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柔软披垂。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唱春词吟新诗。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一切俱已消逝,令人无限感伤

隐居在孤山山下,每日长掩苔扉,深居简出,一箪食、一瓢水足矣。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因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而能时刻保持着一颗恬然自得的心。远望天涯,看看又是一年春尽,不禁黯然销魂,搔首踟蹰,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正随着春天匆匆流逝,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那凄惨的叫声回荡在山间,仿佛在说着“不如归去”;荼种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苎(zhù)萝衣:苎蔗藤罗制的衣,山野隐士所穿。

冉冉:缓缓流动貌。

红雪:指凋落的红花。霏霏:形容雨雪之密。

秦筝:指宝筝。战国时流行秦国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

春词:男女之间的情词或咏春之词。

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宋林逋隐居于此。

一瓢饮水:喻生活俭朴。

销魂:魂魄消散,形容极度哀愁

啼鴂(jué):杜鹃的叫声。

荼(tú)麋(mí):也作“酴醾”,春末夏初开花。

赏析

  这首词表现的是南宋江湖词客的矛盾心态。他们是一群处于才与不才,仕与不仕之间的所谓的名流。在他们的性格中,有浪漫恬淡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对功名、爱情等的渴望,这一切使他们经常会处于焦虑、惆怅之中。本词便是他们无奈的轻叹低语。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孤山多梅,故有“摘青梅”之说,同时梅也是隐士自比之物。“青梅荐酒”,既言生活的俭朴,又别有一种风味,但后面的犹怯、残寒,又传达出其并不闲适自得。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这几句写景如画,色彩绚丽迷人,充满着红尘的欢乐和喧嚣。

  “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此二句写眼前的见闻,唤醒了词人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

  “寄隐孤山之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这几句写词人性格中恬淡隐退的一面。“苔扉”化用唐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蕴,极写隐居处的清幽和主人的高雅。“孤山”、“白鹤”显然是参照隐居孤山、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来说的,他是宋代隐士的楷模,其故事则被传为佳话。

  “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这几句又转而抒发心中的惆怅焦虑,这几句抒发词人的伤春之情。啼鴂是送春之鸟,荼麋是殿春之花,词人送春,更是在送走自己的一切青春追求。他终非真正的隐士,简陋的生活方式、平淡的生活内容,常常使他觉得自己在虚耗青春,并因人生愿望得不到实现而心有不甘。这也正是其思想中矛盾的一面。

  全词既有孤高的情怀,又充满着对红尘的向往,更有深深的悲愁无奈,这三者交织在一起,把南宋江湖词客的复杂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艺术上,全词婉约而深沉,十分动人。

  前片写隐居者的举止行为,后片写隐居者的心灵世界;前片逐层衔接而下:因摘青梅佐酒而赏花,却见绿叶如云冉冉,飘动,红花如同飞雪纷纷凋谢,沉思静想中又隐约听到邻里歌妓唱词弹筝,唤醒了他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后片的抒情全从上片饮酒、观花,听琴中来。他羡慕青山白鹤,惆怅年华消逝,弹泪送春,销魂仁立……末三句中,啼鴂是送春之鸟.荼麋是殿春之花,词人送春,象征着送走了自己的一切青春追求

创作背景

  词人客游临安,隐居在西湖孤山之中。简陋的生活方式(着山野之衣、住柴车之屋、箪食瓢饮),平淡的生活内容(饮酒,观花、听琴、搔首送春),日复一日,使他觉得自己在虚耗青春人生愿望得不到实现——是爱情的寂寞?还是功名的焦虑?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答案隐藏在这些轻叹低语之中。

汤恢是宋代一个词人。

  猜你喜欢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
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
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
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
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
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
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捍拨难传不尽情,琵声裁尽继琶声。风流扫地无人说,只有空江旧月明。

少曾读仙史,知有苏耽君。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孤山然郡北,不与众山群。
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纠纷。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将览成麟凤,旋惊御鬼文。此中迷出处,含思独氛氲。
格清词苦与谁论,攜绕钱塘给事坟。
所得岂容人继和,朗吟应被鹤听闻。
月轮冷照千岩雪,霞片轻装万叠云。
投向吾庐卜知己,拟将诗草为师焚。

林花不逐岁寒凋,半岭烟光媚远霄。须信仙家风景好,四时峰岫紫岧峣。

绛阙春回近,先放玉堂梅。当时产此人杰,天岂偶然哉。

吾道以为元气,学者仰如北天,聊复振儒台。来岁紫微阁,阊阖看天开。

七旬老,千里路,为公来。二十年前,绣衣曾奉紫霞杯。

今对湖光山翠,喜有碧桃玉藕,寿酒得重陪。明日赋归去,回首望蓬莱。

肃然穷巷冻堆堆,高卧袁生梦正回。
拥鼻微吟烧榾柮,茅柴也荐两三杯。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
一生梅瘦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
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须。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扫开宿雾见青天。

珠贝连篇一卷间,只疑梱载古杭还。候潮路远肩舆重,酬月歌长酒量悭。

自惜旧游妨老病,且从新句见湖山。问天赊取明年健,何必因人有厚颜。

孝孝孝,亲息罔极真难报。祇将寸草答春晖,世世上行还下效。

峨峨虎丘山,湛湛剑池水。水深人莫测,草生寒不萎。

世传龙祖剑,斫断苍云根。千古两绝壁,铁花点苔痕。

僧厨转辘轳,阴厓落冰雪。临池人有语,响答出林樾。

先生屡幽赏,盥濯弹琴鸣。木石俱点头,鱼龙亦知音。

今居白玉堂,还念青山约。群山与重游,增辉旧岩穴。

草阁垂帘昼掩扉,客来知我出门稀。鸟鸣淡与人相对,花落方知春已归。

潘郎买得扬州镜,团团比似扬州月。持向扬州住十年,旦暮照人头上雪。

明月楼前问月人,琼花观里赏花春。回头不觉红颜改,对面应嗟白发新。

男儿立功当及早,莫向潘郎镜中老。

船头浇酒祀神龙,手掷金钱撒水中。百尺楼船双夹橹,唱歌齐上吕梁洪。

千岩万壑玉层层,夜半山腰见佛灯。
竹影扫窗尘不到,满床风雪定中僧。
宕子行天涯,行行日云赊。
讵知闺中妇,夙昔减容华。
忆夫上青山,下车逢狭邪。
路遥不可见,拭泪徒怨嗟。
慎勿令妇嗟,宕子蚤还家。
不应蘼芜草,竟作菖蒲花。
远来犹自忆梁陈。江南无好物,聊赠一枝春。

故人惠我黄金刃,骈蒂森梢堆满盘。可喜荒郡亦有此,肺枯甘沁灵浆寒。

建业蜡兄名最久,山南旧事依然否。饱啖佳果转生悲,扬州旧梦黯回首。

画船箫鼓高戛云,娇喉唤卖风吹薰。连江战垒人骨白,明月不知今几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