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未忘世故似梅仙,謦欬那离狗马间。肯信片言功若药,坐使四海安如山。
从来疗疾应须艾,宁有艾丸如许大。扁鹊先知今岂无,和缓高谈良有在。
钱郎志气绝可人,不减风流温太真。新诗欲嗣汲黯直,陋巷更甘原宪贫。
我有故园依北阜,松菊归来知好否。著鞭愿子勉为先,我已摧颓瞠若后。
小楼昨夜东风到,吹落满园空翠。时有茶烟,绝无人影,好个他乡天气。
凄凉欲死。见燕剪平芜,柳拖春水。暗省从前,如尘似梦最难记。
当年曲院寒食,饧香花更暖,许多情事。金斗犹温,玉钗还响,已送愁人到此。
也思宽慰。奈把酒听歌,几番不是。暮雨潇潇,记吴娘曲子。
老㕙力能举玉杵,文阵挽强犹百钧。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