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无缘无故自寻愁和恨,有时像傻瓜有时候发狂。虽然表面上生得风流倜傥,肚子里全是杂草装。
落拓不羁不懂世务,愚笨顽劣怕读圣贤文章。行为性情怪诞固执又反常,根本不管别人诽谤。
富贵时不知道满足,贫穷时又受不了凄凉。可惜错过了大好时光,对于持家治国都派不上用场。
天下无能数他第一,不肖自古没有第二个人。送给富贵哥儿们一句话:可别学贾宝玉这般模样。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是古代小说常用词牌。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皮囊:外表,长相。指人的躯体。佛家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
草莽:丛生的杂草,无用之物。这里比喻不学无术。
潦倒:困顿。
世务:俗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谋生之道。程伟元、高鹗版本作“庶务”,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此取《红楼梦》甲戌本、庚辰本的写法。
偏僻:行为不端正而偏激。
乖张:性情古怪。
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不肖:不才,不贤,品行不好,没出息。
寄言:告诉。
纨绔(kù):细绢裤,指代富贵人家子弟。
膏梁:原指精美的食品,引申为富贵之家。
效:效法,模仿。形状:样子。
这组词,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社会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通过这首词,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说宝玉言行违背社会伦理,不合中庸之道,看来似嘲,其实是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在曹雪芹的时代,经宋代朱熹集注过的儒家政治教科书《四书》,早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具有无上的权威性。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就吩咐过“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然而贾宝玉对这些“最要紧的东西”偏偏“怕读”,以至“大半夹生”,“断不能背”。这当然要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草莽”“愚顽”了。但贾宝玉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他给大观圆题额,为芙蓉女儿写诔文也显得很有才情。连薛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得多。在警幻仙姑的眼中,贾宝玉是“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可见,所处的角度不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贾宝玉并不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而是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通人!”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贾宝玉这些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偏僻”“乖张”“大逆不道”的言行,无不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一一孔孟之道的大挑战与批判。而“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他那种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更是对他那种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的颂扬。
词中“贫穷难耐凄凉”一句是预示贾家败落后,贾宝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生活经历。《红楼梦》第十九回写贾宝玉去袭人家探视,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慌忙招待贾宝玉,摆上一桌子果品,可是袭人觉得没有一样可吃之物,只给贾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贾宝玉。这表现出贾宝玉是十分娇贵的。就在这个地方,脂砚斋有条批语说:将来贾宝玉“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对照起来看,他日后的处境是十分凄凉的。贾宝玉在曹雪芹原著的八十回以后的经历虽然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有一段贫穷的经历是可以肯定的。虽然给现代人看来,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毕竟是一个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剥削阶级生活。所以,一旦富贵云散,家道败落,也是必然“贫穷难耐凄凉”的。
假语村言,连篇迭出,极力的贬斥必然会使有艺术欣赏能力的读者领悟到:表面上是贬,是骂,实质上是褒,是赞。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这样的贵族青年,按封建阶级“接班人”的标准要求,那是“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了。他既不能像其祖先那样“理朝廷、治风俗”,为皇帝做个贤臣良相;也不能像王熙凤那样治家理财,撑起家业的门面,所以说是“于国于家无望”了。这样一个“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于国于家无望”的人,自然难以进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法眼,于是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的“纨袴与膏粱”的反面教材——“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写于小说主人公初次出场时,对于读者认识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进而认识《红楼梦》全书的思想内容,极富启迪意义。
这两首词出于《红楼梦》第三回。小说原文说:“(贾宝玉)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这两首词托为后人所作,其实是小说作者批贾宝玉的词。
风埃如雾满川黄,马上朝来识太行。水泻浊河桥甚壮,沙连远塞路何长。
皇华复讲衣裳会,京阙今为毡罽乡。夹道桑麻过千亩,野花时有一枝香。
六书缪篆用摹刻,大者符玺细印章。崩崖古隧取次出,镂金琢玉争弆藏。
关中郭髯最好古,十年搜讨盈箧箱。部居州乱作谱牒,编次缃帙盛缥囊。
璀璨丹砂照虫鸟,错互金薤堆琳琅。考正职官本二史,贯穿训故穷《凡将》,窃取正用史家法,岂玩小物涂朱黄。
忆昔先朝席丰豫,符瑞纷沓徵祯祥。河清凤见屡奏贺,玉玺又报来临漳。
先帝亲御文华门,制诏臣下风四方。千官鹤列瞻负扆,冲牙双瑀声铿锵。
中官屹立当御座,插冠貂尾加金珰。紫泥封坼青囊解,金银剩组开煇煌。
临轩手持四寸玺,俯示陛墄周两旁。槃龙纽螭弄掌握,衫袖照烛回虹光。
侍臣代奉传国宝,殿中不用尚玉郎。鸿胪传制百僚贺,文曰受命寿永冒。
朝罢君臣咸燕喜,南面并进南山觞。岂知瑞应不虚见,中兴天以授我皇。
郭君此书精且良,曷不首勒玉玺图。访问礼官摹尚方,如服有冕网有纲。
蝇头细字注几行,吾诗附玺垂久长。命曰印史非夸张,《春秋》之义微而彰。
早闻长策动枫宸,十载郎官谪命新。家远漫为秦岭客,恩深不作播州人。
一身且向閒时病,万事还从定后真。萧索郡斋山树里,坐看黄叶渐回春。
青阳布芳陌,朱明届炎陬。仙城久标胜,旧苑开灵洲。
丰泽溢嘉荣,百卉纷以柔。菡萏苑金塘,紫薇间朱榴。
清川带蒲藻,凫雁唼喋浮。游鱼乐渊深,鸣鸟依林幽。
昔闻川上叹,今悟沧浪讴。君子务玄赏,于焉事遨游。
温颜重延接,列坐亲绸缪。见眷良已勤,越分非所由。
仰瞻九曜石,俯睇琅玕丘。懿彼凤与凰,翩翩不可留。
何由附高翼,鉴辉翔九州。来仪亮有期,千秋赞皇猷。
小玉飞琼动静俱,几回当面笑愁吁。眼波第一防他觉,不审狂郎解得无。
王郎何人著柘黄,欲与赤伏争翱翔。汉炎中断天复炽,肘后顽石胡为光。
萧王挥戈指幽蓟,战血满野风尘苍。募兵返得市人噱,当时南驰亦苍皇。
鸢鞮城东滹水长,北风烈烈天雨霜。前驱候骑两失色,河虽流澌无可航。
兔肩麦饭未下咽,大冰横合坚于梁。古称王者阨不死,淮陵一言殆天使。
赤龙已渡凌四开,白鱼跃舟未逾此。坛亭王气如水清,妖彗邯郸死灰耳。
彼苍有意开真主,固令若辈先驱处。君看陇蜀最健者,一旦等蛙终汉虏,王郎区区安足数。
苍茫此日龙华渡,漠漠野烟生绿树。留在长河阅世人,万古朝宗浩东骛。
落日苍苍烟树林,渚鸥沙鸟更浮沉。过湖未远犹空阔,不见遥山出寸岑。
尺五城南韦杜庄,紫薇红药碧筼筜。就中别有萧疏意,一院梅花间白杨。
若榴资彭粮,榧实伐彭兵。三彭穴身中,各以尸自名。
伺隙戕所托,睢盱为己荣。仙山无凡木,榧林高且清。
八月实累累,斗量亦囊盛。盈盘得恣食,不与汝粮并。
嗟汝小黠耳,安所逃汝生。蚤读黄老书,五牙漱琅英。
虽微玉山果,知汝久已行。丧乱食不足,长饥病所婴。
蟠桃未能致,橡栗庶可营。作诗颂榧子,期子以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