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闺阁之中怀春思人的情形。
上阕写春天即将过去,曾经在枝头上绚烂地绽放过的花朵,这时已经凋零,看着枝头残花,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舞,少女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但是这场梦带着淡淡的凄清迷惘。纳兰通过写麝香慢慢燃尽,来暗指时间的推移,结合下一句“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知这位闺中女子看着园内纷飞的落红,一直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加上韶华即逝,本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气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无限,愁绪更是强烈。从“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经不止一次在夕阳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飘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点点的情况亦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愁日复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阳中积累着,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说不清也道不明。
下阕的第一句,纳兰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愁容满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为了来排遣心中无限的忧愁,少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闲来无事之时就教自己的鹦鹉来吟诵情郎为自己写下的情诗。虽然此举可以暂时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鹦鹉念诗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曾经的那些诗是他亲口念给自己听的,而如今,念诗的有情人却变成了一只不解风情的鹦鹉,让人感叹心酸。
这首词写得极为含蓄,甚至纳兰连词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整首词仿佛是许许多多破碎的画面,需要读者在心中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细细品读,还不难发现纳兰在作词时确实颇为用心,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字之间,他分别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笔笔细腻生动,形象传神。
骏步由来不可追,污流馀子费奔驰。谁言直待南迁后,始是江西不幸时。
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春物广馀照,兰萱佩未穷。
草浅铺茵,波平漾曲,翠痕新上帘衣。虚窗静俯,娱人多少清晖。
恰正侯过百六,雅游须莫负芳菲。披襟封,嫩红稚绿,一片生机。
休道永和禊事,便舞雩风浴,人对清沂。高情未让,素心如此应希。
餐尽野香秀色,吟魂拌与蝶俱飞。斜阳去,更须留待,明月同归。
赤城离东南,苍岩间石扉。灵槎截尘界,晓日明烟霏。
古称神仙居,欲往事已非。林树藏野县,空街行迹稀。
之子万里役,黄尘手频挥。辛苦事科举,一笑辞布衣。
我公得兹地,扁舟惬南归。讼简民俗淳,官清吏仍饥。
荒庭齧瘦马,钩帘燕交飞。健笔凌青云,江梅素英蜚。
性静恒自安,謲辞速群讥。士生亦乐乐,矧以友道微。
持樽赠远别,矢心谅无违。
万户讴声动海隅,荐书奏最入天衢。座间独运成风手,掌上长悬照夜珠。
人似碧霄孤鸑下,心如明镜一尘无。中牟旧业君方驾,谁逐骅骝并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