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薄雾低低的笼罩着芳香的树丛。池塘上飘着如烟的雾气,凌乱而荒芜,帘幕无聊的垂着,像风中的柳絮一般飘荡。春困的日子让人想睡觉,把斗草的游戏抛开了,踏青的心情也没有了。整天关着房门。
绵绵的思念,幽幽的愁绪,何时才能得到丈夫的爱怜。年轻的郎君,你和从前一样吗?在哪儿眠花宿柳呢。寂寞的院子的空无一人,黄昏时刚刚把秋千拆掉了,白白的锁住了一院子落花。
注释
斗百花:词牌名,又名《夏州》。格律以“双调八十一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为正体。
煦色:美好的春色,春天阳光和煦,因此称煦色。
韶光:本指美好的阳光,这里指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轻霭:薄雾。
浅蘸(zhàn):轻轻地挨碰。
烟芜(wú):如烟的雾气混合显得凌乱而荒芜。
闲垂:没有必要的垂挂,帘幕本是用来遮掩夫妻亲昵之用的,由于丈夫不在家帘幕也成为了一种没有必要的摆设。
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
斗草:古代民间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有斗草之戏,唐宋时称为“斗百草”。
踏青:春天到郊外去游玩。
扃(jiōng):门窗的插条,此处是关闭之意。
远恨:因丈夫不知是在何处眠花宿柳,恨又没有具体对象,因此称远恨。
绵绵:连续不断,此处又有情意缠绵之意。
淑景(yǐng):日影。景,通“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迟迟:迟缓。
年少傅粉:喻年轻貌美的少年男子,此处指此年轻女子丈夫。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依前:和从前一样。
醉眠:酒醉之后的睡眠,此处指眠花宿柳。
乍:刚刚。
空锁:白白的锁住
花雨:落花如雨。

赏析

  这是柳永早年写的一首中调词,描写一名被抛弃的年轻女子思念她的情人而不得见的怅怨心情。上片写她面对大好春色而深感寂寞的情景;下片写她想念情人而百无聊赖的心境。

  上篇开头四句,犹如一组连续不断、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的静景镜头,把大好春景写得如诗如画:先展示出和暖美好的春光是那么明丽妩媚,渲染出一个迷人的全景;然后拉近镜头,现出轻淡的云气低低笼罩着花开树木的景象;再把镜头推进,照着芳树旁的一个池塘,那池塘中有一片好似轻浅地沾着水而生长的水气朦胧的青草;最后把镜头对着池塘边的小楼,只见遮蔽门窗的帘布静静地垂着,任凭杨花柳絮在帘外春风中飘舞。从结构上看,第一句是总写,下面三句是分写;分写的三句又句句相加,步步逼。这就使春光明媚的静景不断变化,最后使读者的眼光集中到闲垂帘幕的地方来了。

  词人为什么要着力描绘这大好春景呢?这幅春景又是从什么角度来看的呢?这在“春困厌厌”以下四句中才点出了答案。原来这都是春困者眼中之所见;而她面对如此迷人景色,并未引起欢乐的快感,反倒越加困恼起来,久久不能消除。“厌厌”,好久。这种久久困恼的心情,使得她连赛百草的游戏也丢开了,使得她连到郊外散步游玩的情绪也冷淡下来了,一天到晚把朱红的大门紧闭。“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有斗百草之戏。”踏青指在清明节前后郊游,“青”即青草。“工夫”,时间;“扃”关门。看来春光越美,春意越浓,越使她感到孤寂,心绪冷落,这种反常的情绪原因何在呢?从而勾起读者的悬念,词意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这个换头,承上启下,解开悬念。原来是她由于有着绵绵不断的悠长怨悔的心情,所以面对如此美好春景反倒感到时间缓慢,难以熬过。“远恨”,即长恨,长久的怨悔。“淑”,美好。意思虽然十分醒豁,而用词却颇为含蓄。它既揭示了大好春光反而使她困恼无绪的秘密,又卖了一个何为“远恨”的关子。这确如周济所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紧接上句,点明“远恨”的内容。说她想念的那个年轻人搽着脂粉,又像以前在她这儿喝醉共眠一样地到别处去寻欢作乐了吧?这里面包含了对“年少”的往日恩爱的回顾,更蕴藏着对“年少”的今日薄情的怨恨,而全由她想像的口吻出之,即使“远恨”的内容深化了一层,又照应了上片“终日扃朱户”的内心活动,从而把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一腔缠绵悱恻而又怨悔交集的心境描摹得淋漓尽致。

  在这万般愁绪无可解脱的情况下,她只好想借着打打秋千来排遣愁绪。“深院无人”,是写她实际还在盼望“年少”能来,可幽深的院子里并没有人来,其间寂寞失望的心情可以想见。“黄昏乍拆秋千”,则把她对景难排、出于无奈的神态刻画出来。“黄昏”,与上片的“终日”遥相呼应,显见她在朱户独思之久;“乍拆”,暂忽打开,描摹出迷离恍惚、无可奈何之态。“空锁满庭花雨”之句,用在这儿正与她的被弃飘零的不幸遭遇相互映衬。其间一个“空”字,更把她荡秋千而不再有“年少”欣赏、只有满院落花与她一起空自关在这深院中冷落心境渲染出来,景中有情,意在言外,成为情景交融、词意含蓄的结笔。

  此词首尾两处写景,起首以大好春色反衬内心的困扰寂寞;末尾以深院花雨映衬内心的远恨难排。在写法上,有如夏敬观所说:“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其中词意之曲折含蓄,叙事之委婉有序,章法之绵密谨严,音律之和谐悦耳,也都显示了柳词的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代暂不可考。因此词为代春闺怨体,而柳永创作此类作品多为早年游历江南的时候,故此词也应该是作于这个时候。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
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
峡水声不平,碧沲牵清洄。沙棱箭箭急,波齿龂龂开。
呀彼无底吮,待此不测灾。谷号相喷激,石怒争旋回。
古醉有复乡,今缧多为能。字孤徒仿佛,衔雪犹惊猜。
薄俗少直肠,交结须横财。黄金买相吊,幽泣无馀漼.
我有古心意,为君空摧颓。
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石剑相劈斫,石波怒蛟虬。
花木叠宿春,风飙凝古秋。幽怪窟穴语,飞闻肸蚃流。
沉哀日已深,衔诉将何求。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涟。
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逐客零落肠,到此汤火煎。性命如纺绩,道路随索缘。
奠泪吊波灵,波灵将闪然。
峡乱鸣清磬,产石为鲜鳞。喷为腥雨涎,吹作黑井身。
怪光闪众异,饿剑唯待人。老肠未曾饱,古齿崭岩嗔。
嚼齿三峡泉,三峡声龂龂。
峡螭老解语,百丈潭底闻。毒波为计校,饮血养子孙。
既非皋陶吏,空食沉狱魂。潜怪何幽幽,魄说徒云云。
峡听哀哭泉,峡吊鳏寡猿。峡声非人声,剑水相劈翻。
斯谁士诸谢,奏此沉苦言。
谗人峡虬心,渴罪呀然浔。所食无直肠,所语饶枭音。
石齿嚼百泉,石风号千琴。幽哀莫能远,分雪何由寻。
月魄高卓卓,峡窟清沉沉。衔诉何时明,抱痛已不禁。
犀飞空波涛,裂石千嶔岑。
峡棱剸日月,日月多摧辉。物皆斜仄生,鸟亦斜仄飞。
潜石齿相锁,沉魂招莫归。恍惚清泉甲,斑斓碧石衣。
饿咽潺湲号,涎似泓浤肥。峡青不可游,腥草生微微。
峡景滑易堕,峡花怪非春。红光根潜涎,碧雨飞沃津。
巴谷蛟螭心,巴乡魍魉亲。啖生不问贤,至死独养身。
腥语信者谁,拗歌欢非真。仄田无异稼,毒水多狞鳞。
异类不可友,峡哀哀难伸。
峡水剑戟狞,峡舟霹雳翔。因依虺蜴手,起坐风雨忙。
峡旅多窜官,峡氓多非良。滑心不可求,滑习积已长。
漠漠涎雾起,龂龂涎水光。渴贤如之何,忽在水中央。
枭鸱作人语,蛟虬吸水波。能于白日间,谄欲晴风和。
骇智蹶众命,蕴腥布深萝。齿泉无底贫,锯涎在处多。
仄树鸟不巢,踔ez猿相过。峡哀不可听,峡怨其奈何。

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

门外红尘市一廛,买瓜买李兴修然。
树根石透月洒落,殿阁屋多风的旋。
卖墨道人勤置酒,能诗老子欲飞仙。
髑髅南面蛆虫辈,鹏鷃逍遥各自天。

推枕秋怀断。乍梦阑徙倚,初寒池馆。绕空廊露叶,远楼风雁。

冥冥月气镫辉乱。问几度、安排平圃宴。閒箫管。甚叠遍霓裳,翻恨新生懒。

辗转。酹愁酒醒,殢睡香消,易感难拚,漫与短发飘箫,冷却故园心眼。

良天好夜终须见。要舞袖、联翩花底换。回醉眄。向当筵、击筑哀歌未辞晚。

忍坐看。看点拍、江南怨。奈碧云无信,旧丛霜老谁家苑。

山色空濛初过雨。画船几许。倚栏人影不分明,两桨掠、柔波去。

回首六桥烟树。依依日暮。更教谁与觅词仙,荡一点、春心处。

甲申以后南都亡,鲁王监国先唐王。钱沈两公已前死,孤臣独有滃洲张。

公心奉鲁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颁诏通使礼所有,隆准支派皆天潢。

鲁王兵败入闽境,谁其主者张名振。唐王前死郑帅骄,饩馈惟修寓公敬。

公心奉鲁乃和郑,海上联军军势盛。终挟郑师溯江上,一夕烽连京口镇。

上游郡县纷来归,控扼江楚横旌旗。王师不来郑不走,孝陵云树生光辉。

岂料师熸挂帆去,江督屯兵扼归路。孤军无继士卒散,夜走空山倦徒步。

入险出险归天台,妇子感泣父老哀。桑榆末路思再奋,旧时部曲还归来。

桂王立滇名更正,监国去号归同姓。郑师取台休士卒,两岛孤悬待天命。

滇中既陷蛟龙升,郑帅继死鲁亦甍。从此孤臣更无望,痛哭天地悲山陵。

散军归去居悬岙,海上寒潮共悲啸。昔为崖山今首阳,古今忠义同凭吊。

夜深故校潜缚公,从容就义全孤忠。门生参军及舟子,感君忠义皆相从。

遗诗自爱青山色,思葬于坟岳坟侧。可怜遭际视两公,凭藉无资心更恻。

沈公完节金陵城,归骨无地悲同盟。钱公有墓在黄蘖,三忠海上垂其名。

我寻公墓南屏下,朱鸟招魂泪盈把。长松风卷怒涛来,仿佛云旗与风马。

既把奇才结主知,归来解却侍朝衣。门前多种垂杨柳,留待春风系马时。

穷冬霜露繁,坚冰凝大泽。微阳地底回,区萌将甲拆。

斋居观物化,光集飞霙白。疏梅若高士,空谷聊自适。

操行雪比洁,倾盖成莫逆。峨冠柱下史,晤对成三益。

交谊矢弗渝,惟感流光易。永订岁寒盟,忠诚著金石。

吴姬美,远山淡淡横秋水。
玉纤软转绾青丝,金凤攒花摇翠尾。
隔云移步不动声,骑马郎君欲飞起。
欲飞起,楼上闲人闹如市。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路局苲。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高山。奈何蹈盘石。

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灵山慕名胜,曦午停征轺。
倒装换冠帻,径往凌轺峣。
手披茂草开,思逐浮云飘。
迢迢诣白塔,独立吹清飙。
回旋休缁庐,老屋依山椒。
野僧三四辈,衲破形容憔。
共言山中贫,菽水聊今朝。
问渠何所恋,且得避征徭。
度岭汗如濯,渴尘生客心。
清泉随念应,乞与涤烦襟。

纵目有佳处,须登四景楼。输蹄喧市井,桑谷暗郊丘。

翠盖云生里,沧溟天尽头。阑干知几曲,徙倚恣清愁。

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有时弦管收筵促,
无数凫鹥逆浪来。路入龙祠群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
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
未知何处是真梅,雪拥溪桥拨不开。
莫讶行人数回首,西风十里送香来。

马陵月黑山无路,火照白昼看大树。伏骑争驰万驽开,昔日庞涓死此处。

竖子成名一代雄,减灶七万垂奇功。谁言捭阖效鬼谷,十三篇本传家风。

当年共学交何笃,膑也虽贤涓也毒。远召旋将黥刖施,智不如葵难卫足。

忽逢齐使窃载归,上中下驷参兵机。膑车坐计胜已决,强齐乃藉刑余威。

君不见张陈刎颈原相倚,解印封王还切齿。假头已见购常山,怒魄空怜堕坻水。

石契兰交起战争,古来恩怨系功名。输他鸥鹭忘机甚,汀月溪风共主盟。

惠泉在天下,品味少班列。公心有深眷,暌远携未辍。

所忧出山去,本味损甘冽。相传兹山石,投瓮解湔雪。

甘冽每如故,所适任燕越。泉石本一气,妙诀非有别。

名亭纪幽事,尘想永消歇。慎勿倦携持,谁当笑痴绝。

卧听今雨旧雨,坐看前山后山。不许时来俗驾,柴门虽设常关。

汉主自临河,金钱曷足数。人人皆抱薪,谁识徙薪苦。

秀发九华晴景,摧颓五老苍颜。
暮雨朝云佳处,小姑依约烟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