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独卧无心起,春风闭寂寥。鸟声谁唤汝,屋角故相撩。
买得五泻舟,江湖落我手。呼儿下笥去,此事渠能了。
生憎寒甚关□早。且坐把、芸签校。研北茶南人侧帽。灯光昏了。
月光斜了。窗影枝横到。
泥他寂寂疏香袅。和得林逋一诗好。帘卷不知天色晓。鸦都啼了。
鹤都醒了。又放花多少。
十二巫山日欲曛,相思谁更梦为云。烟波渺渺孤舟远,独折疏麻一寄君。
昼日起风花欲开,过鸿未尽巢燕来。看山巳严阳翟驾,群饯复聚梁王台。
苦云离合每不易,便醉颠倒何嫌猜。背阁碧树故袅袅,当筵哢鸟时徘徊。
不见当年艮岳盛,今日累累青草堆。
独怜羁客滞天涯,且喜逢君近酒家。胸有渭川千亩竹,手栽潘令满城花。
已知陈迹随流水,况复离情怅落霞。愁绝程门风雪杳,那堪回首忆京华。
邓子诗成癖,苦吟秋夜长。江山得奇秀,风月借清凉。
郢曲高难和,骚人兴未忘。从君乞馀教,换骨有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