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山佛迹岩行速不果到次东坡韵

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有如垂天鹏,决起初振羽。

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谽谺岩洞开,地裂娲不补。

何人履石上,修趾映玄乳。当时巨灵氏,擘华不用斧。

蹈躟意未已,遗拇到南土。连山乃浮来,海若助掀舞。

强称金仙人,谁见来接武。坳洼踰镌鎞,缕脉分踵拇。

何尝藉青莲,长此濯白雨。颇疑秦汉间,方士恣飘鼓。

凿成巨人迹,聊示神仙府。祖龙茂林翁,雄毅犹猛虎。

一为异端惑,种种受欺侮。我为江海行,风雨齐万弩。

馀生屡涉险,何异孤注赌。已从罗浮游,胜境敢多取。

天公本无私,尤物随意主。阔视天壤中,沧洲乃吾圃。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一官不办作生涯,几见秋风捲岸沙。
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
天机衮衮山新瘦,世事悠悠日自斜。
误矣载书三十乘,东门何地不宜瓜。

春来自多雨,行处只逢山。赋分皆可乐,贪生常不閒。

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

为问人生,□要足、何时是足。这个底、蜗名蝇利,但添拘束。便使积官居鼎鼎,假饶累富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分已定,心能服。宛句畔,昭亭曲。有水多於竹,竹多於屋。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那借来、拍板与门槌,休掀扑。

可汗奉亲诏,今月归燕山。忽如乱刀剑,搅妾心肠间。

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

汉月割妾心,胡风凋妾颜。去去断绝魂,叫天天不闻。

屏风叠里雁初回,滟滟湖天片月开。
紫柏去时春色老,可中还有到人来。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
岂无艇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
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密叶脩茎雨后新,肯因憔悴损天真。清如南国纫兰客,瘦似西山采蕨人。

塞卖卢龙亦可怜,辽城独奈使君贤。军中不少虬髯客,斩馘何曾博一钱。

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

天地有情俱是感,兔蟾应自念婵娟。分明照见山河影,一岁无如此月圆。

山前咫尺市朝赊,垣屋萧条似隐家。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我问昔生我,系胎果何神。上颅下负趾,五脏交错陈。

胎经已不足,乳湩复不匀。黔䨓不我职,粉饰强为人。

自宜多灾害,无以保命真。元气日啙败,客邪作艰屯。

彼何瓠而肥,言貌勇若震。此何黴而瘠,肢骨弱不伸。

嗟夫赋命间,岂不汝由因。我诚不汝慊,赢啬胡不均。

五精被我恼,诉我苍苍旻。恍然欲我答,天道汝当遵。

粤自汝有生,躔次逆星辰。矧从汝生后,戕贼逯汝身。

心兮本中居,与汝相主宾。汝何不祗敬,狂役类风轮。

坎离渐违行,龙虎起战嗔。一元竟不守,散入万微尘。

惟脾制水谷,四体氶华津。肴胾噤汝口,酒浆绝沾唇。

司禄不上计,畀汝藜藿贫。饥肠常九回,苦吻添荆榛。

何天不汝锡,服用无箱囷。抑汝弗事天,寝食失鼎茵。

天本不病汝,汝实使病臻。汝仍不耐病,虚躁复善颦。

内亏但外养,众药聚毒芬。金石草木虫,乱投剧斧?。

五精恒不宁,乖沴积相熏。寒增热或壮,顷刻异冰薪。

当知汝五脏,独不与汝亲。何庸汝反诘,斗我似越秦。

吁哉一脏损,五脏遽不醇。齿牙渐彫䘌,肤肉还削皴。

汝徒职汝职,躯壳有君臣。天曾尽赋汝,造化匪不仁。

我闻五精言,凿凿总有伦。曰人本之天,辟若泥在钧。

一时巧相值,万物混无垠。圣愚且同裸,毛介与角鳞。

我惟有心肝,是号横目民。心肝既属我,荣卫盍絪缊。

遍历燥湿滑,备尝酸咸辛。虐汝重役汝,汝得我缁磷。

蚯蚓尚无脏,静夜解唱呻。蝴蝶亦复然,翾飞媚阳春。

彼宁心肝具,物性各有循。镠纳或土化,死生仅昏晨。

自今我即安,无往不宠珍。忍令百岁后,销变为烟燐。

曲肱便莞箪,就口取膮臐。五精速归脏,大宅集灵氛。

张毅喜奔走,热中果如焚。单豹好容颜,饥虎特汝邻。

二者乃天道,我将何所云。作诗示同党,聊以博笑忻。

负此高寒绝代姿。山阿窈窕一凝思。修蛇岁月愁无尽,野马尘埃梦有涯。

将怨绪,托微词。回黄转绿又经时。金笳玉管纷盈耳,独理琴丝欲诉谁。

白云深处路崎岖,鹤去台空景物殊。
山展翠屏连紫幕,泉分清溜滴明珠。
道人只问丹砂井,隐客犹寻九节蒲。
试问葛仙仙去后,至今遗迹事如何。
薄薄春衫新缕金,樽前风细怯轻阴。
酒香隐约生红粉,正与桃花共浅深。

流水重杨拟若耶,绿阴深处小桥斜。春风不识谁家女,独立溪边自浣纱。

廿载吟怀落酒尊,萧萧白发镜中存。微官鸡肋初无味,旧梦莼鲈只独论。

极目烟波愁海国,比邻言笑忆江村。剧怜黄歇坟前路,夜夜寒潮自到门。

二叹浔阳送客翁,忍将吾道等秋蓬。
茕然商妇千呼至,贵其监州一笑同。
力学本为明德计,能文祗是立言工。
琶琵亭下悉情远,付与长江写不穷。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骨毛寒。
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