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锡元圭告禹功,公归遵渚咏飞鸿。休休岂屑争他技,蹇蹇俄惊失匪躬。
下马有坟悲董相,只鸡无路奠桥公。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若非云游到渼陂。争知此处隐瑶池。人人怪我不留题。
壁上珠玑碑上玉,交光灿烂有馀辉。何须马钰再吟诗。
少妇登舟去,风涛不可支;眩眸逢蝄蜽,艳质嫁蛟螭。
尽室为迁客,招魂复望谁;化成精卫鸟,填海有馀悲。
晓帘不散金猊篆,凭栏为谁凝伫。镜里姿容,人间离别,旧恨新愁如许。
斜阳欲暮。记一剪东风,绿窗眉妩。怎似而今,作成疏影断肠谱。
垂阳池上弄碧,袅千丝踠地,不遭春妒。春本多情,花偏易落,毕竟芳年谁误。
潇潇细雨。向嫩叶残英,十分调护。语燕归来,旧巢知在否。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