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巴女的丈夫大约是乘船东下去经商,所以诗人模仿巴女的口吻,用极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道出了女子当时的不忍分别的复杂心情。
诗中前两句写水、写船,“急如箭”“去若飞”两个比喻恰切描摹了巴水湍急以及小船疾去的情形。这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实写,又含蓄地写出了送行者洒泪惜别的细微心理活动。在诗中主人公看来,顷刻离别,去若离弦,万千心事还没有来得及说,丈夫所乘坐的小船就消失在江水的尽头了,这实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接下两句是对巴女内心活动的直接刻画。巴女送丈夫离去以后,落泪如雨,痴痴立在岸边,她默然地计算着:“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暗寓出身隔异地,夫妻两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的悲伤之情。很多行商在外的旅人,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各种物质条件的贫乏,往往客死异乡,或者竟在外地另立家室。在家独守的商妇,大多形同孤寡、无依无靠,她们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她们与丈夫离别就象生离死别一样。本诗就在对这种无限惆怅的情调的描写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这首诗从题材到语言与六朝民歌几无区别,形式朴素简洁,语言明快自然、不假雕琢,真切生动地表现了巴女那种真挚淳朴的思想感情。
金鸦堕水白日匿,碧城朵朵山钩连。黑云如羊在天上,挟雨腾踔鸣雷鞭。
须臾沟浍潦水急,怒涛澎湃惊昼眠。小奚扣门食指动,如闻海上传瑶笺。
为言斗酒藏之久,况有黝甲同击鲜。我马不辞泥至骭,淋漓直到宫墙边。
老饕据座箸齐下,银瓶倒泻吸长川。人生醉饱岂易得,二豪不至何拘牵。
主人对我惨不乐,攒眉但说寒无毡。大罗会上一回首,才名流落三十年。
半绾欲丐升斗粟,长官笑骂书生酸。宿尘堆案弟子散,破窗僵卧吟秋蝉。
我闻此语长叹息,士逢知己从来难。杜老诗因郑虔瘦,贡禹冠为王阳弹。
古人交谊重气节,所愧汲引无微权。曲逆当年亦贫贱,如公骨相宁屯邅。
蓬生麻中当自直,丈夫何必求人怜。以酒酬君觥累百,磊块浇散开心颜。
王戎起舞唾壶缺,壁间况有丝与弦。天公一笑善解意,忽收屏翳明婵娟。
留髡日日饮一石,会须炙輠来谈天。
雪声一夜鸣天籁,雪满城中复城外。晓风嘶马城城行,暮出城门雪未晴。
诸公好事耽吟兴,同上危亭寻曲径。后来笑我登临迟,不知晚景看尤奇。
松林何冉冉,寒鸦飞点点。茅屋何斜斜,寒犬吠家家。
微茫略识西山岫,倚槛萧萧笼两袖。为问围炉煮雪人,何如载酒雪中逗。
雪光浮白夜色催,琉璃地照琉璃杯。陶然亭即无垢国,远胜罗浮万树梅。
羲和投鞭白日死,满堂水衣苍色鲜。滩声潺湲入秋耳,更惊斛麦须千钱。
东风萧萧吹雨急,茅茨数点波间立。菽沉禾烂不可收,舟居嫠妇中宵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