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灭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有鹦鹉飞到其它山栖息,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喜欢它。鹦鹉想:在这山虽然快乐,但不是我长时间居住的地方,就离开了。
好几个月后,山中起大火,鹦鹉远远地看见,心里急得像在焚烧,于是用水沾湿羽毛,飞过去洒向山。
天神说:"你虽然有好的心意,但又有什么用呢?"
鹦鹉回答:"我虽然知道一点点的水不能救它们。但是我曾经寄居在这座山,飞禽走兽友好地对待我如同兄弟,我只是不忍心看见它们被大火烧死罢了!"
天上的神赞扬它的行为,立即为它熄灭了大火。
注释
集:栖息,停留。
念:想。
濡:沾湿。
皆:都。
去:离开。
然何足道也:但是怎么能够灭火呢?
足:能够。
然:但是,然而。
侨居:寄居,寄住。
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
见:看见。
虽:即使。
是:这。
善:好的。
尝:曾经。
1皆:都。
对:答。
即:就。
他山:别的山头。
相:互相。
相爱:喜欢它。
遥:远远地。
足:值得。
汝:你。
嘉:赞美,嘉奖。
为:给……做事。

<a href="http://www.ayiya.cn/poetrys/category/729">启示</a>

  1.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2.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心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助。

  3.人要有毅力, 不管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微小, 持之以恒的应对 ,一定会有回报的 。

  4.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所从事的任务是基于一项伟大的情操,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大家一起共襄盛举。

  5.我们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6.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善待亲人,善待友人,善待路人……你会收获更多。

  7动物也有灵性,它们就像人一样,也是通感情的,所以我一向都尊重每一个生命.总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它们的眼下,而它们对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一次又一次的忍让.其实它们才是自然中最伟大的,而并非人类最伟大.

  8 有时候人会被感官所迷惑,但动物却很少出现这中情况.因为它们真正的用上了心去感受世界,用真心去爱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所以"神"才会被它们所感动,所以大自然报复的往往也只是不爱护它的人类...

  9.对待朋友要真心真意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反思,我们所做的究竟是对是错,是过错还是真的让大自然觉得幸福...

  10.这个故事跟愚公移山有点像,但更加入了感人的友谊。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猜你喜欢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
三峰离地皆倚天,唯独中峰特修峻。
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
三十六梯入河汉,樵人往往见蛾眉。
蛾眉婵娟又宜笑,一见樵人下灵庙。
仙车欲驾五云飞,香扇斜开九华照。
含情迟伫惜韶年,愿侍君边复中旋。
江妃玉佩留为念,嬴女银箫空自怜。
仙俗途殊两情遽,感君无尽辞君去。
遥见明星是妾家,风飘雪散不知处。
故人家在西长安,卖药往来投此山。
彩云荡漾不可见,绿萝蒙茸鸟绵蛮。
欲求玉女长生法,日夜烧香应自还。
吟诗不换校书郎,但欲封侯管醉乡。
疏懒无成嵇叔夜,清狂似达贺知章。
安贫不怕黄金尽,既老从教白发长。
百计不如归去好,子孙相对说农桑。
行年逾八十,安坐布金园。
指柏仍馀树,栽桐遂见孙。
岩泉晨自濯,经叶夜能翻。
顾我生多病,劳师默遣言。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荷花遮水水漫溪。柳底垂。乱蝉嘶。舍辔何妨,临水照征衣。一扇香风摇不尽,人念远,意凄迷。骑鲸仙子已相知。数归期。赋新诗。更想翟公,门外雀罗稀。陶令此襟尘几许,聊欲向,北窗披。

汝南夫子赵荆州,赐金进秩何优优。绣衣入领中执法,符玺再帅东诸侯。

俄闻特拜参衡轴,时与山公计除目。雅操都无暮夜金,清标总是丰年玉。

五十鬓边无一丝,尚书八座表留畿。上章解绶苦欲去,再屈温纶始放归。

谢客时称饵芝术,别与天公乞私日。子将任作月旦评,叔宝故少膏肓疾。

映门榆柳绕秫田,农耕社酒春绵绵。仙行桥上好策蹇,鸿隙陂头宽放船。

蒲轮轧轧当公前,欲断不断功名缘。封侯拜相晚来事,何足道哉黄颍川。

卓侯寄我一尺书,细行小字千言馀。开缄意气溢毫楮,烟云缭绕生吾庐。

鸟翼欲搏意溟浪,剑锋直射牛斗墟。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节下韦布,草野高谈皆庙谟。

天意地北未相见,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献今未坠,君门累叶名通儒。

况闻忠烈有令祖,月黑归家夜骑虎。燕山潜邸龙未飞,一流意移真逆睹。

终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躯共殉主。文皇儿戏视方黄,独谓先生言可取。

时殊世易三百年,儿孙尚守高曾矩。堂开吴越号传经,四方投赠诗盈庭。

吾闻六经之传有明晦,时晦则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汉,蝌蚪尽作丝竹声,至今大义如日星。

善传善述必有以,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薰风蒲荻大江波,客棹经年感再过。端午又逢新节序,秣陵犹是旧山河。

台空紫凤流音远,水抱青龙王气多。惭愧秩宗迁转地,未娴三礼鬓双皤。

凤泉东是美阳城,秦后离宫迹已平。细草不知龙辇去,城边日日唤愁生。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一溪分百泉,一泉流十家。恶竹莽连云,古树横带沙。

鱼子戏稻秧,凫雏唼荇花。信美非故乡,无由寄生涯。

斗牛屏列鹤山朝,天绕庄居眷亦饶。一水东流环陇亩,孤峰西耸出云霄。

牛羊野食风频旁,鸡犬篱暄气自骄。白酒连糟农祷社,不妨洽饮共逍遥。

团团如月麻如星,星月和酥燮理成。饼出高门还第一,何如粔籹作人情。

贤哲道相扶,经纶本近侍。
风云如有会,霄汉宁无志。
月窟桂抱林,粉闱丹漆地。
一何华组束,而谓浮名遂。
堆积图史书,朝昏铅椠事。
登瀛才力劣,对问神魂愧。
步骤古人踪,含虚君子器。
献言既无状,出守连移次。
持宪怀真刚,退藏生寤寐。
欲邀丘壑老,静坐椎鱼师。
颢气留丹田,尺宅分品位。
寥寥洞府境,落落烟霞意。
金简题上青,与兹尘土异。

檀粉轻匀,莲衣碎颤,别生春艳。麦乍青时,空畦生开遍。

分明叠锦,吹几阵、东风难捲。孤燕。贴地飞来,似并刀裁剪。

秧田小岸。挑菜人归,香弓也留恋。斜阳影里,绀袖斗深浅。

画榼翠尊俱载,坐比绣茵还软。爱杏村花舞,添了紫塍红点。

韵人风味貌于园,金谷兰亭空复传。正好楼台临睥睨,依然淳朴一山川。

淙淙涧道寒鸣玉,叠叠林鬟翠抹妍。柳暗花洲吞剩雨,风回竹坞嫁馀烟。

中流巧叱初平石,疏脉微通玉女泉。衔果鸟王时触槛,听琴鱼阵不惊船。

亭安岛角疑崩下,桥影湖心似倒悬。封径苍茫寻仲蔚,移情萧瑟有成连。

非因近刹才知梵,讵为安心始习禅。深幕有宾真净友,閒亭清课得胜缘。

云生草树迷鹙浦,水长菰蒲乱鸭田。问字但能长载酒,何分清圣浊为贤。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六诏烽烟说不真,十年鼙鼓惨滇尘。玉龙金马无家别,铁柱香岩有梦亲。

庾信江南哀作赋,杜陵峡北泪沾巾。关河万里黄云起,渺渺愁予风打蘋。

荒戍隐征幰,大风惊乱沙。衣单我与尔,道远客为家。

海国日初暖,梧山桃欲花。高情贪日观,孤兴已天涯。

容易愁人唱恼公,况兼红酒谢荷筒。连旬称病辞今雨,得句无题托古风。

归燕依人如话别,宾鸿学汝共书空。平生最喜谈秋兴,领略年时已不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