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是一个历代流传很广的故事。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内乱出奔到国外,一路辛苦流离,饿得奄奄一息。随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内乱平定后,重耳回国,荣登皇帝的宝座,就是晋文公,即文中所称晋侯。他登基之后大行封赏功臣,却偏偏忘了救命恩人介之推。这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于是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
文公知道后派人去请,而介之推执意不肯出来。传说来人纵火烧山,想将母子逼下山,介之推和母亲合抱一棵大树,就这样被烧死在山上。烧山的那一天正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为了悼念介之推,从此人们便定每年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清明,“寒食”是断火冷食的意思。这一天举国都不许生火,只能吃冷食。据说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故事还没有完。介之推被烧死后,文公很悲伤,他砍下那棵大树,制成木屐穿上。叹息着说:“悲乎,足下!”据说这又成了“足下”这一典故的出处。
绵山因此也成为一大名胜。据史料记载,从三国曹魏时期到元末,历代曾有6次大规模修建。1940年1月10日,绵山毁于日军战火。解放后,绵山被山西省政府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90年代得到了全面的修复和扩建。不但重修了从龙头寺到云峰寺被侵华日军烧毁的寺庙,并且开发建设水涛沟瀑布群和栖仙谷自然风光两大景区。而每到寒食清明,人们更是会深切地怀念介之推的高尚气节。
感:感觉到很重的怨怼和酸楚情绪,总有言不由衷的感觉。
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亲不遗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另外,寒食节为介之推而设,中国历史上以人命铭纪念传统节日,介之推为第一人。
介之推,一些著作中也称介之绥。《列仙传》曰其姓王,名光,字裕。介之推祖籍一说为山西夏县裴介村;一说为铜鞮人(山西沁县南,文见《重建洁惠侯庙碑记》);明代沈周《疏介夫传》曰:“其先赵魏之郊,从树艺为生,子孙甚繁衍,至今始徙于宋……其后,介之推又徙晋,晋以其先人之闻纳之”。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遂为寒食节。
长夏冷风清圳,新晴丹铅绿畴。山高羊群似蚁,水阔牛背如舟。
半幅生烟幂幂,三腔短笛悠悠。柴扉归来早掩,斜阳影在檐头。
苍姬建鸿历,祝丘肇遥封。丰稊托后穰,疏条鬯周通。
九江树崇议,司徒奋皇庸。信栝烂材器,闽建扇遐风。
渊渊都漕君,起官来南江。雄略绝类群,宏图奠兹邦。
五子粲马窦,载以辟吾宗。
龙马千年会,崧高万古神。负图曾翊圣,间气又生申。
颖拔元无敌,清修况绝伦。生来近日月,龆龀上星辰。
怀橘休前辈,探镮秪后身。早承金马诏,竟冠玉堂宾。
讲幄时沾醉,宫坊数赐珍。文章班马则,道术孟颜醇。
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
绚练王侯宅,苍茫海岳滨。幽劖光沕窟,巨榜照嶙峋。
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崖题半吴楚,墨刻遍斋秦。
振鹭天衢丽,登龙野服臻。诸生弥济济,夫子益循循。
江汉谁堪濯,桃梅自有春。空传马融帐,真慕介休巾。
忆昔逢先庙,援公辅大钧。至人虚密勿,君子以经纶。
商鼎调和切,虞庭吁咈频。八方生气象,万物荷陶甄。
日晏离黄阁,鸡鸣侍紫宸。?分紫驼背,袍锡锦麒麟。
顾命留元弼,今星礼旧臣。屹然匡社稷,公论在朝绅。
鹑首星躔徙,龙飞岁序新。风云回甲子,天地庆兹辰。
却老形如鹤,忧时鬓若银。含悽麾贺客,雅志为蒸民。
愚也蓬蒿士,萧条塞鄙人。猥蒙嘘弱羽,从此跃涂鳞。
原宪终多病,彭宣晚见亲。临洋徒叹惋,学步转邅迍。
宝绘开蓬岛,青歌颂大椿。微涓宁溢海,撮土讵增岷。
古意同如此,中怀托具陈。愿为金石楫,永永济迷津。
心源无一物,何物更能浑。活活天泉在,凭君莫挠源。
盟府旂常策世勋,一门忠孝气凌云。衣冠盛事谁堪比,汉后元间万石君。
孙绰赋天台,伻人以图至。公今身见之,情亲心更醉。
坐想复行吟,商颂得十二。寄语范荣期,金声重掷地。
秋老篱门,有高士、萧然独处。倚闲砌、孤枝冷叶,菊花无语。
一亩尽拼衣尚敝,三篇赋就饥难煮。恰何来、狂客破苔封,携秋雨。
科头坐,谁宾主。掀髯笑,堪吾女。正紫螯堆珀,绿醑斟乳。
笔底仙乎君独步,杯中老矣余千古。记醉来、还有旧风流,槃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