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
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
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
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
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亢龙:此处以之指明思宗朱由检。宾天:指帝王之死,此处指明思宗自缢死。群龙:指明朝王室子孙,如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潜龙、飞龙:均指王室子孙。
白衣苍狗:同白龙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浮云:以浮动在空中的云比喻事物变幻无定。
半壁:半壁江山,谓明朝江山只剩下一半,一部分。燕处堂:比喻居安而无远虑。正统:指明代直系宗室。一线:指一支派系的后嗣。
百日朝廷:指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粤)所立南明,为期仅数十天,百日举其整数。沸似汤:指局势急迫紧张。电:电火,闪电,喻极快。
高帝: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隆准卽高鼻。隆准公指后唐王。社稷:土谷之神。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墠。灭人之国,必变置灭国的社稷。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身殉社稷即为社稷而身死。
粤秀:山名,一作越秀山,又名越王山,俗名观音山,在今广州市区北部。煤山:即景山,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处。
藁葬:草草埋葬,藁指草。汉台:旧时广州城北郊古台,早废。郊甸:郊野。邑外为郊,郊外为甸。
角立:据角而立。诸王:指后唐王弟辈子侄等明王室贵胄。彦:才德杰出的人。
左瞻右顾:犹言向左右四处看。垒垒:连绵重叠貌。万古句:谓千万年来人只能占得一丘土,无分贵贱全都如此。
陌亡:路上。溅:飞洒,飞溅。
重泉:谓地下,死者之所居。犹言黄泉,九泉。九献:帝王宴请上公的仪节,献酒共九次。此处指祭供之物。
钟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郊。 除:维修,修治。坛墠(shàn):祭祀场所。坛为土筑高台,墠为郊外土地。

赏析

  《仙城寒食歌》为一组诗,共四章,《仙城寒食歌·绍武陵》。其意可理解为寒食节为诸先辈名人陵墓所作之歌。仙城为陵墓、坟冢之美称。喻人之逝葬犹如成仙,故其葬墓称仙城。绍武陵系南明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粤)之墓。公元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明亡。清世祖顺治建元。明皇族直系子孙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南明,先后称帝建元。公元1646年(顺治三年),南明唐王朱聿键被清兵俘杀于福州,其弟朱聿(左釒右粤)于广州继位。其时桂王朱由榔亦在肇庆登基,因此形成南明小王朝两帝自相水火。未久,广州陷,后唐王被俘自缢。桂王则退云贵,逃缅甸,流徙十六年,被吴三桂俘杀于昆明。绍武陵即南明后唐王朱聿(左釒右粤)的陵墓。这是一首览古感怀之诗。作为明朝遗民,成鹫站在明嗣正统的地位上,对故明崇祯皇帝及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加以讴歌,对南明小王朝的史事加以美化记叙,对改朝换代、人事变迁不胜感慨。诗写得气势磅礴,高古雄健,颇有一代史诗之味道。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风清地古带前朝,遗事纷纷未寂寥。三泖凉波鱼蕝动,
五茸春草雉媒娇。云藏野寺分金刹,月在江楼倚玉箫。
不用怀归忘此景,吴王看即奉弓招。
卮言日出。天上漫试,人间无术。一笑归来,身如蝉蜕,首如龟缩。年年白酒黄花,共愿我、光风霁月。不道道人,駸駸老去,如何消得。

我公优暇若神仙,八十高龄众所贤。政府昔同俄一纪,留封今别又三年。

及时和气来吴国,度曲薰风入舜弦。昨日清台应密奏,老人星照浙西天。

奏事何能补帝聪,流年早已付天公。旧闻双剑沦波底,忽有三刀入梦中。

首出诗文为我贺,多惭忧乐与人同。如君孝友天应报,飞鹤那应久在笼。

迟迟二三客,默默对层岑。转柁清川口,忽然西日沉。

常时急归路,兹焉迂我心。行行望不辍,去远思滋深。

所思何以写,丹青亦难任。不如就明月,弹我丘中琴。

越王台上柳毵毵,使节行行五岭南。豸斧冰霜瞻旧吏,薇垣风月待新参。

槟榔蒌叶还随俗,包匦菁茅好贡柑。自是隐之风节在,石门泉水不名贪。

蚕眠金字迹煇煌,盥手临池细炷香。谁令女人偏好善,有情皇帝李三郎。

窃竹漏天风,张弦拟峄桐。
佳名從此得,妙响未曾穷。
夜静危台上,人闲皎月中。
依依听不足,秋露满兰丛。

明季将板荡,盈廷乘纪纲。维公起南服,义勇含风霜。

国是既委靡,士气多沮伤。公思勇挽之,劲弩千钧张。

明体乃达用,所重扶纲常。是时急功利,枢辅谋不臧。

公不稍宽假,廷诤多激昂。折槛一逆鳞,窜逐栖江乡。

雷霆未息怒,中外申救章。遂兴党锢狱,几罹不测殃。

株连数十人,我祖同琅珰。囹圄笺楚《骚》,与公相订商。

载之序例中,考据得悉详。其后各赐环,事势殊仓皇。

大厦非一木,公身与俱亡。公留心经术,为后学津梁。

《周易》与《孝经》,大义多阐扬。所传十二书,存大涤讲堂。

诗歌尽散失,家不什一藏。曾贻我祖诗,断墨双缣缃。

一字一涕泪,至今留耿光。丰碑何峨峨,松楸何苍苍。

系余忝子姓,匪徒梓与桑。典型肃再拜,立马空徬徨。

王程迫明发,芜词代椒浆。浩歌北风起,落日吹昏黄。

樽前风味忆苏州,橘酿初成泻玉舟。细滑钗茎烹雉尾,匀圆珠颗剥鸡头。

一窗疏影梅花月,两鬓生香桂子秋。三十年来乡国梦,每随江水向东流。

大本忠与孝,大伦君与亲。君亲本一致,忠孝非两人。

于惟先哲王,见道亦以真。大书忠孝字,训饬何谆谆。

辽鹤去不返,手泽常如新。囊封遗一使,千里来吾秦。

再玩复再拜,披读惊心神。省躬诚不暇,佩服当书绅。

愿言保终始,树德崇彝伦。

重向高堂举宴杯,四年牵强北门回。故园风物都如旧,多病襟怀遂一开。

白发耻夸金络骑,绿阴欣满铁梁台。因思前彦荣归者,未有三曾昼锦来。

茅屋经年长薜萝,故人久雨不来过。山川惨惨光华少,天地昏昏杀气多。

阶草宿萤藏细叶,庭梧巢凤覆长柯。细看柱础饶蒸润,奈此云雷未已何!

丘山零落愧何穷,堂构空存惨澹中。倚日青松一千树,石鲸鳞甲动秋风。

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霜粘海眼旗声冻,
风射犀文甲缝开。断碛簇烟山似米,野营轩地鼓如雷。
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黄叶敲门霜绕庐,西风吹到故人书。一年离绪秋尤苦,四海知交老渐疏。

贫对青山空入画,别添华发又盈梳。不缘良友相垂念,谁向榆关问索居。

乞儿拾得锡,暗地空宝惜。
撞著明眼人,一文也不直。

巴陵地殊胜,洞庭波渺绵。层楼碧霄上,雕栏绿树边。

想像对图画,游观阻风烟。何由誇黄鹄,凭高望远天。

昼永冥生事,北窗睡起初。性自耽幽寂,时亦嗟索居。

野客解余意,抱琴过草庐。聆彼山水音,疏散我心娱。

殷勤谋诸妇,斗酒对庭除。相与恣笑谈,清风来徐徐。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