,江岸边的“无情烟柳”兀自苍翠,却不懂得伸出青青枝条,留住远行人的脚步。一个“恨”字,点出女主人公的怨情和无奈。她不说恨自己留不住情人,只将这种悔恨托付于“烟柳”。这一方面是因为青翠如初的烟柳引起了她的离愁;另一方面,将人的心思投射于“无情”之物,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短短数句,写得景物凄迷,深致有情。

  此曲构思独特,角度新颖层层展开,把一个“情”字表现得极为丰富、深刻。旧地重游、物是人非,最令人伤感,作者把当前的景和以前的情巧妙地联结在一起,以追忆的方式抒发对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此篇散曲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杨果的散曲,很有婉约词的情致,具有一种缠绵婉转的情感特色。这一首《小桃红》,所写内容也是婉约词中常见的离别题材,也是此类之一。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花柳芳妍”。
  猜你喜欢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年年看月茅檐下,今岁堂成月正圆。
自笑吾人强分别,不应此月倍婵娟。
虚窗每怯高风度,碧瓦频惊急雨悬。
七十老翁浑未惯,安居始觉贵公贤。
忆作南州客,归来东海滨。
尚怀忧世志,忍说在家贫。
老作山林计,梦随车马尘。
郁孤台上月,无复照诗人。
春风不负年年信,
长趁花期。
小锦堂西,
红杏初开第一枝。

碧箫度曲留人醉,
昨夜归迟。
短恨凭谁,
莺语殷勤月落时。
平地三尺雨,农家三尺金。
我愿此雨力,生穗长如林。

华山千馀仞,夹柏青云齐。枝枝遥相盖,馀阴覆琼阶。

上有双鸳鸯,达曙酸且悲。行者问闾里,云是焦仲妻。

前车勿驰驱,驻马且徘徊。援琴谱清曲,曲罢声转哀。

可怜被逼迫,重伤相见稀。生前痛离别,死后徒双飞。

臣连伴造称官氏,藤橘源平数世家。将相王侯真有种,至今寥落族犹华。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

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

云作衣裳霞作绅,诗坛画谱一才人。苦吟驴背忘高喝,烂醉蛾眉答浅颦。

宅畔大槐依旧国,轮边小劫可由身。镜容我亦年年画,比较今来渐失真。

女鬟誇巧幻寒芳,送我东山紫翠傍。指似凤城烟月路,一杯当属水仙王。

布帆高挂发吴歌,巴陵到时秋思多。凉风渐落君山木,明月正满洞庭波。

丈夫壮游有如此,人生清事能几何?想见题诗搜景物,夜深风雨泣湘娥。

尅复神州指掌间,永昌陵侧诏师还。丹心一片栖霞月,犹照中原万里山。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簿书鞅掌强登高,放眼云山气正豪。何处平台堪戏马,几人险韵敢题糕。

青霄雁字书难觅,红叶霜林景未遭。沧海横流谁砥柱,狂澜无际任滔滔。

客里休歌行路难,未容归梦绕江南。荆筐蔽弩人媒雉,桃叶悬门女饭蚕。

故国山河今尚在,残春道路暑先酣。新诗收拾中州事,归与乡人细细谈。

洪光高阁杳林端,缭绕双过锦绣鞍。
晓日乍开仙阙曙,春云犹弄上方寒。
窗中猿堕青天影,树里人行赤玉栏。
已分息机甘晏寂,长安风雾任漫漫。

相逢俱白发,而我复苍烟。握手三冬晚,论交十载前。

且酬碧麦酿,莫奏朱丝弦。明发梁园道,离魂祇黯然。

舟之来兮风高,荡汩潏兮帆招。
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望神俨然兮敛袵,
愿速济我兮不崇朝。舟之去兮风微,
波渺瀰兮迅于,飞帆拂兮茫无涯。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葭苇萧骚兮清日薄。
神兮今焉在,吞吐月星兮独处廓。
神甚仁兮宁以为祸,愚有弗虔兮幸贲过。
天地一叶兮相继,神无波涛兮骇我。
吾爱吾庐似野人,轩窗花草逐时新。
寻常俗客经过少,咫尺诗仙往复频。
小摘园蔬微带雨,浅萏瓮蚁曲留春。
莫嫌供给全羞涩,礼薄情浓却是真。

紫玉临清池,雾花起灵液。静性何所宜,黄庭与周易。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