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来时吴会犹残暑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

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来的时候吴会依然还很热,走的时候春天已经快过去了。离开的时候给百姓留下的恩泽让百姓们感动,离别时伤心的眼泪胜过江水。

送别时欢快的情绪还未达到高潮眉头就紧锁。送别宴上默默对酌,不需要有过多的话语。从此之后,怎忍独自欣赏美景,放眼望去你我曾欢聚之地如今却成了肝肠寸断之处。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吴会:秦代会稽郡(今江苏东部、浙江西部),东汉时分为吴郡、会稽郡二郡,合称吴会。此处即指杭州。

武林:指杭州。

遗爱:多用于称颂地方官离任后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恩泽。

欢情未举:欢乐的情绪未达到高潮。

诉:辞酒曰诉。

宁忍:怎忍。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与苏轼半年多的相处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及苏轼有恩德于民、深受民众爱戴的情况。下片写饯别宴会上的愁闷情状,和别后不忍独游的原因。此词结构整饬,属对工稳,脉络清晰,文气畅通。

  “来时吴会犹残暑,去日武林春已暮。”二句字面上虽然只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但从我“来时”演绎到君“去日”,已经透写出二人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情了。紧接着词人便破题点出,“欲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思人之至而酒泪,固已深切,以“江上雨”喻泪,尤觉缠绵,泪如雨,只是比喻了泪之多,而江上之雨,更是汇入江流,连绵不绝。因此,以“江上雨”喻泪,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流泪之多,还暗示着泪是可以流尽的,内心的思念却可如钱塘江水永远流不尽。并且,这种思念是无法截断的,任何强作宽慰和超脱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往事已去,来日方远,还是注目于执盏话别的此时此地,过片笔锋一转“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在一片伤离的气氛中,双方都想轻松一下,不要过分悲苦,但是,长亭的氛围毕竟死死地笼罩住词人的心灵,故尔“欢情未举”,又皱起了眉头,陷入那离别的无尽思绪中去了。往日谈笑风生的宴席上,如今是默默对斟,两人都沉浸在依依的别情之中。轻松的谈不出,沉重的不愿谈,“君莫诉”三字便是这种情形的绝妙写照。末二句一笔宕开,代别后设想:“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西湖畔的山水楼台,是二位友人时常欢聚的地方,朋友离去,这里再也不会有赏心乐事了。良辰美景,盖为嘉宾而设;物是人非,只能空惹啼痕。昔日欢游的踪迹,遍布于湖边的一草一木,因此哪怕是微小的景致,都会带上特殊的感情。一个“尽”字,既正写了肠断之恨,又暗写了往日的友情之深,不管“抬眼”望何处,都会勾起物是人非的深切思念。

  在这首词里,词人从昔日相处,写到今日送别,再写到别后“宁忍看西湖"的心理活动,感情脉络十分清楚。结语更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回味和想象。整首词所表达的别情,确实缠绵曲折,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任浙江漕司时所作。词中饯别的对象是苏轼。当时苏轼任杭州知州,两人关系非常密切,这年二月苏轼被召为翰林学士回京时,作者在饯别宴会上写下了这首《玉楼春》。

马成,字仲甫,又字中玉,庐州合肥人。工部尚书马亮之子,生卒年不详。官至天章阁待制,与苏轼交往甚密,所传词仅《玉楼春》一首。

  猜你喜欢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有乐不在物,况当仕而优。外骛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计苟未适,安能为道谋。基址更所寓,得地东南陬。

经营喜宋子,阐绎嘉毛侯。纷嚣落寂境,蒸郁回素秋。

事少德机静,风微花信幽。林悄鸟相应,日閒丝自游。

中发灵台光,下照彪池流。神怡况味远,意虚才智周。

真见造不灭,妄想降无求。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会合果有道,宁复嗟阻修。

南楼月转银河曙,玉箫又吹梅早。鹦鹉沙晴,葡萄水暖,一缕燕香清袅。瑶池春透。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晓。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
玉关人下未老。唤矶头黄鹤,岸巾谈笑。剑拂准清,槊横楚黛,雨洗一川烟草。印黄似斗。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沙路归来,金貂蝉翼小。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竹林层槛阁,江水照晴空。杖策来招隐,岩松与㵎风。

鸟声含雨细,樵径隔云通。便恐鸣泉曲,弹琴值戴公。

公朝已后茹茅连,幕府偷闲亦所天。宠辱肯为差别观,道人随寓祇怡然。

雨收天气欲清明,犹有馀寒在粥饧。马队客勤贪昼永,鳣堂人病想身轻。

读书有味齑盐好,对境无情梦寐清。欲话此怀须我辈,一来蜡屐伴春行。

萧瑟西风,啼螀满院,辘轳声歇。流萤暗照,归思顿添凄切。

更那堪、近来音稀,盈盈一水如迢迭。想当初相聚,而今难再,愁肠空结。

从别。数更节。念契阔情悰,惊心岁月。旧游梦断,此恨凭谁堪说。

渐江天、香老蘋洲,征鸿不向愁时缺。待听残、暮雨梧桐,一夜啼红血。

青桑老尽茜花开,新妇看蚕婆不来。
织得西川宫样锦,机头先与小姑裁。
凤扆怜箫曲,鸾闺念掌珍。羌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
星转银河夕,花移玉树春。圣心凄送远,留跸望征尘。

隐坐青松二老翁,伴尽江山几万重。壶里乾坤真自得,任渠横直醉东风。

长亭望断来时路。楼台杳霭迷花雾。山雨隔窗声。思君魂梦惊。
泪痕侵褥锦。闲却鸳鸯枕。有泪不须垂。金鞍明月归。
文章声价擅南州。人物更风流。岂久徒劳州县,看看催上瀛洲。朱颜绿鬓,画堂标王疑误,宝带垂镠。睡起八砖影转,归来双烛光浮。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纤云散尽蝉声歇。一杯自酹团圆月。人在小层楼。星河处处秋。

阑干清影满。光近嫦娥远。来岁复如何。去年风雨多。

竹屋茶香满涧烟,绿杉深处响流泉。目前有法谁能说?落日微风一树蝉。

白首官仍谪,黄河客竟还。春明无故旧,秋色冷乡关。

叶落松房定,风吹海月闲。苏门归倘遂,同钓碧溪湾。

人人有个生缘,男儿所宇冲天。
若是争田竞地,我即唤死如眠。

偶得读书暇,来寻野衲家。涧鸣凤乍起,山暝日初斜。

到树惊啼鸟,推窗见落霞。同游郑高士,坐石共分茶。

清高绝,雪崖翁。向上玄机顿观通。金鼎有丹成九转,凝然宴坐白云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