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五言诗是陶渊明为周续之、祖企和谢景夷三人,在马队旁边那样极差的环境讲解和校勘《礼记》所作。萧统《陶渊明传》说:“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从诗中“意中人”等语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周续之等三人亦为知交好友。
诗从作者自己说起,诗人说自己养病在破败住宅的屋檐下,整日里没有一件高兴的事。除服用药剂和砭石之外还有不少空闲时间,于是想念起那些好朋友。但志趣已相去甚远不再是寻常事,路途遥远也不是什么真的原因。周续之先生正在著述孔子的学业,又有祖企、谢景夷二个在积极响应并将臻于完成。儒家的大道理已失传上千年了,此时又重新听到这些。马队并非是个讲习的场所,校勘书籍也确实够勤奋了。诗人表示应有自己的爱好,只是想与周续之等三人成为邻居。但愿能教导好自己的几个儿子,让他们跟随他到颍水之滨洗干净耳朵。诗中说,“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这本是令人高兴的事,但请几个饱学之士在马队旁边校书讲《礼》,而马队是武事的畜力所在,这就十分不协调了。诗人希望周续之、祖企、谢景夷能与自己成为邻居,听他们讲习《周礼》,以摒弃名缰利索,甘心与自己一起洗耳于颍水滨,即甘愿终生隐居林泉。
颖水滨,是巢父、许由隐居之地。这里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典故:许由因恶闻尧帝召其做九州长而洗耳于颍水滨。巢父牵着小牛来此饮水,说许由故意这样做给世人看,是想得到好的声誉,因此怕污染了小牛的口而牵着小牛到颖水的上游饮水去了。陶渊明诗中的“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便是巧用这个典故,并言“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就是说,买卖马匹牲畜的市场不是讲经的场所,勤勉校书也是徒然,以此善意劝导周、祖、谢诸子放弃一切尘念,一心一意做个真正的隐者。
陶渊明认为周续之、祖企和谢景夷三人校书讲《礼》,十分勤苦,这是对孔子之业的发扬光大,值得赞扬;但他们的所居之处近于马队,与所从事的事业极不相称,未免滑稽可笑。所以诗中有称扬,也有调侃,最终以归隐相招,表明了诗人的意趣与志向。诗中扬抑交替,最后善意相招,显示了陶渊明继承了传统的婉讽特色。
去得南风来北风,神灵只在指呼中。老坡有语旧曾记,信我人阨非天穷。
疏檐不碍,渐愔愔一碧,围住窗外。料得高楼,簪鬓香消,凝妆好关眉黛。
韶华小劫沧桑感,巧变换、绿天花海。唤起它、蝶梦惺忪,来认清凉仙界。
回首春三二月,飞英荐酒后,佳会难再。如水空庭,选石眠琴,只有斜阳红隘。
芭蕉叶嫩蔷薇老,随意任、东皇分派。甚恼人、梅子黄时,听雨听风无赖。
时维月初三,尚属寒露节。友人驾巾车,邀我探岩穴。
匆匆整行装,悠悠循轨辙。清晨犹戒寒,卓午始微热。
爽气拓清秋,万象同皎洁。何须事高攀,即此足欢悦。
况彼好峰峦,环围如屏列。越岭石齿尖,齧残轮蹄铁。
上方古刻列森森,胜地重游忆旧临。但觉天平苍石润,不知世远白云深。
崖泉寒冽遗韶韵,山木清华结夏阴。厚德固宜孙子盛,修祠长此会簪缨。
既出群滩险,欣逢夜月清。波澄惟有白,山色自分明。
疏柳风微拂,归乌夜不惊。转怜骨肉近,无阴异乡情。
颓云压崇岭,飞雨洒空江。滩声作雷吼,涛奔如急泷。
沈阴裹孤艇,四顾但苍苍。倚枕坐深黑,祇闻人语哤。
冲风摧危壁,碎石堕琤瑽。舟子前后呼,篙楫相击撞。
天威递收摄,急点停淙淙。开门望山岸,凉月挂鱼矼。
轻飙屏氛翳,天际无纤瑕。曙河颓坤维,残月明窗纱。
满野乱号鸡,隔林起栖鸦。寂寥对短炬,悽恻闻悲笳。
征骖命夙驾,玉勒黄金騧。翩翩渡胶河,悠悠徂琅琊。
崒嵂山万重,逶迤路三叉。惊湍激漰湃,深谷虚谽谺。
陉岘抗亭馆,隈隩藏人家。细流抱村曲,险径沿崖斜。
缘危试扪葛,涉深还问槎。徒旅惮路遥,疲马倦鞭挝。
行行虽云苦,往往得景嘉。山连远峰叠,溪断芳丛遮。
笙簧林间鸟,鼓吹池中蛙。空洞啸虎豹,陡涧潜龙蛇。
岫列若围屏,树密如排衙。仙宫绕层阿,閒敞静喧哗。
烟岚互明灭,竹木相交加。武陵远相似,山阴奚足誇。
平生惬幽旷,爱此停征车。休憩倚茂松,披拂搴馀葩。
道人意勤绻,留我饭胡麻。山盘荐细韭,涧水烹新茶。
青童抱绿绮,朱颜双髻丫。白雪翻素手,清响殊琵琶。
是时微雨收,夕照笼馀霞。缥缈川原迥,徘徊瞻望赊。
不其閒火牛,潍水空囊沙。斯人已沦谢,往事堪伤嗟。
昨日齐城中,百卉方萌芽。薰风忽南至,绿柳连青葭。
匪徒时物变,不觉鬓已华。行迈犹靡靡,飘泊天一涯。
安如东陵侯,学种青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