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百礼崇容,千官肃事。灵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咸周,威仪毕备。奏夏登列,歌雍撤肆。

禅林古有一宿觉,讲席尝闻一遍照。凡马十驾及骏骨,况子秀颖颜齿少。

星洲岩壑锁烟云,千柱浮空觉王庙。似闻淬掌作书淫,乍或横肱究心要。

明窗净几学参玄,二涂一得可前料。香浮牛首礼圆光,呗似鱼山胜长啸。

闻熏大士岂忘言,机锋嘿赞潮音妙。

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
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还揉了。路长山杳。寄得愁多少。

爱山日日望山晴,忽到山中眼自明。鸟道渐非前度险,龙潭更比旧时清。

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莫谓中丞喜忘世,前途风浪苦难行。

延秋门上乌啼霜,羯奴晓登天子床。
江头老臣泪暗滴,万乘西去关山长。
公卿相率老降虏,草间拜泣如群羊。
当时不识颜平原,岂复知有张睢阳?孤城落日百战后,瘦
马食尾人裹疮。
男儿竟为忠义死,碧血满地嗟谁藏。
贺兰不斩上方剑,英雄有恨何时忘。
千年海上见祠庙,古苔丛木秋风荒。
摩挲画壁尘网里,勇气烨烨虬须张。
巫歌《大招》客酹酒,忠魂或能来故乡。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县弧。焉能钓三江,终年守菰蒲。

如何驷隙间,流光日已徂。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

风吹河北雁,飒沓云中呼。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断桥斜路水声平,茅舍疏篱月色新。
千里故人如念我,不妨早寄一杖春。

幽山之内,尔声最宜。响流千谷,心同一枝。居高闻远,应节鸣时。

韵繇天纵,清畏人知。已洁其身,仍蜕其皮。秋风欲至,尔独何思。

熟梅时候。帘外薰风透。梁燕乳,庭花瘦。堆盘烹白小,洗盏呼红友。

千古事,文章尽为先生寿。

伯玉知非后。翁子穷经久。人渐老,愁依旧。弹琴看鬓影,泼墨盈怀袖。

须念我,一春寂寞青溪口。

楼上元龙气不除,湖中范蠡意何如?西风万里一黄鹄,秋水半江双白鱼。

鼓瑟至今悲二女,沈沙何处吊三闾。朗吟仙子无人识,骑鹤吹箫下碧虚。

人间尘土苦歊烦,林下清风六月寒。
夜半酒醒方脱屐,日高眠起不簪冠。
坐看游蚁巡危磴,静听闲花落古坛。
老我自无轩冕意,寻常岂是傲时官。
众绿如生如羽葆。池光摇漾连汀草。红杏已无春意闹。风致好。水中三屿如三岛。荷叶如钱蒲袅袅。石渠静听泉声小。从此圭塘时检校。停短棹。柳阴高唱渔家傲。

悄无人处响琤琤。月低沉。漏低沉。手拨一条,冰柱述芳心。

舌叶宫商樱颗破,倚云屏,历更更、剔短檠。

短檠。短檠。峭寒侵。钗影横。篆香清。弹也弹也,弹不尽、千万离情。

小玉痴憨,故故向前听。铁铸玲珑无玉轸,虽不是,一声声、也断魂。

十幅征帆破晓烟,因过白下繫江船。瞻依山斗情何限,跋涉关河路几千。

杯酒笑谈期再续,人生会合苦难全。悠悠多少胸中事,写入新诗寄辋川。

快上篮舆晓色分,松风满袂涤埃氛。三竿未放高峰日,一笑先开洞府云。

忆昔曾留天帝坐,至今犹带御炉薰。莫教俗驾来相尾,只恐诒讥晋郭文。

沆瀣金茎露,清洁玉壶冰。分明昨夜,光见南极老人星。山甫秀钟松岳,傅说上符箕尾,造物为时生。一代词科伯,飞上到蓬瀛。
紫薇天,丹禁地,掌丝纶。盘洲益国。个样人物只三人。辞却翰林风月,故就湖湘霖雨,天下共为春,试看玉堂□,太半秉洪钧。

栖鸦点墨柳丝黄,瑟瑟寒流泻石梁。帆影在天秋在树,至今离恨满斜阳。

水乡菰米远,海国鼓声寒。渔子隔烟语,船人带露餐。

鹰秋丰羽翮,鱼夜跃波澜。拥被何能寐,孤灯不肯残。

月中仙子种娑罗,树底遥山隔绛河。
吹落秋声向何处,紫幹窗户晚凉多。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