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斗:指北斗星。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起:开始。东:北斗星斗柄朝东。
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无禄:没有官职。禄:官吏的薪俸。尚:还。
桑野:种满桑树的田野。就:靠近。耕父:农人。
荷:扛,担。
占(zhān):推测占气候:根据自然气候推测一年收成的好坏。

赏析

  诗的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昨晚除夕还是寒冷的隆冬,今朝大年初一起来就已经是和煦的春天。这两句通过斗柄指北向东转动的快速过程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暗点了题中的“元日”。

  颔联写诗人已进入四十岁的壮年时期,本应出仕,大有作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职,虽然如此,他对农事还是非常重视,非常关心。这一联概述了诗人仕途的遭际,表露了他的农本思想,体现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可贵品质。诗人既初隐于鹿门,不仅结交了大批淳朴善良的农夫野老;同时又直接参与了田事劳作。自然有了对农村的深厚的感情,忧喜以共,苦乐同心。但另方面,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叫他完全没有奋飞冲天的幻想,正是这样,在诗句里才有“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叹息。时代的隐者都有远大的志趣。所以无论他的出山或其后的再次归田,都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农村乡土真挚的爱恋。

  颈联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白天。在田间,诗人和农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在路上,诗人荷锄伴牧童一道回归村庄。由此,人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与农父并肩劳动,促膝休息,“但道桑麻长”的情景;仿佛可以听到诗人与“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牧童应和的笛音歌声,从而深深地体味到田园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快乐。

  尾联扣题,明确点题,写田家元日之际凭借占卜纷纷预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显然,这首诗没有状写辞旧迎新的热闹,没有抒发节日思亲的情感,而是将诗人自身恬淡,惬意的情趣水乳般交融于节日气氛之中,令人读来自觉有一种和谐自然之美。

  诗中首尾两联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非常重视观测天象,注意气候、节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其中虽有某种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中间两联叙写了自已的隐居生活内容,其中隐隐透露了作者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望,以便得到引荐达到入仕的目的。这首诗既叹自己的不遇,惜壮志之难伸;又复悲天悯人,忧农收之不丰,隐然有一心以天下为己任的怀抱。本来,士各有志,人各有愿;而在总的希望的水中,九派百支,主流总趋于一个定向:愿年年月圆花好,愿岁岁人寿年丰。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这首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前四句写时光匆匆,又一年开始了,自己已届四十,仍未做官,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后四句写自己与牧童、农人一起推测气候、年成,不觉又有一丝自适之情。全诗没有明显的起伏,语调平和,而静味深长。尾句“共说此年丰”当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农田耕种的丰收,二是企盼即将去长安赴试有一个好的结果。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诗人写他自己去长安应试时的亲身感受。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又从天禄閤中归,厌太官羊忆苦薇。伋瑗昌言忧国事,永钦沽直暴君非。

贵人高爵悬金印,狎客闲情减带围。独有冥鸿惜毛羽,刺天未肯羡群飞。

公今南面乐,我自涕滂沱。十载还乡社,三君逐逝波。

乐郊荒水槛,巢室閟烟萝。前辈风流尽,吾生奈老何。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大盗满时君,纵横千士奔。田齐首篡夺,三晋久同群。

芊嬴迭王霸,周燕总缀繁。漆园倜傥吏,故作谬悠言。

所诋宁丘圣,其词曰蹠云。城莫天下大,主惟黄帝尊。

战蚩流野血,凌暴始纷纷。为君若尧武,反性或徒勤。

为臣若干比,忘身以自欣。其诸一节士,申沉介复焚。

天地长今古,人死促晨昏。悲哉有时具,枉托无穷门。

尼父犹趋走,馀子何嚣烦。颛孙询苟得,成败孰能分。

知和诏无足,名利果如云。汲汲狂狂者,非真岂足论。

人以全真足,道以不言闻。惟狂克念作,盗言亦可存。

维书号心画,於以观厥德。
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
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
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
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
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
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
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
手搨鲁池碑,潢謄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
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动,祗庄常侍侧。

我亦西郊有草堂,绿阴门巷麦风凉。缲车索索鸣中廇,烟火依依接近疆。

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事渺茫。

韩非韩公子,说秦欲亡韩;谋策未见用,身先死说难。

李斯师荀卿,燔书发难端;富贵三十年,三族并诛残。

非死因斯谮,斯死坠高奸;中怀既不祥,祸伏似锋攒。

伟哉张子房,报韩心力殚;功成从赤松,身退名亦完。

悠悠千载下,去取随所安。

画槛朱栏别院深,荷香曲处覆成阴。银河笑指他年事,碧海欢盟此夜心。

花烛开时吟好句,管弦歇处奏繁音。愿将婀娜重怜惜,莫谓枝头长似金。

出郭渡清溪,僧閒昼掩扉。造轩惟爱竹,植杖即披衣。

家舍杯盘近,村庄鸡犬肥。频来君莫厌,倒载夜深归。

净地尘中画一区,径沿花木未嫌纡。嬉酣春事人咸集,斟酌烟光鸟亦俱。

墨海醉摹齐榜旧,梯桄愁望相轮孤。愧从高会江黄后,也执鞭弭共步趋。

极目翔原晋代秋,剪桐封弟自成周。兴亡不镇山河固,今古惟搬岁月流。

远树似招行客至,高风犹记昔贤游。徘徊对坐松林晚,万壑奔泉响碧秋。

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远声霜后树,秋色水边村。野径无来客,寒风自动门。
海山藏日影,江月落潮痕。惆怅高飞晚,年年别故园。

春风蜀栈青山尽,晓日秦川绿树平。

凤凰钗、宝玉凋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

思败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苍龙垂雨影毵毵,凤尾参差湿翠岚。忆昔黄陵祠下路,鸟啼三月过湖南。

迟迟日影穿窗罅。晓寒人在重帘下。临镜独徘徊。低头学画眉。

钗横双燕小。蝉鬓云缥缈。妆罢步闲阶。海棠开未开。

东征虎将花门种,白杆朱丝号神勇。涅臂长悬报国心,生来惯识祁连冢。

幼抱犀渠作健儿,搴旗早结上公知。红绡抹额黄皮绔,得意摩天苦战时。

论功首重桓虔武,凯歌自和逻沙舞。莫作寻常蕃将看,哥舒仆固羞为伍。

闷杀新娘曹景宗,鼻端出火耳生风。朅来收拾穿云履,也向天街蹋软红。

百战功名等一掷,呼卢未辨争先得。狂撑大眼睨公卿,酒酣无那肝肠热。

空怜岁月去堂堂,揽镜忽惊头上霜。携得琵琶红袖妓,夜寒如雪按伊凉。

此时鳀壑气尤恶,海壖星子纷纷落。铁轨南通俾路芝,越裳甘弃同瓯脱。

从此将军气转豪,岛屿虽重主恩高。不教日压秦长脚,空有天生刘大刀。

联枝跗萼称同气,斩关破贼真吾弟。长向朝阳望捷书,可怜夜半凶书至。

春风泪洒脊令原,反斗终怀国士恩。只有拊膺长痛哭,不辞剪纸与招魂。

忽闻传箭追穷寇,困兽淩兢殊死斗。赤峰明月踏营归,血腥裹甲三重透。

雕戈早晚镇高州,都尉连章苦慰留。盼煞桄榔船上客,巫闾目断白云秋。

无端骤长邯郸虱,败盟毁约思蚕食。白旄倏遍萨摩州,红帽如闻平秀吉。

水犀十万下三韩,列幕连营袖手看。重英不动清人轴,一箭谁登广武坛。

将军怒马奔如电,提刀愿识罗浑面。我今一死何重轻,不畏前驱惭后殿。

鸭江流水渌汪汪,六月炎蒸鸟不翔。汗雨白沾铜面具,火云红映绿檀枪。

酋矛散漫难成列,虎气腾腾呼杀贼。但使连衡共捣虚,定教执燧探龙穴。

八道花旗迤逦排,红衣炮劈两山开。孤军已被重围合,不见沈舟项羽来。

森索妖星迷赤雾,睢阳齿碎天将暮。红灯白酒贺兰营,曲误方矜公瑾顾。

月晕重重闻楚歌,洞胸犹握鲁阳戈。仲由缨结那惜死,国势不张将奈何。

从今狂寇逾三塞,海门不守长城坏。蒿市终悬懦帅头,中原赢得逃兵在。

又见长编纪北盟,符离一溃误书生。万金币去龟阴返,只恐忠魂恨不平。

泛舟驾崄三十春,击处竿头活死人。夹岭桂分千古韵,朗江山翠万重新。

有客遥从庐阜来,旧题名字在丹台。袖间拾得金光草,投向沧江夜色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