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秦川来,历遍终南游。暮行华阴道,清快明双眸。
东风一夜翻作恶,尘埃咫尺迷岩幽。山神戏人亦薄相,一杯未尽阴霾收。
但见两岸巨壁列剑戟,流泉夹道鸣琳璆。希夷石室绿萝合,金仙鹤驾空悠悠。
石门忽断一峰出,婆娑石上为迟留。上方可望不可到,崖倾路绝令人愁。
十盘九折羊角上,青柯平上得少休。三峰壁立五千仞,其下无趾傍无俦。
巨灵仙掌在霄汉,银河飞下青云头。或云奇胜最高顶,脚力未易穷冥搜。
苍龙岭瘦莓苔滑,嵌空石磴谁雕锼。每怜风自四山而下不见底,惟闻松声万壑寒飕飕。
扪参历井上绝顶,下视尘世区中囚。酒酣苍茫瞰无际,块视五岳芥九州。
南望汉中山,簪如碧玉抽。况复秦宫与汉阙,飘然聚散风中沤。
上有明皇玉女之洞天,二十八宿环且周。又有千岁之玉莲,开花十丈藕如舟。
五鬣不朽之长松,流膏入地盘蛟虬。采根食实可羽化,方瞳绿发三千秋。
时闻笙箫明月夜,芝軿羽盖来瀛洲。乾坤不老青山色,日月万古无停辀。
君且为我挽回六龙辔,我亦为君倒却黄河流。终期汗漫游八表,乘风更觅元丹丘。
我友整遐装,誓将起旋归。平明发城邑,率彼东路驰。
爰与二三子,祖饯临郊岐。中觞趣分袂,恨恨使我悲。
嘤鸣求其友,窃慕伐木诗。平生携手好,何为中仳离。
行当阻川岫,安得睹光仪。情敦思苦深,久要谅不遗。
各言崇令德,庶保黄发期。
仰看云在天,未辨行迟速。今日穿云跨岭行,岂知疾过奔马足。
平地风气清,吹云天上行。今日披云动凉气,始知风在云中生。
山不见路惟见云,桃花梨花近不分。北云压山乌欲雨,南云映日红氤氲。
下山直自云中落,云中之人轻似鹤。翩然可是隔仙凡,怅望山头挂云脚。
我闻仙人乘云兼御风,仙家幻术安能通。不如安坐南云下,笑指此云称老翁。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幻境依空立,初不在营构。譬如空中花,过眼安得久。
上人清虚室,置之无何有。心超三观妙,离净复离垢。
英英玉生辉,况值越之昼。前身乃雪峰,后身应雪窦。
夜闻落叶声,滕六肆驰骤。朔风号枯桑,猛若狮子吼。
炉头懒残芋,邀我速相就。我本有发僧,俗缘嗟逗遛。
昔也求一玄,今焉白自守。寥寥入无声,寂寂破诸漏。
兹聆阳春曲,一洗平生疚。载歌白战诗,千军当却走。
策马秦川道,春光欲半时。暖风迎旆发,甘雨向车随。
宦业唐师度,才名汉不疑。烦君寻旧迹,一慰故人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