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由问句起:“问君何事轻离别”,这句是词人故意模拟妻子口吻质问自己:你为何轻视离别?表面上是妻子恼我,骨子里是我谅妻子,笔致深情而委婉。接以“一年能几团圆月”句,其怅叹离多会少之情已见。词人并不是“轻离别”,只是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随扈出行,不得不离,不得不别。“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二句出之以景语,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乍如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北地的季节在仲春,那么此时“故园”也就春意阑珊了。
下阕明确点出“归不得”的缘由,即扈驾从巡,身不由己。“春归归不得”一句上承“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言春尽而不能归的怅惘心情。“两桨松花隔”,南朝民歌《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词人反其意而用之,说是因为被松花江阻隔,不能回去。表面是怨江,实际上是怨侍卫之差事阻其归家与妻子相聚。结篇二句是此时心态的描写,即追思往事,令人心寒,犹如眼前松花江水的寒潮起伏,不能平静。
全词话语直致,但内容曲折,首句的拟言和结句的用典都为本词增加深沉宛转之情,深婉感人。
丹凤城南路。看纷纷、崔卢门第,邹枚诗赋。独炙鹅笙潜趁拍,花下酒边閒谱。
已吟到、独消魂处。不值一钱张三影,尽旁人、拍手揶揄汝。
何至作,温韦语。
总然不信填词误。忆平生、几枝红豆,江东春暮。昨夜知音才握手,笛里飘零曾诉。
长太息、钟期难遇。斜插侍中貂更好,箭?鸣、从猎回中去。
堂堂甚,为君舞。
偷弹老泪。向短亭话别,兰舟重舣。韵咽寒箫,断肠听到篷窗底。
渔滩风定芦花起。破箫色、天涯行李。晚来潮催送秋心,共故人千里。
犹记题诗旧邸。染京洛暗尘,醉春游骑。戍鼓惊秋,梦魂还渡桑乾水。
连村黄叶围残垒。雁声在、斜阳红里。何时一笛山楼,杯共洗。
风狎疏纸棂,凉篝灭还燃。独坐凄有思,待眠犹迟眠。
昔来御轻袷,今可增重棉。冻久无书来,骨弱愁化烟。
遥知瘦妾病,停杼怀远天。天高海空阔,知我身谁边。
恐尔对残菊,霜粟霏冻钿。丈夫好出门,白发易生颠。
有梦不得归,得归亦悬悬。昨梦江城花,花下多啼鹃。
落日照城阴,烟树覆茅屋。阿师坐高堂,焚香惬幽独。
清兴发清吟,散笔写散木。几案净无尘,胸怀虚若谷。
我来避喧嚣,对此称快足。莫嫌半亩宽,世界藏一粟。
森森佳木映阳坡,不比槐阴十讼多。谁见一花如菡萏,人传七叶是娑罗。
漠貂谩藉金张业,月兔空涵海水波。昨夜虚堂闻子落,定知仙客费吟哦。
夜半金乌海上翔,行来夹日酷于霜。庭前几个芭蕉叶,未到秋分一半黄。
太息金焦长,依然冰雪清。飞腾当暮景,四十未专城。
听雨萍蓬合,看云组绶轻。徒惭龚渤海,治郡有循声。
吴若未亡齐未寒,辞人微意寓毫端。当时借为胥祠发,似诮诸人讣契丹。
君才似海常宜近,我计归山苦未能。王式不来应有以,淮阳非卧所能胜。
偶看芳草思蛩駏,漫向秋风较鴳鹏。留取怀中书数纸,相思时与剪青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