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开篇就展现一幅暮春景象:宫中,一个暮春的清晨,宫女徘徊于桃树下,仰看“树头”,花朵越来越稀;俯视“树底”,则满地“残红”。这景象使她们感到惆怅,于是一片一片拾掇起狼藉的花瓣,一边拾,一边怨,怨东风的薄情,叹桃花的薄命。在古典诗歌中,伤春惜花,常与年华逝去,或受到摧残联系在一起的。如“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宫人的惜花恨风,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移情于物罢了。当然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伤。
诗上下联间有一个转折。从“觅残红”忽然想到“桃花贪结子”,意境推进了一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用桃花结子来暗示女子出嫁,此诗“桃花贪结子”同样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桃花结子是自然的、合理的,人也一样。然而这些深闭禁苑的宫女,却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写“桃花贪结子”,委婉传出宫女难言的隐衷和痛苦。
诗至此,读者会感到宫女惜花的心情渐渐消退,代之以另一种情绪和心境,这就是羡花、乃至妒花了。从惜花恨风到羡花妒花,是诗情的转折。也就是“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石洲诗话》)。这一顿挫,使诗情发生跳跃,意境为之深化。如果说仅仅从惜花恨风,读者还难以分辨宫女之怨与洛阳女儿之怨的不同;那么,这羡花妒花的情绪,就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个性,赋予形象以深度与厚度了。同时,这一转折又合乎生活逻辑,过渡自然:桃花被五更风吹散吹落,引起宫女们的怜惜和怨恨,她们以桃花自比,惜其飘零,同有一种沦落之感;但桃花凋谢了会结出甘美的果实来,这又自然勾起宫女的羡艳、妒嫉了。但诗人的运笔并不这样直截表达,却说是桃花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花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措词委婉,突出了桃花有结子的自由,也就突出了宫女无结婚生子的自由,其悲惨命运也就大可怨恨了。
王建《宫诗》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此诗近于口语,并适当运用重叠修辞,念来琅琅上口,颇见民歌风情。尤其因为在明快中见委婉,于流利中寓顿挫,便成为宫词中百里挑一的佳作。
扬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源。桃花源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然。
左官忽落东海边,渴心盐井生炎烟。相呼西子湖上船,莲花博士饮中仙。
如银酒色未为贵,令人长忆桃花泉。胶州判官玉牒贤,忆昔同醉璚林筵。
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朝来五马过陋廛,赠以同袍五色彩。
副以五凤楼头笺,何以浇我磊落抑塞之感慨?桃花美酒斗十千。
垂虹桥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吴娃斗色樱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颠。
我有文园渴,苦无曲奏鸳鸯弦。预恐沙头双玉尽,力醉未与长瓶眠。
径当垂虹去,鲸量吸百川。我歌君扣舷,一斗不惜诗百篇。
雄镇崔嵬百丈强,读书人去迹堂堂。山灵自古誇宁邑,夜气经霄接大荒。
绝顶常笼云作雨,高冈可立凤朝阳。算来吾道应回泰,谁继先生事业光。
君行不得送,怨恨若为平。尘隔长安树,烟迷上苑莺。
关河万里道,风雨十年情。重别心如醉,长歌涕满缨。
朝廷虚衮职,海内尽戎兵。岂是无山甫,谁能惜贾生。
衣冠辉琐闼,谏疏耀承明。即喜朝阳翼,翻为濒海行。
三山沾惠泽,百粤见澄清。远拟丹心迥,时瞻北斗城。
爱古赖无侪,残碑手自揩。石香借泉漱,笋稚任花埋。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丹砂不须炼,梨枣略安排。
主人好客浑成癖,倾谈顿教留住。胜日潇洒,良朋邂逅,取次壶觞啸侣。
招邀致语。要不负秋光,嫩凉庭宇。深巷斜阳,一缄芳讯早飞去。
良宵风月大好,看欣然命驾,还载清酤。翠斝浮余,红牙拍遍,轮到移换宫羽。
芸香太古。愧好榻酣眠,俗尘相污。梦醒西窗,玉轮岗正午。
昔游武夷登绝巅,噏吸沆瀣披云烟。山灵别后劳清梦,三十六峰吾目前。
啸歌今过苏门道,林峦初识徐吾好。石丈疑从闽峤来,呀然一见倾怀抱。
翠肤铁骨何亭亭,兰若门前多坠星。瀑水虹蜺飞练白,藓花风雨剥铜青。
分划名胜三盘里,上松中石下盘水。乃观群岫靡不奇,向者品题皆妄耳。
岚光澹荡客踟蹰,编茅欲傍石林居。远公为指嵚崎处,补天五色此其余。
琴响久消歇,斯台遂今古。三人成此游,意至无宾主。
野风吹藕花,花态各飞舞。入门讶清迥,炎曜忘亭午。
薇妍红欲笑,林静碧无暑。倚窗盼湖天,柳阴过柔橹。
山气余凉润,快哉昨宵雨。图画或不到,造化为之补。
桅樯隐参差,遥情极江浒。暂与尘喧隔,徜徉乐兹土。
俯听流水声,灵弦傥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