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
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风尘:指战乱。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
锋:兵器的尖端。
锷:剑刃。
沟壑:溪谷。
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
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这里泛指中原。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词。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巧(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珠翠绕”、“笙歌作”,极写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所以紧接二句就写到作者心中宿愿——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云云,正见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主战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以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严格遵循时间顺序,结构层次分明,语言洗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一般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公元1137年(高宗绍兴七年),岳飞曾向朝廷提出请求增兵,以便伺机收复中原,但他的请求未被采纳。次年春,岳飞在鄂州驻屯时,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猜你喜欢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贫交相爱果无疑,共向人间听直词。
从古以来何限枉,惭知暗室不曾欺。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
林下逢支遁,人疑是宿生。
病怜诗力减,老觉世缘轻。
短发吴霜净,归心剡雪明。
相思听猿夜,幽梦隔重城。
帆影如酲左右倾,水声似战聒天鸣。
傍人只道船行快,不道船中客更惊。

梅花村北酥醪村,家家争酿梅花魂。梅花与酒一时熟,香吹罗浮当朝暾。

山人嗜酒日沉湎,醉来跌破苍苔痕。大嚼梅花贪醒酒,消渴之藤穷株根。

麻姑酒田亦不远,往来垆侧常鲸吞。麻姑要诗作酒价,一篇动挥千万言。

抚掌大笑李太白,眼花落井空昏昏。酒星堕地不归去,化为酒泉长崩奔。

文章亦与酒泉似,波涛汹涌倾龙门。白头潦倒每一石,螟蛉果裸淳于髡。

呼吸水露作玄碧,骖驾飙车凌昆崙。

湖水湖烟付阿谁。老泉诗笔小山词。当年撰杖题襟处,隔个云涯圣得知。

梅偃蹇,鹤缡褷。记陪黄奇采华芝。直须更筑天苏阁,挹拍双高一展眉。

山如东郭先生里,屋似西湖处士家。
为问轩中清白吏,还应比雪比梅花?

天覆吾,地载吾,元气纷纷屑万族,灵蓍茂草争昭苏。

栖鸟在林鱼在水,而复生我何为乎。绝粒升天等龟鹤,灵椿五百还凋落。

鸣珂帝都亦莺燕,金衣元佩喧清甸。邺侯以此为丈夫,漠漠天心谁许见。

丈夫昂藏自有真,父兮生我天之仁。一针义利分子午,万国胞与谁主宾。

蜗涎篆壁勿轻惹,螳臂当车莫浪嗔。丈夫爱嗔复爱喜,落花笑看随流水。

孤月离云雪练飞,渺渺寒辉千万里。静如池影涵青天,动则春风迸花蕊。

君不见邺侯晚节知前非,岳顶读书云满衣。晶冰彻底纤尘净,玉魄当头素影肥。

青莲七二堆螺髻,万轴当年金简字。千年欲识丈夫心,独上危峰揽苍翠。

罗浮山下玉千株,十里长洲五里湖。嘉树留人舒啸地,飞花送客醉归途。

影横乌帽留随步,香襟羔裘水在须。梦想湖山身不到,诗成凭寄老申屠。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

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

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

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

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

驱马去郊原,弃置如遗迹。贤哉贵公子,交情固金石。

咄彼市门徒,景行宜自惕。

白发千梳书景暄,鸟瓶一啜夜窗寒。
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随风拂拂玉花飘,入夜寒窗更寂寥。炉火已残灯未烬,一帘疏竹白萧萧。

君家祝融水一方,平生书闱食可忘。云河漱润搴瑶芳,天帝璧府雠书郎。

驰骋千载凌子长,神清骨秀颜色苍。书淫传癖笑舆狂,十年此会同都堂。

上楼吟春碾旗枪,诗筒吴歈赓楚羌。一律校文公否臧,日饱大官沆瀣粮。

朱鸾入网空南冈,贤书奏牍纷满床。朝出粉闱暮帝旁,骎骎天路群龙骧。

病鸱帖帖乃污隍,白云陇望因俶装。放歌长林声激扬,佩兰思馨虽朋亡。

云出鸟还聊自偿,羽扇麈尾随经囊。龙眠乃是无何乡,朝游不辞麋鹿行。

归卧展图观骕骦,宪贫颂古时歌商。徜徉兴罢住云房,焚柏翻经究法王。

冉冉暗度岁月光,山头草青还叶黄。洞明已死閒骨香,凡志未就嗟凉凉。

亲颠向白每称觞,旨甘鞭后难翱翔。朅来窃食天中央,古人千岁空相望。

同文锁密御史霜,得公再集评文章。亦说种松辋口庄,使我梦蝶栩栩忙。

便欲负郭占农祥,门开傥容倚孔墙。想挽北斗下挹浆,箜篌更对高秋张。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
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
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快上篮舆晓色分,松风满袂涤埃氛。三竿未放高峰日,一笑先开洞府云。

忆昔曾留天帝坐,至今犹带御炉薰。莫教俗驾来相尾,只恐诒讥晋郭文。

正惊秋、满树风呜悽恻。卸归帆、系将小艇,慢携池上游屐。

计年来、剪灯割韭,共山茨,几度晨夕。蔗杖尊前,藤鞋天外,可堪回首,顿成夙昔。

黯然念、帝城分袂,离恨总难述。休重话、梁园弋钓,旧曰宾客。

有半折、荷风一面,乍眠柳带千尺。绕红泥、曲阑亭畔,且倒深缸溯流涤。

菱熟何时,蒲荒甚处,杜家诗思更谁觅。待君住、庾楼乘月,凭眺弄长笛。

应怜我、霜鬓半凋,醉帽檐侧。

推真真无物,穷妄妄无形。
返观真与妄,真妄亦虚名。
艳草妖花理易残,无劳太息抚雕栏。
终年费尽壅培力,能共樽前几日看。

停针无语倚妆台。花信费疑猜。山桃未破,海棠犹睡,林杏初开。

今年毕竟春寒重,梁燕不曾来。清明时节,阴晴气候,懊恼情怀。

林外雪消山色静,窗前春浅竹声泉。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