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登楼西望皇都宫殿,宫阙显盛无边无际,只有燕子双双飞落其间。渭水滔滔,从西向东奔泻,仿佛是一根白线,千山万丘连绵起伏,高低参差,零乱错杂。
原野上的云雾烟气,笼罩着碧绿的树木,田间路上行人点点,匆匆而去。怎么样才能够盼得一个济世戡乱的英雄豪杰,铲平逆贼,平息叛乱,迎接我们重新回到长安的皇宫里边,继续我朝之大业。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秦宫殿:借喻唐宫殿。
茫茫:宫阙显盛貌。
渭水:河名,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
野烟:指原野上的云雾烟气。
陌上:田间的路上。
行人:出行的人,即行子。
去:往,走。
英雄:指昭宗可依靠的实力人物。
大内: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登临极目的所见所感,有景生情,融情于景。下片也写登楼所见,从“望”字生出切盼之心,景为情设,情由景生。这首词上下紧接,一气呵成,写景处豁人耳目,情真语真,浑朴苍凉。这首词不事藻饰,以化虚为实的手法,真切地袒露出他被逐出宫、行止华州时的悲苦之情。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动荡不安的政局。

  全词的思想内容虽无足论,可是艺术上却有可取之处,即写景处豁人耳目,言情处动人心态。

  “登楼遥望秦宫殿”,起调写景入手,直笔陡起,因景入情,渲染气氛。古人登楼,自王粲写作《登楼赋》之后,往往与无穷的忧愁联系在一起。此时贵为天子的李晔,仓皇避难华州,其内心忧愤危惧,亟盼返回京师。但京师尚在叛臣控制之中,欲归不得。因此“登楼遥望”所见何如,作者不好明写,也不忍明说。而承之以“茫茫只见双飞燕”,言外之意是说,长安宫殿可望而不可及,则能看到似乎是“旧时堂前”构巢停息的“双飞燕”,也是慰情聊胜于无了。

  以下两句“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融情于景。渭水连接着长安与华州两地,相距并不很远,但“千山万丘”蔽掩阻挡,因而长安宫殿无由得见。言“千山万丘”是比况政治上的障碍。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过片承上接下,从“望”字生出切盼之心,景为情设,情由景生。从字面看,仍然是写登楼所见,其实新意别具。作者由遥望宫殿,转向探寻出路,力图从无可奈何的忧愤中挣脱出来。然而惟见“烟笼碧树”“行人去”,徒增空寂无依之感,“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结拍两句,则是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呼声,凄楚悲怆。

  全词上下紧接,一气呵成。怆怀国事,寄意深沉。看来这位在政治上一筹莫展的晦气天子,其词作的艺术价值却不减唐宋词名家之作,为后人所称道。

创作背景

  公元896年(唐末乾宁三年)六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带兵入朝。七月,进逼京师。后一些宦官劫持昭宗李晔到了凤翔。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带兵攻入凤翔,在那里昭宗受其掌握,形同傀儡,却又无可奈何,郁郁不乐,经常登城西的齐云楼以遣怀,这首词就是这时期所作,是为抒写自己的志愿。
李晔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猜你喜欢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遥睇浪擎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日出树烟红,开场画鼓雄。骤骑鞍上月,轻拨镫前风。
斗转时乘势,旁捎乍迸空。等来低背手,争得旋分騣.
远射门斜入,深排马迥通。遥知三殿下,长恨出征东。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姨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联车涉修坂,览物穷山川。疏林汎朝景,翠岭含云烟。

祠殿何沈邃,古木郁苍然。明灵自安宅,牲酒告恭虔。

肸蚃理潜通,神虬亦蜿蜒。既欣岁事举,重喜景物妍。

解带憩精庐,尊酌且留连。纵谈遗名迹,烦虑绝拘牵。

迅晷谅难留,归轸忽已骞。苍苍暮色起,反旆东城阡。

石斋自视千载人,馀事卓荦皆绝伦。晋贤风流所不耐,安能媚世书洛神。

平生尊经复守道,《孝经》百本为世珍。五孝五诗实错简,妙解谛当义乃伸。

舍经论书亦无匹,用意严重趋艰辛。此书此人等劲烈,何异地上行麒麟。

涉江无意忽得此,自讶暴富非长贫。但当持此一当百,他人纵美难并陈。

春云覆千里,飞雨来微霄。良阴不待旦,宿昔非崇朝。

蘅皋英犹缓,蕙圃芳未遥。连卷仍故蘤,敷被丽新条。

佳人阻采若,含情虚握椒。行迈匪康涂,中心写长谣。

混混芳泉百尺深,冰壶清夜月浮金。天瓢指日王明汲,慰却苍生渴望心。

吾乡先友今谁健。西邻王老时相见。每见忆先公。音容在眼中。今朝故人子。为寿无多事。惟愿岁长丰。年年社酒同。

贡名书到拆封开,政尔诸曹议选才。侍史阁中帘影动,尚书天上履声来。

阶墀伏谒人皆喜,符牒铺张手自裁。不有雄声惊画省,可无清论达乌台。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
欲以袈裟拂著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古来要镇及边城,祗在深谋不在兵。庙算何曾有遗策,将臣容易欲要名。

弱翁持重羌还服,裴度经营蔡自平。靖定规模天广大,会须混一到神京。

主人多思惜芬芳,醉绕吟攀自是常。
烂欲烧丛浑是焰,稼来薰物甚於香。
妒偎罗绮迷春眼,狂聒笙歌费酒肠。
久病劳公误相问,不同前作粉闱郎。

满阶榆荚过墙竹,日长初埽三径。鸠妇呼残,燕初飞后,不许草堂人静。

隔林遥听。恰吟侣参差,绿阴遮定。长记抛书,声声如在最高岭。

柴关应误来客,乱喧晴叶底,剥啄难省。葵扇慵挥,桃笙乍展,午梦几番催醒。

井梧秋冷。渐移近朱栏,有人闲凭。一笑回身,镜中看鬓影。

数峰残雪压城低,翻动银杯滑马蹄。青史几朝驱铁骑,白头万里望金鸡。

渭州山拱都卢北,泾水源生薄洛西。不见故人阎立本,邮亭谁伴醉如泥。

毿巾几幅蹙鳞鳞,四面清香拥幻身。
夜半梦回花也笑,想君不是饮美人。

儿家不合西厢住,倚尽垂杨。看尽斜阳。彻夜秋垂引梦长。

垂前何事凄清久,蝶转回廊。人数回肠。各有心情不自防。

好雨从东来,翛然涤烦暑。微凉清心魂,凭衿快延伫。

古人不可作,开编聊晤语。庭阴绿树浓,荷露新茶煮。

客从田间来,良苗正与与。一夜灌醍醐,千村长禾黍。

额手谢天公,今年人四釜。

弃置长门鬓欲华,后宫又道选良家。
君恩好似三春雨,半为开花半落花。
秋风落日马嵬道,道南废庙颜色新。
立马踟蹰问野叟,野叟须臾难具陈。
请予下马坐树底,展转欲语还悲辛。
正德丙丁戊巳年,寺人气焰上薰天。
寺人原是马嵬人,大筑栋宇求福田。
马嵬镇里东岳祠,一时结构何参差。
渎神媚鬼意未休,浸淫及汉寿亭侯。
方岳郡县为奔走,檄官牒吏争出头。
占民畎亩不与直,费出帑藏多蟊啇。
工徒淋漓血满肤,昼夜无能片时息。
东楼西观对南山,巍巍新庙落何棘。
木偶尽是金缕纹,驿车挽载自京国。
翩翩羽客招呼至,考钟击鼓空坐食。
更有文章颂功德,穹碑大书为深刻。
我本田家孟诸野,但认犁耙字不识。
往往才士过吟哦,尽道台臣与秉笔。
听来依稀记姓李,云是文章名第一。
豪华转眼不足恃,乾坤变化风雷异。
寺人已作槛中囚,道路忽传邸报至。
百姓欢呼羽客走,殿宇尘生谁把帚。
当日台臣尚秉钧,寄语县官碑可掊。
横曳碎击亟掩藏,至今文石埋郊薮。
予闻野叟言,坐来生感激。
赫赫台臣苟如此,寺人微细何嗟及。
月明骑马陟前冈,仰天一笑秋空碧。

都休。留春春也羞。树树好花落尽,似清秋。怕向楼前望见,休教上玉钩。

又是垂杨影里、叫鸣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