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盛开的花丛深处,耸立着高楼,东风从半卷的画帘吹入,令人觉得分外柔软。春天已经回来,苍翠镀上阡陌,平莎长得娇嫩,垂杨轻轻地飘荡着金线。春日迟迟地催开百花,云烟淡淡地搁住新陌,刚刚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可恨这繁华似锦的世界,游人还未欣赏,却全都交给了黄莺和飞燕。
寂寞时登上高处眺望边远,转向南楼又听一听凄切的归雁。回想拔下金钗挑斗绿草,牵住青丝勒紧征马,别后已象风云飘流分散。只有丝带还飘荡着芳香,翠绿的薄绸还残留着眼泪,有多少的幽恨愁怨?正在为离愁伤感却又是稀薄的烟雾中透出淡淡的明月,远处传来杜鹃悲切的叫声令人肠断。
注释
闹花:形容繁花似闹。繁花,盛开的花。“层楼”,原本作“楼台”,据别本改。
迟日:长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平莎:平原。
金浅:指嫩柳的浅淡金黄颜色。
阁陌:停陌。阁,犹搁,停止。
芳菲:芳华馥郁。
青丝勒马:用青丝绳做马络头。古乐府《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罗绶分香:指离别。秦观《满庭芳》词:“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罗绶,
斗草:古代女子况采百草嬉戏。一种游戏,见万俟咏《三台》注。
罗绶:罗带。
分香:指解罗带散发出香气。分,散。
翠绡:翠绿的丝巾。
封泪:指丝巾裹着的泪痕。
子规:杜鹃鸟,鸣啼凄厉。

赏析

  这首词初看起来,是一首伤春念远的词。上阕写春光烂漫,又作转折,说春色如此美妙,却无人欣赏。下阕开头既已点明全词的“念远”主旨,接下通过回忆,写昔日邂逅的情境与别后的“幽怨”,后又回到眼前,烟月迷离,子规声咽,一片凄清景致,更增几多离愁。陈亮乃南宋气节之士,其创作绝少儿女情长。故有人认为此作寄托了恢复之志。 

  起首用“闹”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态,同时总揽春的景象,与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相比,毫不逊色,加上东风软(和煦),更烘托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翠陌,翠绿的田野;平莎茸嫩,平铺的嫩草,用茸嫩形容初春的草,贴切恰当;垂杨金浅,浅黄色的垂柳。迟日催花,春日渐长,催动百花竞放;淡云阁陌,云层淡薄,促使微陌暂收;轻寒轻暖,不寒不暖,气候最佳。这些都是春归大地后带来的春景、春色。荟萃如此多样的美好景色,本可引人入胜,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可是歇拍四句却指出:在今朝,游人未曾赏玩这芳菲世界,只能被啼莺语燕所赏玩。莺燕是“能赏而不知者”(《草堂诗余正集》沈际飞语),游人则为“欲赏而不得者”(同上)。

  鉴于人情世故都是这样,尚有何心踏青拾翠!过片两句,因寂寞而凭高念远,向南楼问一声归雁。从上片看,姹紫嫣红,百花竞放,世界是一片喧闹的,可是这样喧闹的芳菲世界而懒得去游赏,足见主人公的处境是孤立无助的,心情是压抑的。雁足能传书信(见《汉书·苏武传》),于是鸿雁充当了信使,因为征人未回,向南楼探问归雁消息。金钗三句,谓昔年赏心乐事,而此时已如风消云散。金钗斗草,拔金钗作斗草游戏。宗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青丝勒马,用青丝绳做马络头。古乐府《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罗绶三句,谓难忘别时的恋情,难禁别后的粉泪,难遣别久的幽怨。罗绶分香,临别以香罗带贻赠留念。秦观《满庭芳》“罗带轻分”,亦此意。翠绡封泪,翠巾裹着眼泪寄与对方,典出《丽情集》记灼灼事。几多幽怨,数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销魂三句,有两种断法,一断在“魂”字后,另一断在“又是”后,两者都可,而后者较恰当。因为一结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领下面两句,由于又看到了与昔年离别之时一般的疏烟淡月、子规声断,触发她的愁绪而黯然销魂。子规,一名杜鹃,相传古代蜀君望帝之魂所化。(《华阳国志·蜀志》)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动人们别恨乡愁。 

  这首词上片,作者几乎倾全力烘托春景的无比美好,而歇拍三句,却来一个大转折,指出人们以不能游赏美好的春景为憾事,以如此芳菲世界被莺燕所占有为惋惜,才领会前面之所以倾全力描绘春景者,是为了给后面的春恨增添气势。盖春景愈美好,愈令人惆怅,添人愁绪,也就是春恨愈加强烈。杜甫所谓“花近高楼伤客心”(《登楼》),“感时花溅泪”(《春望》),即为此种思想感情的反映。下片似另出机杼,独立成篇,其实不然,它是全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下片有岭断云连之妙。上片因春景美好反而引起春恨,这是客观景物与内心世界的矛盾,而所以铸成此种矛盾的,伤离念远是一个主要因素,下片就是抒写离愁别恨的,因而实与上片契合无间。从赏心乐事的一去不返,别后别久的十分怀念,别时景色的触目销魂,都在刻画主人公的感情深挚。可是作者是一位“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黄宗羲《宋元学案·龙川学案》)的铁铮铮汉子,他写作态度严谨,目的性明确,每一首词写成后,“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叶适引陈亮语)。所以很难想象他会写出脂粉气息浓郁的艳词。据此,才知下片的闺怨是假托的,使用这类表现手法在诗词中并不鲜见,大率以柔婉的笔调,抒愤激或怨悱的感情。此种愤激之情是作者平素郁积的,而且与反偏安、复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里,芳菲世界都付莺燕,实际的意思则是大好河山尽沦于敌手。为此,清季词论家刘熙载评这几句词:“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艺概》)以小词比壮语,不觉突兀,是因其精神贴近之故。

  陈亮传世的词七十多首,风格大致是豪放的,所以明代毛晋说:“《龙川词》一卷,读至卷终,不作一妖语、媚语,殆所称不受人怜者欤!”(《龙川词跋》)后来他看到此篇及其他六首婉丽之词,修正自己的论点,曰:“偶阅《中兴词选》,得《水龙吟》以后七阕,亦未能超然。”(《龙川词补跋》)其实毛晋本来的论点还是对的,无须修正。作家的作品,风格、境界可以多样。陈亮词的基调是豪放的,但也出现一些婉约的作品,毫不足怪。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辛弃疾《摸鱼儿·暮春》,情调岂不缠绵凄婉,但毕竟与周(邦彦)、秦(观)不同,苏、辛和陈亮的词,和婉中仍含刚劲之气,所谓骨子里还是刚的,关于这一点,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猜你喜欢
人生荣与辱,百变似浮云。
自有穷通定,徒劳得丧分。
销愁唯有酒,娱意莫如文。
方寸常萧散,其余何足云。
竹孤青,梅酽白。更着使君清绝。梅似竹,竹如君。须知德有邻。
月同高,风同调。月底风前一笑。翻碎影,度微香。与人风味长。

入山衣屦寒,出山衣屦湿。初迷烟雨来,稍识云气集。

空濛掠面过,可玩不可执。不知市廛地,去此凡几级。

青松入长望,白鸟伴危立。冷然笑身世,万事何汲汲。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高哉千丈屹南端,路入层云欲到难。试看幼舆岩石里,人间争似画图看。

昌哉我牧,百夫之特。瞬洞万棼,平吞四渤。经库储学,智囊韬识。

鸾刀一振,百截以讫。吴材总升,胡特我特。载笑载言,载咏以绎。

有作斯属,惭孤善述。冥留灵逝,奚赎身百。九京有知,有茹阗臆。

才了先人土一抔,便思终老向炎洲。骨肉即今还父母,衣冠长此葬罗浮。

行藏牛背把书行,老子能无后学情。木铎肯教天不管,羊裘也可累先生。

丹枫摄摄挂晨霜,笑指匡庐路许长。
且喜眼中无逐臭,自然心地发清香。

银箸有生香,叶排元紫房。更名歌九畹,课效万金方。

南山忽已尽,纳纳褒城春。汉水原通蜀,巴山不过秦。

烧荒熊出坝,树密虎窥人。铭德昆吾者,还应问钓纶。

凤城城北如江村,荐绅往往多名园。方雨先生家于此,休官归卧逃尘喧。

水际馀烟当绿野,屋边閒地如青门。纡回一径疏车马,往来多是渔樵者。

入门数亩启双湖,长溪中插横桥下。种桃亦即是桃源,有莲何必非莲社。

处处林开别有天,诸亭分布各超然。群峰云气迫窗外,众水泉声交槛前。

香生并煖芝苓日,叶熟尝丰橘柚年。主人解组本无事,杖藜暇日多瑶篇。

忆昔摛文徒草草,闻君一览称佳好。朱弦摸索已知音,宁用相逢嗟不蚤。

公子兰孙总妙人,一时意气摅怀抱。每过淹留坐日斜,狂歌屡把青樽倒。

拉我兹园快一游,竹石禽鱼恣幽讨。濡毫为作此园歌,园以慧花额者何。

风盈双袖散天女,月宫数斗倾嫦娥。笑看坐閒拈亦得,梦回笔下生尤多。

草能益知供箕颍,蓍亦通神待洛河。芳菲山简嬉游地,烂熳尧夫安乐窝。

至人有慧灵于物,藏英歛萼空蹉跎。从容且爱西山爽,旦夕当净东海波。

更起层楼近天汉,与君连酌金叵罗。

买得吴山土一堆,思亲日夕寸肠催。粗安窀窆封新鬣,可卜神明稳夜台。

满目松杉滋涕泪,无情猿鸟亦悲哀。祖先丘陇遥相望,累叶忠魂总不灰。

梦寐西山结草庐,逝将临水咏游鱼。
何人见卵求时夜,更著间言问紫姑。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扫尽边愁天地宽,奇怀不减且为欢。无端笑傲偏宜酒,如此疏狂岂称官。

风定蝉声摇草树,夜深萤火乱杯盘。临流颇忆渔洋语,拟带笭箵与世看。

昆崙山上自鸡啼,羽客争升碧玉梯。因驾五龙看较艺,白鸾功用不如妻。

河势昆崙远,山形菡萏秋。

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
绿野暗春晓,乌犍苦肩赪。
我衔劝农字,杖策东郊行。
永怀历山下,法事关圣情。
生为明哲没为神,一点英灵着处新。
秋浦溪山最留意,法华禅定是前身。
九州托庇阴功大,六字加封宠渥频。
更有使君书事实,幽沉从此愈昭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