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二首·其一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想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司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注释

吴汉槎(chá):名兆骞,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工诗文,以科场事为人所陷,于顺治十四年谪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

书:书信。

丙辰: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

行路:过路人。

悠悠:关系很远,不相关。

慰藉:安慰之意。

杯酒:即杯酒言欢的缩语。

魑(chī)魅搏人:魑魅,传说里的山林妖怪。搏人,打人,抓人。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秋笳集》的跋中说,吴兆骞“为仇家所中,遂遣戍宁古。”

覆雨翻云手: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陷害好人的阴毒小人。

牛衣: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据《汉书·王章传》载,王章贫困的时侯,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

数天涯,依然骨肉:吴兆骞被遣戍肩,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生有一子四女。

绝塞:极远的边塞。苦寒难受:吴兆骞《秋笳集》卷八《与计甫草书》中有:“塞外苦寒,四时冰雪。”

廿(niàn)载包胥承一诺:廿载,二十年。从1657年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到作者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二十年。包胥承一诺,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大夫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后果然如愿。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史记·刺客列传》索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上感于天,果然乌头变白,马也生角。

札:信札,书信。

我亦飘零久:飘零,漂泊。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掌国史馆典籍,五年后因父病告归,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入京在纳兰性德家教书,两度客居京师,故有飘零异乡之感。

十年来:从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中举,到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十年。

“宿昔”四句:宿昔,过去。非忝窃,不是名不副实。《感引集》卷十六引顾震沧的话说:“贞观幼有异才,能诗,尤工乐府。少与吴江吴兆骞齐名。”杜陵消瘦,杜甫在《丽人行》中自称“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李白戏杜甫诗中有:“借问别采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夜郎僝僽,李白曾被流夜郎(今贵州省西部),受到摧残。这里以杜甫和李白比喻作者和吴兆骞。

薄命长辞知己别:指作者夫人去世和与昊兆骞分别

兄生辛未吾丁丑:吴兆骞生于辛未年,即明崇祯四年(1631)。作者生于丁丑年,即明崇祯十年(1637年)。

早衰蒲柳:蒲柳,即水杨,是凋零最早的树木。《世说新语》载:“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诗赋”二句:古人认为创作诗文损伤人的心魂。桓谭在《新论》里说,他和扬雄都因作赋,“用精思大剧而得病”。作者和吴兆骞创作都很勤奋,尤其是吴兆骞,儿童时就作胆赋,“累千余言”。(见《国朝先正事略》)

但愿得,河清人寿:河,指黄河。黄河水浊,古时认为黄河清就天下太平。古人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认为黄河千年一清,而人寿有限。这里是希望一切好转,吴兆骞能归来的意思。

行戍稿:在戍边时所写的稿子。

赏析

  二作系以书信格式入词,十分别致。“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深意。这里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又使入联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一说,吴兆骞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拿吴季子比吴兆骞,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情。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行路悠悠准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没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令人伤心。“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搏人”,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杜甫诗:“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士人往住转喉触讳。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兆骞,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冰与雪,周旋久。”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定令人难受。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作者反用为“泪哀莫滴牛衣透”,劝也不要过分伤心,原因何在,“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没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吴兆骞虽远在关外,却还能牛农对泣,骨肉一处,这是骨肉分散的还好些。再说红颜命薄,古今一辙,有才往往命途多舛。这样退一步想,也就得些宽慰。但劝慰要有分寸,只能说到这地步,笔锋一转又为他难受:“只绝塞、苦寒难受。”这和上片结尾“冰与雪,周旋久”相呼应。“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化用春秋后期申包胥立誓救楚和燕太子丹质于秦而后得归的典故,作者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表示不管多大困准,一定要像申包胥那样尽力救他回来。沉痛感人。“置此札,君怀袖”:这封信请你保存。就是凭证。这几句表现死生不愉的友情,感人肺腑,催入泪下。

创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5年)冬,作者离居北京千佛寺,于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惨苦无告,为之作《金缕曲》二首寄之以代书信。纳兰性德读过这两首词,泪下数行,说:“河粱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当即担保援救兆骞。后经纳兰父子的营救,吴兆骞终于在五年之后获赎还乡。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你喜欢
居止次城邑,性本爱丘山。
曲肱岂易冲,灵府长独閒。
秋菊有佳色,绿酒开芳颜。
羲农去我久,千里乃相关。
遥遥望白云,高操非所攀。
愿言蹑轻风,八表须臾还。

净植香来水北,残蝉声度桥东。清沚金鳞漾绿,夕阳白鹭翻红。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溪女不画眉,
爱听画眉鸟。
夹岸一声啼,
晓山青未了。

神灵所窟宅,厥惟祝融乡。浮丘与安期,来往亦不常。

何者五仙人,各骑一色羊。手持五谷穗,芃芃三尺强。

黍稷居两旁,粳稻居中央。羊亦衔果蓏,以种遗炎方。

丰年再三祝,倏灭馀景光。越人念粒我,春秋修蒸尝。

报赛若先农,水旱仍遑遑。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

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

或立或僵卧,大小相低昂。抵触势有馀,角形弯以长。

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一卷自周时,摩挲历帝王。

斑驳见手泽,表里含光芒。番夷多膜拜,薰用苏合芳。

馀窍出烟气,一缕何飞飏。恍若白云核,氤氲所含藏。

尺寸天所留,所关乃雨旸。吁嗟尔君子,言观来芝房。

南交多瑰货,不以充资装。依依此怪石,三叹空徬徨。

微凉可爱是薰风,岭外风行瘴雨中。
渴暑四围如甑斧,不妨蒸得荔枝红。

长帽西风满面尘,相逢怜老不怜贫。三杯浊酒浮生事,一曲悲歌万感人。

蝼蚁未知浊处骨,蜉蝣聊寄不訾身。白头对客无聊赖,还说莺花少日春。

壮志销磨春复春,雄冠抛却返儒巾。谁知绛帐谈经者,还是当年借箸人。

人生七十古来稀,两角赢牛好放归。借地断辞骑马客,留云居守钓鱼矶。

掀翻热局成冰冷,收拾粗心入细微。却恐风光易流转,锁窗笼鹤未教飞。

濯足山涧中,杖策暝乃还。
寒蜩鸣疏树,落日下西山。
灌园露已湿,倦息衡门间。
墟里日过问,跬步愧益艰。
窭空非苦疾,鹑衣畏祁寒。
宁贻启期诮,齿落无衰颜。

削迹归何晚,排阍死不辞。卧苫黄阁日,疏草白云司。

戌远身仍锢,天高哭岂知。世人那免忌,吾道转堪疑。

忆昔京华聚首时,大兄常念阿连痴。
别来相望天涯远,长诵对床风雨诗。

朱夏沿堤柳色鲜,桐江瑶草坠云天。汉庭经术推高第,晋室才华独著鞭。

摇麈谈天更漏转,徵歌促席夜杯传。何因得接双龙气,愿借馀光照简编。

泥中莫怪出头迟,历尽冰霜只自知。
昨夜震雷轰渭亩,请君来看化龙枝。

山鸟逢春恰恰啼,桃花流水路犹迷。何时鼠子膏齐斧,笑领白云归剡溪。

小箔红蚕亦耐饥,流黄辛苦复何辞。夜翻线帖镫无赖,晓谢铅华镜未知。

告语几曾烦鸩鸟,胜人翻自悔蛾眉。年年冷伴梅花住,谁见天寒倚竹时。

美人殷怅望,宛在水之涯。孤洁侪梅萼,轻狂笑李花。

芳情深且远,光泽正而葩。一瓣心香爇,希踪学道家。

风幡轻细翠悠飏,楼阁轻寒水满塘。
柳絮微烟吟思足,梨花淡月睡魂香。
江山似画怜湘浦。魚笋尝新忆华阳。
早是春阴已无赖,可堪中酒恶情肠。

醉踏高城散早暾,城头吹角重兵屯。云连橘柚秋光净,江转夔巫雨气昏。

豚犬岂能成霸业,芷兰终自误王孙。时清莫作登楼感,故国他乡总断魂。

松鸣山欲浮,昨夜春风过。
晓户启晴光,早莺啼一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