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高爱山隐居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
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林间即是长生路,一笑原非捷径。深更静。待散发吹箫,跨鹤天风冷。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爱自己的家园,陋室依傍千顷镜湖,天地间清凉朗澈一片。睛暖的山光,苍翠的树色,斑驳的花影,都映照在月下的镜湖间。远处有沙滩,看镜湖水波荡漾,柳荫之下横停一只小船。鸥鸟未醒犹在眠。此处富有莼羹、鲈鱼,人们视而不见,惟见夕阳带来春日的傍晚。
再三思忖。人们寻觅晋武陵人到过的桃花源,纵然找到,有谁知道这个桃花源是秦还是晋,恐怕见了也难认。莫说隐居在林泉间就是长生之路,我朗然一笑,要晓得隐居也不是捷径可攀。我待要披散着头发,吹箫跨鹤登仙而去,何惧天风高寒。凌风饮露,远离尘缘。恰月光荡摇半面山崖,一轮明月升上万松山巅。
注释
摸鱼子:词牌名。
清润:指湖水清澄明净。
晴岚:晴日山林中的雾气。
天镜:指湖面。
迥:远。
莼乡:用张翰在外做官思念家乡莼羹、鲈鱼脍的典故,此处指隐居之处。
山中秦晋、桃源: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在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境界,桃花源中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末世乱而来此定居的。后遂用“桃源”、“秦源”、“晋洞”等喻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捷径:指通过隐居、抬高身价而出仕求官的道路。
碧落:犹云碧空。

赏析

  上片描绘隐居处风景,下片前半抒述隐居的心情,至后半再度写景,但时间已从日至夜,境界推进一层,焕然一新了。

  “爱吾庐”三字突兀而来,领起全篇,令人精神一振。通过运用陶渊明“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的诗句,已隐括了其中“与世相违”的深意,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着笔先写湖水。清润,既指湖波之清凉朗澈,亦指气候之爽润宜人。接下“晴岚”两句写湖中的倒影。以上总述既毕,人们对该湖的宽广、澄澈及环湖风景之美丽清幽已有了整体印象,作者便及时转入细部描绘:“沙浦迥”句写远处的沙滩。“野水”两句写柳阴下的小艇。类似意境前人已写过,如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又如北宋寇辈诗“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化用名句,包蕴丰富,并由此预伏下文“无人”之意。前后暗相照应,针线何等细密。“眠鸥未醒。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眠鸥”,兼喻隐士幽人,是景、人合写。“甚”,正也。“莼乡”,用张翰思吴中故乡莼羹、鲈鱼脍故事,这里借指隐逸之乡。后三句说,在这自由自在的天地里,阒寂无人,只见一抹斜阳在春天的薄暗中灼灼闪耀。

  上片主要描绘“吾庐”的周围环境,通过作者泛舟湖上,不断变换观察角度而写出。但是从“柳横孤艇”以下已渐入人事,末句更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成为上下片转换的关纽。

  在夕阳斜照、暮色苍茫中,词人感情的暗流却扰动起来。他收视返听,沉入深深的思索:“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波澜骤起。怎么也想不到,连与世隔绝的山间也难逃时移世易的影响,原来桃源仙境般的地方。已经面目全非了。言下之意是说,在这天崩地解的时代里,要想找一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远离尘世纷扰的“避秦乐土”,实在是难。与作者《西子妆》词“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寓意相仿。不过,慨叹之余,他随即又自我慰解起来,于是,绷紧的琴弦又松弛了下来。接着,作品以一连串圆转流美、所谓“累累如贯珠”的妙句联翩而下,直贯到底,在高亢、明亮、半透明的音色构成的“令人飘飘有凌云之意”的高远境界中结束了整首乐章:

  深更静。待散发吹箫,跨鹤天风冷。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

  在万壑松风、玉宇无尘的月明之夜里,词人想象着吹箫跨鹤,凌风饮露,永远抛撇开那充满不安和苦难的恶浊的尘世。这里写的夜景与上片Et景截然不同:上片是眼前实景,字字有着落;而这里则纯是因情造景,是虚构的幻象。就如“斜照起春暝”似的。作者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这里要竭力突破黑暗的重重围裹,为自己觅得一线光明。

  这是典型的“山中白云”的格调:没有太多僻词难句的堆垛和雕琢,没有滥用炫技性的华彩乐段,而只是以精警、遒炼的语句一气盘旋,如赤手掣鲸,如健鹘摩空,全凭气格、意境取胜。

  这种鹤背天风、心游碧落、“不食人间烟火”的奇思异想,并不是作者的发明,它和屈原的《远游》、郭璞的《游仙》诗等有着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郭璞《游仙》诗写道:“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茏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蕊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这种作品,正如钟嵘正确地指出的:“乃是坎凛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卷中)它们都是有托之言,并不是真的在作白日飞升的迷梦。张炎这首词也是如此。既然“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便只好试图用自拔头发离开地球式的“仙游”梦想,去慰解痛苦、焦灼的一D灵,去求得烦懑的暂时解脱。

  这既反映了作者对元政权严重不满而抱有敌对情绪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他无力抗争,只能躲进自己用词曲、文字筑成的象牙之塔去的软弱、消沉的一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张炎自北南归后,流寓山阴镜湖一带之时。元世祖至元二年(1290年),张炎应召北上抄写“藏经”,次年失意南归,在山阴一带流寓,曾隐居在高爱山。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猜你喜欢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弄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碧崖流水。流入春葱指。
半倚朱弦,微ED51连环珥。通深意。月明风细。分付知音耳。
先生义皇上,与物同逶迤。
道伴杂然至,闲情示之希。
蒲团茶味足,明窗情话迟。
一室多入静,相见亦何时。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
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苔甲生生裂水波,苍皮十度手摩挲。问君那只高如许,汉垒唐基积几多。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北邙边、高低丘垄,纵横无数羊虎。玉鱼金碗何时葬,又见断碑如础。

魂自语。须认取、文章功业难凭据。白杨老树。战一片秋声,向人头上,飒飒作凉雨。

西州路,败笠青衫羁旅。缁尘扑面来去。黄芦苦竹千秋恨,都付纸钱飞处。

天已暮。想入夜、云旗风马精灵度。荒凉三户。共塳上狐狸,山中木客,同结岁寒侣。

中丞斧钺下青霄,重镇关中别路遥。卫水楼船春解缆,崤陵骢马晓扬镳。

诸军共仰新旌节,列郡仍遵旧教条。想是归期应不远,朝元有约听箫韶。

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山中丛桂碧氤氲,十亩烟皋领白云。携得青萍双剑在,斗间遥夜动星文。

君如张籍学古淡,丽处往往凌阴何。长句短章时寄我,为君翻入竹枝歌。

廿四岩前客,能忘贺监居。乖龙嗔草檄,古象泣遗书。

把袂风尘表,近公冰雪如。时来青琐闼,晚节要蘧庐。

江南箫管地,妙响发孙枝。殷勤寄玉指,含情举复垂。

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讵知。

两岸黄堆罢亚香,月波金泻乱波光。
不驱风露归囊锦,安得新诗郁鬯凉。

昭昭白日光,夜台不蒙辉。冥冥泉下人,讵识生者悲。

和风扇春林,病叶忽辞枝。大化有逸顺,庸情安可知。

忆昔送将归,不谓成永辞。奄忽岁已迁,家人空馀思。

宿莽回青阳,蛰魄无骇时。彭、聃以为天,斯理谁能齐。

悲来时涕零,援笔空复词。

见贼哗相走,失律则有诛。岂不畏军政,强懦同一途。

战罢按功罪,黑白互欺诬。桃僵或李代,攻瑕且掩瑜。

计非厉选锋,畴其奋前驱。值兹寇氛恶,同仇极海隅。

激扬术匪难,拊循情自孚。岂无翘关材,英风冠万夫。

徒木信能示,食駮报可图。盘根畏利器,况乃摧朽株。

有客乘骖过洱西,平原春草正萋萋。
人烟迢递连金齿,山势逶迤拱碧鸡。
流水小桥杨柳绿,落花微雨鹧鸪啼。
遥知别后相思处,云树苍茫梦欲迷。

投老江湖作隐君,凤来龙去绝无闻。孤山梅近閒吟月,九里松深稳卧云。

书屋几番留鹤守,钓矶一半与鸥分。摛文染藻风流处,可似兰亭王右军。

万仞鹅湖顶,千岁矫苍龙。楼台一簇,仙家遥寄五云中。天上朝元佳节,人世生贤华旦,瑞气郁葱葱。六辔耀闽海,列郡喜趋风。
记昔年,当此际,早梅红。插花饮酒,狂歌醉舞寿昌宫。零落青袍如旧,敛板绣衣庭下,欣见黑头公。王室要师保,叔父忽居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