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我从李郭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橘洲前,白月太湖尾。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合并忽自天,颠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士,竹箭东南美。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毫端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
我家昔住苍山巅,竹树杳蔼当庭轩。有山竟日情不厌,时与白云相往还。
迩来别家又三载,引领长望心悁悁。豫章曹君江海客,济时久习轩岐术。
深情迥若彭蠡宽,逸气远与匡庐适。偶然赠此云林幽,黛色烟光远相逼。
采芝却忆商山翁,种杏自喜多阴功。良医良相各有志,岂与流俗论卑隆。
伊余蹇拙无所似,好古每欲寻高踪。山中黄精倘或煮,幅巾裋褐期相从。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
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
天亦老,山应瘦。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
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乩仙降沪市,涉江往观之。社公忽关白,灵真当涖斯。
须臾称洞宾,字如风雨驰。笛声吹江城,一字已小奇。
泪尽为苍生,六言次犹疑。坤乾妙用韵,咨嗟还涕洟。
将亡听于神,我意不欲为。哦诗三太息,回仙良吾师。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