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司徒静庵公迁北部

我身虽在外,乃心在皇室。夜夜望帝星,朝朝瞻舜日。

闻公有召命,邻寀来相庆。我心如日星,随之掖垣省。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扬子江心铸鉴成,俗传兹日最标灵。
宣猷祝学通文史,问膳多欢奉帝廷。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
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者,听此不能眠。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余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隐沦。
幅巾啸傲喜接物,仿佛白鹤乘孤云。
朅来帝所暂戾止,亹亹清言偿所喜。
内惭已老不受教,犹幸一奉圯桥履。
花拥山头白,云翻日脚斜。
银蟾已照路,游客莫思家。
摩挲潘叟跨驴图,便拟移家向此居。
素富素贫随处乐,世间何地不嵩庐。
天马徕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醉乡陶然真我底,落世瞢作鱼千里。
颇思溪风鸣桧枝,一洗半生市声耳。
帝城春月溪强半,蹑屐冲泥今已惯。
湖莹冰奁涛涌山,回思向来领奇观。
角角倦鹊语未休,晚鸠饶舌如有求。
明朝定可载酒去,携儿一为湖上游。
湖西群艳虽无在,宿云扫空天宇大。
蹇吾健倒趁早归,醉尉未须嗔目待。

稚子爱弄影,翻为影所弄;凡事因应间,亦如形影动。

影虽有起灭,形本无迎送;寂感皆自然,体用并空洞。

一念涉安排,诸缘齐斗鬨;说与才智人,须识此病痛。

越山岩壑锁烟霞,此日轻舟泛若耶。红雨棹边迷远近,绿萝阴里见桑麻。

啼莺过水仍栖树,乳燕衔泥半带花。试访剡中幽绝地,不知何处戴逵家。

谁谓衡山高?景行思齐而。谁谓衡麓近?大路莫致之。

衡高麓云邈,洙泗不在兹。远臣礼乐光,吉月春阳时。

原隰遂咨度,于彼湘之湄。薄言采芹藻,多士乐且仪。

酌彼百泉水,憩我驷牡驰。我将布惠泽,我将迪民彝。

我将歌《白驹》,爰求硕人遗。爰求硕人遗,空谷夫何为。

南山有楩楠,北山有桐椅。谁谓衡山高?衡麓乃所基。

既老怜馀生,放情在曲糵。每到花开时,一饮辄累月。

何曾校尊罍,酒量盈与竭。二仪蘧蒢舍,百年羁旅客。

刘伶乃放达,注意颂酒德。不见昨日花,今朝谢颜色。

贤愚俱有归,修短随造物。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
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风静潮痕减,江空夕照多。
星星波上艇,隐隐岸边莎。

蔼蔼大农府,阴阴道南庐。夜直何其频,我性实已疏。

每来兀兀坐,中怀郁不舒。幸兹新凉至,灯火理旧书。

秋风吹我衣,浩然发归思。念我去江湖,人事不复记。

扰扰弥十年,忽忽都一寐。中夜慎勿思,无枕不得睡。

白露沙滩浸绿湄,小舟舣岸尚依稀。
山回屏曲江连树,春锁人家深处归。
伟哉无肠公,横行占江湖。
几欲肆其雄,上山攫于菟。
无端四五辈,怀椒寻酒垆。
枕藉糟丘下,醉魂呼不甦。
尚想横戈勇,胸次与世殊。
开怀风味佳,大丹液膏腴。
此宝君所储,何为贻老夫。
曲生挟之前,烂然陈座隅。
当其左持螯,不知竭此壶。
酩酊无何乡,轩冕不关渠。
东望歌老饕,前溪梅影疏。

万物迭有化,老死何悲伤。托体同丘山,永与日伤光。

云霞作帏盖,高深为户堂。虫乌奏竽笙,雨露酌醴浆。

魑魅充我御,仙灵为我宾。饥渴不复虑,寒暑不见侵。

秦汉知何时,理乱亦弗闻。虚无本元化,逍遥傃太清。

盘古无葬处,谁复营丘陵。嬴皇老尸鬼,火入骊山坟。

圣贤会不免,天地终浑沌。蹙蹙世上人,哀哉徒苦辛。

雪气侵人卧欲僵,苦劳明府到藜床。
主宾问答皆情语,何用閒名入荐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