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蜡梅

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酒钟悭、贮愁多少。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豆蔻钗梁恨袅。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吴云雁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蜡梅花瓣薄如蝉翼而色如涂蜡,花蕾小巧而坚挺,花香从远处随风飘来,令人陶醉。不论是在山岭间还是峭溪边,蜡梅花都是盛开在严冬蜡月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蜡梅都是无叶有花,形体都显得瘦削而纤小。蜡梅虽挤在墙角边生活,但它却是白梅花的姊姊,最早传递出春天降临的讯息,抢先怒放花香。它就像宫妆一般的淡黄色,又似寿阳公主的梅花妆那样娇巧玲珑。

蜡梅字让人想到蜡烛,蜡烛之泪极似惜别人之泪。蜡梅花形如酒钟,而这酒钟实在得显得太小了,它似乎盛不下多少愁恨。我记得有一次在城郊的一个短亭边,乘马离别,当时见到有一群黄蜂临晚纷纷飞回巢中。你还是豆蔻年华,年轻貌美,当年情景如烟雾般时时萦绕心头。如今蜡梅冬月开花,岁华已老,想起离别已久,只能徒增哀伤。纵然以蜡丸封信,也因吴天杳远而难以送达。

注释

天香:词牌名,又名“伴云来”“楼下柳”。此词双调九十六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

蜡梅:范成大《梅谱》:“蜡梅”本非梅类,然其与梅同时,香又近,色黄,故称“蜡梅”。又称“腊木”“香梅”“黄梅”,花香甚浓,古人有赞云:“一花香十里。”

蟫(yín):衣物中的蠹虫。一本作“蝉”。黏:同“粘”。

蝇苞:指蜡梅中之一种,俗称狗蝇梅,腊月开,花小而香浓。苞,花结蕾尚未开放。

风峭:寒风料峭。

岭上:指大庾岭,盛产梅花。

“北枝”句:一本作“枝北枝南开小”。北枝、南枝:大庾岭南北温差很大,山南梅花既落,山北梅花始开。

玉奴:指齐东昏侯潘氏。潘妃小字玉儿,也称玉奴。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亦称玉奴。此均代指梅花。

澹:同“淡”。薄:一本作“泊”。

寿阳:指南朝刘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梅花落额洗而不落为梅花妆。

银烛:蜡烛之美称。深:一本作“珠”。

酒钟:指磬口梅花形如酒杯。悭:悭吝。此指蜡梅花含口而小。

短亭:古人建于路旁,常作送别饯行之处。

衙蜂:即蜂衙,指蜂群聚集于蜂王窝,盘旋如两衙拜朝。

豆蔻:植物名,亦喻处女。梁:一本作“头”。

信难封:暗写“蜡”字,古代以蜡丸封信。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蜡梅开放的季节、地点、色彩与形状,表现词人对蜡梅花的赞誉;下片由蜡梅导入忆姬,言伊人音讯渺茫,书信难达,云山远隔,再难相见。全词结构严谨,针线绵密,采用过片则变的章法,上片写梅,下片忆姬,意脉相连。

  词的发端“蟫叶粘緖”一韵,写蜡梅开于树叶披霜、寒风料峭的腊月,花苞上缀满了冰花。“岭上寒多”一韵,言大庾岭上蜡梅盛开。“寒多”“溪头“月冷”描绘蜡梅开花的环境,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将蜡梅放在溪边、冷月的背景上,显得高洁不俗。宋人王安中《蜡梅口号》:“化工清气谁先得,品格高奇是蜡梅。”大庾岭山高温差大,山南蜡梅刚落,故曰“南枝小”,山北蜡梅始放,故曰“北枝瘦”。“瘦”“小”两字下得形象,巧妙。“玉奴有姊”一韵,写蜡梅开花早于梅花,更令人珍惜,故曰“先占立,墙阴春早”。因其早于梅花,故以“姊”称之。此处“玉奴”是以拟人手法,写出梅花、蜡梅均富于女性的柔美特征。“初试宫黄淡薄”一韵,写蜡梅的色彩与形象,以“宫黄”的“黄”形容蜡梅之色,以寿阳公主的梅花妆之纤巧比喻蜡梅形象的娇小玲珑。上片写蜡梅,开放的季节、地点、色彩与形状。

  下片由蜡梅导入忆姬。“银烛泪深未晓”一韵,由蜡梅联系到蜡烛,并化用杜牧《赠别二首》其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转入写人事,言伤别之悲。“酒钟悭”一韵,由蜡梅品种中的磐口梅展开想象。磐口梅,花疏,开时含口如酒钟,故以“酒钟”代指磐口梅。“贮愁多少”以设问句言伤别之愁。“记得短亭归马”一韵,逆笔,写词人与苏姬别时情景。“暮衙蜂闹”,此写蜜蜂本是追逐蜡梅花的,然此时蜡梅与伊人一样逝去了,群蜂只得停留在蜂王窝旁两侧轰鸣,犹如蜂衙喧闹一般。此句以群蜂喧闹于衙的艺术形象,既写出蜡梅花谢,又暗写了伊人远去之静,此是以动衬静的手法。“豆蔻钗梁恨袅”一韵,化用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描写苏姬年轻貌美,“恨袅”又写其恨别之情袅袅不绝。此韵是从对面写起,抒自己恨别之情。“但怅望”一韵,转笔写自己年事已老,又浪迹天涯的伤痛。“怅望”言盼望姬归而不归的惆怅之情。“远信难封”一韵,最后以鸿雁捎书、吴天杳远而难达的怅惘作结。“远信难封”一句,切“蜡”字,古人以蜡丸封信,可见结句归题,针线绵密。

  此词在章法上,采用过片则变的方法。上片写蜡梅,下片忆姬,但意脉相连。上片写蜡梅时,以“玉奴”“寿阳”“姊”等女性形象,为蜡梅塑造了柔美之姿,为下片“忆姬”作好铺垫。下片写忆姬,又处处与蜡梅相连,如“银烛”“酒钟”“蜂闹”“信难封”等,均暗藏“蜡”字。善于炼字亦是此词特点,如“黏霜”“缀冻”“风峭”以“黏”“缀”“绡”等动词、形容词写天寒季节,以“瘦”“小”等形容词描写蜡梅初落与刚开的形象,以“玉奴有姊”“初试宫黄”“偷分寿阳”等典故活用及拟人手法修饰蜡梅的阴柔之美,为下片忆姬作了张本。故宋人张炎说:“梦窗善于炼字面,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词源》)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咏蜡梅之作。蜡梅,非梅类,但与梅花开同时,香近似,故人们时以为同类。二者虽非同类,但蜡梅因开于寒冬众芳匿迹之时,国人亦常赋予其以高洁品格而歌颂之。吴文英因取之以忆苏姬。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你喜欢
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鄠杜月频满,潇湘人不归。
桂花风畔落,烟草蝶双飞。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
髯参草卧残阳浦,拔毛竟作文中虎。
金华化石久已陈,玉置摛辞疾於羽。
醉猩耆酒少乃劲,狡兔饱霜工媚妩。
磔残鼠须肯收录,剥落鸡毛谁比数。
文章诸公多好奇,往往得名专翰府。
乃知草圣不世出,罕识公孙大娘舞。
君不见华元分羹奇祸作,糜身鼎烹竟无补。
又不见晋宫洒盐儿女曹,愤郁令人噤难吐。
物生正系遭不遭,敢向词林叹辛苦。
椽书大砚如南溟,吾其鹏乎匀鹦鹉。
后约无凭。往事堪惊。秋蛩永夜绕床鸣。展转寻思求好梦,还又难成。
愁思若浮云。消尽重生。佳人何处独盈盈。可惜一天无用月,照空为谁明。

刀剑攒身日,那知此再逢。已看如隔世,犹恨叹飘蓬。

细问艰危事,长吁感慨中。深杯相慰藉,从此托冥鸿。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椒涂承茂渥,嫔壶范柔仪。
更以亲蚕茧,纫为续命丝。

疏懒经旬不出门,炎风暑气任昏昏。饥餐渴饮披书卷,高卧开窗看白云。

行台直北是高城,城外溪流面面清。更拟濠梁寻胜事,观鱼侈有昔人情。

小庭风月近来赊,更筑陂陀种杂花。日出梧阴摇几净,霜前柚实压栏斜。

耽书漫学过难字,爱画终惭对作家。老懒惟思閒伴侣,斋厨自可办瓜茶。

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四海哭若丧慈母,百官狂走天为黑。

忆昨临危坐御床,手挈神器归今皇。密语丁宁肺腑裂,三老亲闻眼流血。

金縢立剖石室秘,此事难从外人说。我君谦让不可得,割哀践阼弘祖烈。

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群方悦。越南海北霹雳动,蛮夷尽奉王正月。

此时九道使臣出,舍人亦辍螭头笔。白马朝腾蓟北云,锦帆暮闪江沱日。

江沱秋交多裂风,洞庭云梦俱眼空。巴陵县令舍人兄,接诏会弟西楼中。

童年题诗在高壁,六载不到纱为笼。南岳以南惟峻山,苦蒸毒雾何盘盘。

天王新令雷电掣,妖蛇不敢啼林端。五溪官长喘喙拜,黔州父老垂泪看。

却瞻苍梧云气黑,斑竹临江怨幽色。翠华缥缈空冥间,此时此恨谁知得。

君不见马援拄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万里之行自此始,归来何以献天子。

武夷乱峰攒紫莲,丹房想在彩云边。分君一粟庖羲洞,閒弄明河抱月眠。

所思兮何在?
乃在西长安。
何用存问妾?
香□双珠环。
何用重存问?
羽爵翠琅玕。
今我兮闻君,
更有兮异心。
香亦不可烧,
环亦不可沉。
香烧日有歇,
环沉日自深。

汉兴文艺推儒首,谏议才能□□师。
更向谢岩镌丽句,清风千古照江湄。
风候已应同岭北,云山仍喜似终南。
(《题漳浦驿》。《方舆胜览》)

南荒三月海势重,一鼓洪涛万丈耸。颠舟倒石谁禁当,群龙出没诸蛟拥。

天地昏黑风怒号,淘河愁企雁嗷嗷。孤吟者谁行复立,五湖何处求其曹。

乍晴客愁豁,饱饭倚双扉。空碧没孤鸟,平沙延夕晖。

人烟兼树暝,山寺忽云归。时爱新秋蝶,随风一上衣。

随缘离旧隐,秋后却思归。
古寺山光满,重城海气围。
道孤愁作客,年长重忘机。
此去何人见,云根掩竹扉。

塞北多冰雪,江南足稻粱。相求应同类,莫近艾如张。

麈尾清言喜入微,玄亭俗客驾来稀。山光独隐乌皮几,世事双扃白板扉。

寥落关河闲战垒,苍茫天地剩渔矶。春风片席高人语,千仞分明一振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