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三句,叙秋景。“枝头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词人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此是类比。“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上片即景和韵。
“自倒”三句,述过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倒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意境。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他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但他希望,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此祝辞也。“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希望,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声”。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执手意迟迟,出门还草草。无嫌去时速,但愿归时早。
北风吹雪犯征裘,夹路花开回马头。若无二月还家乐,争奈千山远客愁。
积阴负故腊,莽莽压天来。白马酸冰渡,苍猊死冻灰。
祝晴频梦大,诅雨孰鞭雷。拨闷凭毛氏,浇寒命草魁。
垂头花拥肿,裹絮衲隳颓。看帖遮愁眼,嘘天鼓怒䰄。
青娥隔带水,负我一窗梅。
霄躔将欲正三台,促召深思辅翼才。只听燮调光玉铉,若为封駮滞银台。
殿帷延纳君恩厚,经席敷陈圣虑开。命相几时符众望,递中看录白麻来。
不将柏叶围炉饮,却为梅花放棹看。诗在灞桥驴子上,阿师空忍雪山寒。
万卷堆中昏欲睡,忽见画图醒我意。眼前崖谷起嵯峨,便似著身游此地。
楩楠槠栎大百谷,奔泉透石辟历飞。玄猿孤峙憩美荫,下视白鸟娱清晖。
昔闻虞舜狩南岳,君子相随化猿鹤。往时此辈犹尔为,慨想云林真可乐。
拔剑斫山山骨露,山鬼咿嘤安敢怒。祇今踊跃归去来,莫愁无觅诛茅处。
南荒万里握戎机,共诧君侯奏凯归。出界旧传铜作柱,过家新喜锦为衣。
梯航入贡鲸波远,溪洞消兵羽檄稀。今日中原方用武,岂无卿相布天威。
骤雨划然至,烟雾失长空。千峰荡微影,飞瀑垂玲珑。
深潭忽怒沸,疑是蛟龙宫。响声振林樾,雪浪生寒风。
蹑足心欲动,举首摇双瞳。下触石骨碎,上与银河通。
谁为开凿力,吾将问洪濛。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