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

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清凉的早晨,山鸡在荒林中啼叫。山峰壁立,落月象倒挂在山腰。

披起农裳,凝视将退的夜色,揽起马缰,便觉得路途艰遥。

当我来时,正值夏初,如今归去,已到秋季。

银河在长空奔泻,好象要飞出中国大地。

凉风轻轻吹拂衣襟,清晨的寒气消除了睡意。


遥念昔日京都的师友,高朋满座,诗酒相邀。

其中有苏、梅二人,是我最畏敬爱慕的同道。

诗文富有纵横的气势,文才互相掩映,名气一般高。


子美的文气更加雄豪,仿佛是大地嘘气,万窍怒号。

有时听凭酒后的狂放,振臂挥洒,波澜壮阔,笔势奇妙。

好象奔驰的千里马。放开四蹄,止不住奔跑。

字字珠玑,摆满你的面前。无法选择,一个也不忍丢掉。


梅翁的诗文追求清新准确,就象寒泉冲激锐石,清冷峻峭。

他已经写诗三十年,我写诗比他晚了不少。

他的心境虽已苍凉老大,文词却更加清新美妙。

譬如那妖娆的美女,风韵犹存,即使已经半老。

他的近作尤其古朴瘦硬,很难一下理解,需要反复咀嚼。

像食橄榄,开始有些苦涩,味道越来越好。


苏诗豪迈,以气势凌驾今古,所有的人只知惊叹称道。

梅诗却被冷落,只有我能理解,正象稀世古物,今天难以卖掉。

苏、梅二人有如一对凤凰,都是百鸟回翔的征兆。

他们正在云间翱翔,羽毛摧折,一生穷愁潦倒。

怎么才能追随他们比翼长空,终日腾飞,声震九霄?

为什么苦苦想这些问题,只因新蟹上市,对饮的往事在萦绕。

注释

水谷:水谷口,在今河北完县西北。子美:苏舜钦字,开封人。圣俞:梅尧臣字,宣州宣城人。

月倒挂:山高,月落时反倒比山还低。

揽辔:揽住马笼头,指乘马。迈:远。

云:语气助词,无实义。

素节:秋天。古代五行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素。届:到。

高河:指银河,因在高空,故称。

文酒:饮酒赋诗。邈:遥远。高会:盛会。

可畏爱:令人敬畏、亲近。

磨盖:相磨相盖,即不相上下之意。

杀:停顿。

柬汰:挑选、淘汰。

石齿:尖峭的石滩。濑:湍急的水。

妖韶:同“妖娆”,娇艳妩媚。

嘬(chuài):吃,咬。

轹(lì):超越,胜。

古货:以珍贵的古代文物喻梅诗。

羽翮(hé):羽毛。铩:摧残、伤害。

哕哕(huì):凤鸣声。这里指歌诗唱和。

胡:为什么。

赏析

  全诗四十八句,按内容分为五节。前十句为一节,写题目中的“水谷夜行”作为全诗的引子。首两句写夜班更深起行的感受。首句鸡声惊起,憨、号、荒这些字给人以荒凉冷落的感觉,“山壁月倒挂”写月将落的景色,生动形象,和首句的荒寒相映成趣。三、四句写早行赶路。五、六句回忆初离京师,时值初夏,而现在已届素秋,强调出行之久。这些都为下文怀念京师作垫。同是写将晓的景色,李商隐的“长河渐落晓星沉”是凄丽,而“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则是气势雄浑,境界开阔。九、十两句写天将拂晓,睡意全消,自然引起下文怀友之念。

  “缅怀”二句,诗人由眼前的侵晓夜行想到当日京师的文酒高会,冷落的行旅和热烈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文笔从高会的众宾收缩到诗人所畏爱的苏、梅二人。古人称值得敬佩的朋友为“畏友”。“可畏爱”三字引出下面几节对苏、梅的评论,直贯篇末“双凤凰”的比喻。“篇章”两句总写二人创作之富,声名之高,难分上下。这是总评,为下两节分评起个头。这是第二节。

  第三节专论苏舜钦的才气。《庄子·齐物论》说:“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作则万窍怒号。”“万窍号一噫”就是用《庄子》的语意来表现“气尤雄”的程度,说他作诗的气势,犹如大风陡作,万窍皆鸣。苏舜钦又善写草书。“有时”两句暗用张旭(人称张颠)来夸赞苏舜钦的书法,这也是“气尤雄”的注脚。“譬如”两句写其奔放,这是兼诗和草书说的。“盈前”二句主要写其既多且好,但“难拣汰”三字于赞扬中也略有微词。这一节共八句,表现了一个才气横溢的诗人和草书家的形象,他的酒酣落笔、尽情挥洒的风神令诗人神往。

  第四节十二句专写梅尧臣诗风的古淡,和苏舜钦的雄放恰成对照。梅尧臣比欧阳修大五岁,“梅翁”的称呼既亲切又有尊敬的意味。“事清切”的“事”是动词,表示梅尧臣刻意追求“清切”的境界。次句用流水穿过乱石的形象来比喻“清切”,但不是直说,而说成是“石齿漱寒濑”,就更显生动。这里暗用孙楚“漱石枕流”的典故,而不易使人察觉。“作诗”两句写梅尧臣诗的功力之深(相传梅尧臣日写一诗),又表示了诗人对梅尧臣诗的尊崇之意。“文词”四句写作诗之久,老而不衰。一般人年龄一大,才思往往不如年轻时的敏锐,因而诗的功力虽深,清新之感却逊于当年。而梅尧臣却不然,年龄心意虽然老大(其实这时才四十三岁),但文词反而更加清新。这句的“虽”字,有的版本作“难”,那么可以解释为全心全意作诗,不知老之将至(诗人青春长在)。单从这两句看,“难”字意味还长些,但和下面“譬如”两句接不起来,所以把四句合起来,仍以“虽”字为佳,两句因韵脚而倒装。“譬如”两句从“徐娘半老,丰韵犹存”的典故化出。用“妖娆女”作比喻,带有亲切幽默的味道。“近诗”四句写梅尧臣的诗风从清切到古硬,功力愈深,而一般浅人愈难欣赏。用“食橄榄”为喻,非常贴切,写出梅诗耐人细细琢磨才能欣赏的硬工夫,这是下节“古货今难卖”的伏笔。食橄榄这个比喻被后人沿用来说明一种生涩的诗风,如评黄山谷诗等。把这一节十二句和上节八句对比,看出作者用笔的变化。苏舜钦诗的特点是雄放,作者八句也如同一气喷出。梅尧臣诗“古硬”,别人不易理解,所以作者用十二句分三层来写梅诗的特点,先写作诗之久,叙作者为衬,再用比喻说愈老愈清新,最后特别提到“近诗尤古硬”,表明工夫老到,但“真味”必须细嚼得之,不能失此“古货”(古人不管自己怎么创新,总标榜越古越好)。作者的苦心尤在宣扬梅尧臣诗的高超。这两节是该诗的主要部分,又为最后一节的总结准备了条件。

  最后一节十二句,分三层,“苏豪”四句为第一层,总结前两节的描写。苏舜钦诗虽容易为人欣赏,但用“徒惊骇”三字,也含有对当时舆论的不满。“二子”六句为第二层,对两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赞扬,将他们比作“双凤凰”,推崇备至,但“云烟”二句也表现出对他们的遭遇深感不平。“凤凰”既是祥瑞之物,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但刚一施展才能,立即受到摧抑排摈,两句“一”字紧相呼应,以表现当时世人的妒贤嫉能。在此诗写后不久的九月份,苏舜钦就因向朝廷进奏院祠神祭祀费酒而被小人告讦,贬谪而死。欧阳修在《苏氏文集序》一文里感慨尤深。“安得”二句一方面就“凤凰”的比喻生发,哕哕,本指凤凰的鸣声,这儿即指作诗唱和;另一方面回应篇首“二子可畏爱”的语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表示相思之情不能已,所以作诗寄问,交代题目中的“寄”字。因为诗人独行无友,风尘仆仆,想到当时京师文酒高会的盛况,想到苏舜钦、梅尧臣的诗才,诗人觉得,这时他们可能把酒吟兴正浓,不知道他的相思之苦,所以得寄诗相问。这样和题目中的夜行及第一节正好呼应。这两句总结全诗,略嫌草率,未能达到神完意足的境界,有点美中不足。

  欧阳修在唐代诗人中极为推重韩愈,认为作诗当以韩愈为法。这首五古就是受到了韩愈诗的影响。在诗中写朋友的不同风格,韩愈《醉赠张秘书》说:“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欧阳修此诗就韩愈这种写法开拓得更广阔,把苏舜钦、梅尧臣诗风的特征予以尽情描绘,对社会上对他们的排斥极表不平。诗前的叙事写景简劲利落而语句凝炼,中间的评论形象生动又极富感情。全诗条理脉络清楚紧凑,是欧阳修五古中的一首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庆历四年(1044)秋天写的。这年四月他任河北都转运使,巡行辖区,夜间从水谷(今河北省完县西北)出发,独行踽踽,因而想到在京师时的文酒高会,特别是苏舜钦、梅尧臣两人的诗歌风格,写下这首五古,以寄慰好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羌人生之秉贞兮孰无阳秋,惟澹而无欲兮斯能无求。
宜此心之冰坚兮凛北风之正遒,岁寒之常兮足以自修。
云汉万章新宠渥,钧天张乐播和平。
微臣置馈申规戒,贤纲虽恢用欲精。

记西风、握手秣陵隈,苦语劝君归。叹尉佗城下,小姑山口,风景全非。

何事年年作客,牢落寸心违。且与王章妇,对泣牛衣。

谢尔吾言竟用,果幡然归葺,云壑烟扉。更梅郎健在,酬和未应稀。

只伶仃、画溪野老,况今年。烽火雁难飞。关情甚、敬亭栗罅,石臼鱼肥。

十九年中别更逢,逢君又别意重重。煎茶扫地同明月,相对弹琴到晓钟。

闻尔山房胜,青天秀七峰。芙蓉叠日月,云雾袅杉松。

阶倚岩峦积,窗通洞壑重。丹霞互明灭,瑶草自春冬。

静得沉冥趣,幽探仙圣踪。源潭暗雷雨,白昼有蟠龙。

丹梯千仞倚嵯峨,万转盘纡出薜萝。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

欲从玉女西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

号令行惟信,人谁不我承。
举烽诸国叛,敲铁小童应。

氛埃痛扫溉,邻里谢将迎。默坐无馀念,欣欣物自荣。

小雨初晴草未乾,残花如霰落檐端。春衣典尽风还起,四月窗前耐薄寒。

拂槛逍遥絮,浮空自在丝。
幽香来远近,山侧有酴釄。

床头数卷书,足以乐樵渔。众谓衣冠传,自同岩谷居。

潜心富仁智,育德审盈虚。刺史如相访,渊明有旧庐。

日移花影上疎帘,香鼎烧残逐旋添。
春事已随诗入梦,一庭芳草绿纤纤。

二月集嘉宾,骀荡春光早。白日堕游丝,黄鸟鸣声好。

玄言互剖析,至理穷探讨。觥筹杂笑欢,高怀自倾倒。

落霞尚迟留,初月出杲杲。虽无陈遵投,亦有魏公扫。

相期终南山,去拾金光草。

将军真好士,识半面、足吾生。况西自岷峨,北来吾赵,并辔论情。相牵挽,归故里,有门前稚子候渊明。对酒欢酣四坐,挑灯话到三更。高歌伐木鸟嘤嘤。怀抱向君倾。任客路光阴,欲停归骑,更尽飞觥。人间世逢与别,似浮云聚散月亏盈。但使金躯健在,白头会得寻盟。

夙昔寡所予,惟子独吾契。闻过辄相规,见善复相示。

迩来作离群,延颈日翘企。湘水只尺间,渺渺隔天际。

念子富英迈,持法忘顾忌。抗节激流俗,高名惬时议。

顾予驽钝姿,列官屡年岁。俛默守庸庸,兴言良独愧。

古人重交游,匪从在忘势。

彩云飞入玉皇家,后土秋风更有花。坛上雕阑围赝本,游人无数赏仙葩。

娇红淡粉逞春姿,好手移来一两枝。
见说此花三十种,只消莫画醉西施。

姑苏最佳处,况复好春晴。尘榻有人假,春山尽日行。

顿忘留滞苦,渐觉野情生。夜到讲堂上,空吟月正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