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衮(729年-783年),字夷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大历十二年(777年)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使。常衮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83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拨火炉香飏来,卷帘梁燕飞去。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伍相祠前云气昏,奔吴心事与谁论。怒涛夜半翻江月,疑是忠臣一片魂。
楼上遥看郊外村,不须骑马坐平分。人家应在青山外,时有归牛下白云。
雷火烧青林,海风吹欲暮。溪云不得来,雨声隔烟树。
杂咏诗成纪采风,麦苗阴雨细濛濛。蛮娘齐唱丰穰曲,杼轴无忧大小东。
西风吹动锦斓斑,晓起窥园露未乾。三日宿酲醒不得,正思风味到辛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