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开头,点明“远送”,体现出诗人意深而情长。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站又一站,一直送到了二百里外的奉济驿,有说不尽的知心话。“青山空复情”一句,饶有深意。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途程几转,那山仍若恋恋不舍,目送行人。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诗人自然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和他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离别之后,后会难期,诗人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杯重把”,把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里用问句,是问诗人自己,也是问友人。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是个未知数。诗人送别时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前人说得好:“诗用倒挽,方见曲折。”首联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颔联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这正是此诗平中见奇的地方。
诗人想到,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关于严武,诗人没有正面颂其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说他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言简意赅,雍雅得体。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杜甫作这首诗送好友严武,既赞美严武,也发出他自己“寂寞养残生”的叹息。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所以心中那种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不必再用言语解释。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易中见沉郁,情真意挚,凄楚感人。
花是主人身是客,更欲花前罗酒食。花应笑我强相亲,毕竟人花谁是得。
金樽到手我自醉,道人何妨且观色。三界观来即是空,醉里宁知渐游北。
等为圆镜随身现,认着分明却虚掷。持此问花花不答,嗟我与君徒入域。
不如收却閒眼坐,万境纷纷在披坼。
一番风雨便纷飞,念垢情尘漫磨拭。今年春尽有明年,花落花开几今昔。
前肩苏叟后陪朱,父子经筵世已无。谁见诸孙同盛事,槐龙阴下六丝絇。
泽国登楼处,江船见月时。回书寄来使,多是客中诗。
滑甚桃笙,叠八尺珊瑚,尘未容渍。展向琼铺,微砑画苔纹碎。
记否药磴春酣,沁袖角、露华浓翠。又背人,竹影侵来,荡得月魂灵水。
慢教诗妓持蝇拂,早鱼鳞、泛上秋意。湘江断梦谁寻雨,红凝半函残泪。
藕叶悄卷夜凉,认一般,愁烟难洗。让玉猧、绣闼偷眠,消受汗花香腻。
花树含春丛,罗帷夜长空。风声随筱韵,月色与池同。
彩笺徒自襞,无信往云中。
崔巍碧云寺,寿安山南陬。前貌众龙象,后植千松楸。
于经首作俑,魏竖复效尤。规制骇心目,宏丽无匹俦。
近屏罗翠嶂,远势交回洲。石室窈中空,缭垣屹外周。
镂阶凤缡褷,琢壁龙蚴蟉。僣侈陋陵阙,岂止逾王侯。
当其缮构际,乾坤困征搜。攻石千仞冈,挽材万里舟。
苍生莽奔窜,四海输琛赇。卿相称义儿,秽名丰碑留。
刑馀胡敢然,童昏寄垂旒。紾臂夺之柄,蛊腹心舌喉。
钳锧杀乔固,轩墀延共兜。上擅天赏罚,下快私恩仇。
敌张寇盗炽,木蠹禾生蟊。罪虽沦一族,祸乃延九州。
高庙血祀斩,泗凤戕松楸。思陵葬无所,麦饭矧可求。
昌平寒食日,春惨风飕飂。民家败纸钱,吹挂陵树头。
穷奇旧衣冠,乃得归岩幽。百年有馀恨,烈士涕横流。
伟哉张侍御,一洗异代羞!仆碑刬名字,伐冢为平畴。
兹事良义举,我更借箸筹。圣贤律既往,褒罚语不浮。
善固揭百世,恶亦昭千秋。诛奸赖直笔,不系冢去留。
上世戮鲸鲵,封骨高崷崷。请肆彼遗骼,存此招魂丘。
用之作京观,事异理亦侔。覆辙留眼前,后车庶回辀。
殷墟歌《离黍》,鉴之者有周。作诗述胸臆,以俟采风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