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如今已是杂树横空、蔓草遍地了。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芜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相近。“谁为主”之问,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
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属婉约一派。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当年事、也随风起,片帆一晌轻挂。云閒江树霏微处,早爱青山如画。
停桡也。又却有、蘋花菰米香低亚。难消良夜。且月载金枢,波分素练,饱看银河泻。
入佳境,茹蘖居然啖蔗。千金难酬春价。娟娟蛱蝶花閒戏,不怕黄莺絮骂。
谁真假。已早似、光风霁月连床话。千蹊万岔。则堪信堪疑,欲歌欲泣,狂谱从人打。
水荒子,听我语,忍死休离去乡土。江中风浪大如山,蛟鳄垂涎宁贳汝。
路旁暴客掠人卖,性命由他还更苦。北风吹霜水返壑,稍稍人烟动墟落。
赈济欲下逋负除,比著当年苦为乐。水荒子,区区吏弊何时无,闻早还乡事东作。
郊原春向深,幽居寡来往。和风日披拂,淑气遍万象。
草本意欣荣,禽鸟声下上。静中观物化,胸次得浩养。
缅怀浴沂人,从容侍函丈。舍瑟自言志,宣圣独深赏。
一私尽消融,万理悉照朗。其人不可见,其意尚可想。
我生千载后,恨不操几杖。春服虽已成,童冠乏俦党。
安得同心人,咏归嗣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