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与弟弟离别有三年了,回家重聚有一天多了。
今晚的醁醽美酒,离家时缃帙包着的书。
一身病痛现在还能活着回来,这世间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
何必要问五木名色,抛出去管它是“枭”还是“卢”。
注释
示弟:明弘治本《锦囊集》、徐渭批本《昌谷诗注》题下有“犹”字,因知其弟名犹。
一日:一作“十日”。
醁醽(lùlíng):酒名。
缃帙(xiāngzhì):浅黄色的包书布。
病骨:病身。犹:一作“独”。
牛马、枭卢:古代有掷五木的博戏,五木其形两头尖,中间平广,一面涂黑色,画牛犊以为花样,一面涂白,画雉以为花样。凡投掷五子皆黑者,

赏析

  前四句写归家后的心情。首二句点明时间。“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和久别的亲人团聚,又感到欣喜宽慰。三、四句“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表现的正是诗人这种悲喜交织的复杂心情。弟弟不因“我”落泊归来而态度冷淡,仍以美酒款待。手足情深,互诉衷肠,自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乐趣。可是一看到行囊里装的仍是离家时带的那些书籍,又不禁悲从中来。这里虽只字未提名场失意,而仕途蹭蹬的景况,已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点染,委婉地显示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形象,执简驭繁,手法是十分高妙的。

  后四句抒发感慨。“病骨犹能在”写自己:“人间底事无”写世事。意思是说:“尽管我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至于人世间,什么卑鄙龌龊的勾当没有呢?”诗人一方面顾影自怜,抒发了沉沦不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又指摘时弊,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显得异常沉痛。

  末二句是回答弟弟关于考试得失的问话。“牛马”和“枭卢”是古代赌具“五木”(一名“五子”)上的名色,赌博时,按名色决定胜负。“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意思是说:“我应试作文,如同‘五木’在手,一掷了事,至于是‘枭’是“卢”,是成是败,听之任之而已,何必过问呢!”其实当时“枭”(负彩)“卢”(胜彩)早见分晓,失败已成定局,诗人正是悲愤填膺的时候,却故作通达语,这是悲极无泪的一种表现。表面上愈是装得“冷静”、“达观”,悲愤的情怀就愈显得深沉激越。

  黎简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李长吉集评》)这首诗,当是李贺诗中“章法井然”的一个例子,音韵和谐,对仗亦较工稳。全诗各联出句和对句的意思表面相对或相反,其实相辅相成。一者显示悲苦,一者表示欣慰,但其思想感情的基调都是忧伤愤激。诗人装作不介意仕途的得失,自我解嘲,流露出的正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极大痛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作者辞官归昌谷后。清人方扶南说:“此当是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而归。”当时李贺失意潦倒,病归昌谷,写下这首诗。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重过钓台路,风物故依然。羊裘轩上,俯临清泚面孱颜。仰见先生风节,更有两公名德,冰雪照人寒。龙野方驰逐,鸿翼自孤骞。酹壶觞,追往昔,笑华颠。别来三纪,推排曾戴侍臣冠。惭愧君恩难答,聊复守符重绾,敢叹客途艰。少报期年政,行泛五湖船。
阳关西路,看垂杨客舍,嫩浮波縠。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孤鸿天际,断霞摇曳心目。香露飞入壶中,仙家九酝,酿百花醽醁。一朵巫阳休怅望,且看家山眉绿。歌罢风生,舞馀花颤,凤髓飘红烛。瑶台月冷,夜归斗挂银屋。
记得初生雪满枝,和蜂和蝶带花移。
而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人世竞无休。驿马耕牛。道人眉上不生愁。闲把丹书窗下坐,此外何求。

光景去悠悠。岁月难留。百年同作土鬘头。打叠身心安稳处,顺水行舟。

蕞尔句骊国,群知国必亡。本图防北狄,迁怒及西皇。

患转深蝉雀,威终让虎狼。弟兄同御侮,莫更祸萧墙。

閒庭院,花落更斜阳。肯与游丝为缱绻,莫将飞絮共平章。

漂泊不能狂。东风恶,无计将红芳。输与邻家蜂蜜好,不知何处燕巢香。

回尽旧时肠。花如画,未必画非真。见说画中花不落,移家作个画中人。

占取最长春。春未肯,著我软红尘。花若有情花亦瘦,十年香梦太酸辛。

我与我温存。

高台按虚境,飞驾罗太空。小兆佩神虎,每来清夜中。

游吴适越兴何长,曾向滇南上点苍。归去下帷中阁夕,青藜来照校书郎。

风轧云低,寒催腊近,画堂和气先春。玳筵初启,佳会庆生辰。漏转高张宝炬,重帘邃、深炷炉薰。欢声里,清歌闲发,一曲绕梁尘。
慈闱,春不老,山河象服,恩被丝纶。占人间荣贵,兰玉诜诜。便好金尊尽醉,殷勤劝、须满十分。深深愿,斑衣拜舞,千岁奉灵椿。

雾阁云窗隐映神,宜晴宜雨不同真。醉开笑口几豪客,倦破妖颜一丽人。

闪烁映肌霞似绮,空濛罩影雾如尘。等闲寂寞垂枝绿,何异空花过眼春。

春秋七*,江湖万里。老子阅人多矣。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红尘陌上,白云胜里。扰扰浮生行止。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机。那些儿妙处,都无做造,灵明不昧,慧日光辉。日气日神,惟精惟一,玉莹无瑕天地归。疑玄处,把坎中一画,移入南离。赤龙缠定乌龟。六月里严霜果大奇。那白头老子,来婚素女,胎仙舞罢,共入黄帏。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常温养,待玉宸颁诏,足蹑云归。
仙子云中驾鹤归,翩翩雾佩晓风吹。
玉肌轻染燕脂色,恰似罗浮夜醉时。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种荷溪曲折,涨一镜鱼茵,乱点香叶。隔浦云深,茵屋间间幽绝。

读书床最洁,正人倚、晚窗支颊。绕栏槛、都是梧桐,翠痕重叠。

首夏好时节。正庭少嘶蝉,林断啼鴂。解事青猿,捧出旧时吟箧。

客来尊便设,爱消领、笋奴茵妾。须认取、画里红桥,好买轻楫。

翠袖湘裾立晓风,绛纱窗外画阑东。伤心玉笛声初断,回首瑶台信未通。

满地淡烟芳草碧,一帘残雨落花红。年来但守芳心在,两鬓从教似短蓬。

一壶天地醒眠小。
扁舟又向萧滩去。危樯却系江头树。风送雨声来。凉生真快哉。
电光云际掣。白浪天相接。不用怯风波。风波平地多。

披策叩宸扉,瑰才近代稀。胡为湘水赋,空使壮心违。

论惜过秦是,人怜事汉非。观风访遗庙,怀古不胜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