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由问句起:“问君何事轻离别”,这句是词人故意模拟妻子口吻质问自己:你为何轻视离别?表面上是妻子恼我,骨子里是我谅妻子,笔致深情而委婉。接以“一年能几团圆月”句,其怅叹离多会少之情已见。词人并不是“轻离别”,只是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随扈出行,不得不离,不得不别。“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二句出之以景语,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乍如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北地的季节在仲春,那么此时“故园”也就春意阑珊了。
下阕明确点出“归不得”的缘由,即扈驾从巡,身不由己。“春归归不得”一句上承“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言春尽而不能归的怅惘心情。“两桨松花隔”,南朝民歌《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词人反其意而用之,说是因为被松花江阻隔,不能回去。表面是怨江,实际上是怨侍卫之差事阻其归家与妻子相聚。结篇二句是此时心态的描写,即追思往事,令人心寒,犹如眼前松花江水的寒潮起伏,不能平静。
全词话语直致,但内容曲折,首句的拟言和结句的用典都为本词增加深沉宛转之情,深婉感人。
今日浒西开牡丹,携儿漉酒坐相看。秾花自识春风好,接叶休为夜雨残。
深院紫泥巢翡翠,层楼朱槛宿鹓鸾。衰容任遣韶华逼,幽抱常教酩酊宽。
玳筵红袖不知寒,春在歌喉暖响间。我辈年来要陶写,好将西野作东山。
韦布家风姓氏寒,里中世守一经酸。中朝遇变惊涂炭,幽谷何心赋考槃。
若个衣冠犹乞活,几时簪笏上长安。葵忱自昔倾阳处,廊庙山林岂二般。
疏疏子贱子,千载一单父。斯民不忍欺,厥治登太古。
问渠何所修,得贤以自辅。谈笑黄虞间,岂复问齐鲁。
孔铎本夙闻,舜弦时一鼓。赤子尔何知,所欲在慈母。
吾施既春阳,物化若时雨。至今梧桐枝,金徽照寰宇。
经游还绝塞,际遇复清朝。大暑无蒙绤,轻寒已御貂。
盘空齑屡荐,觞至酒频浇。贫病谙为客,何惭带减腰。
垂老他乡,妻子与偕,差共相依。却回头故国,又逢寒食,关心先垄,谁拜深衣。
草色长湖,柳丝断岸,岁岁扁舟此日归。欣重见,竞百钱挂杖,来欸荆扉。
频年聚首诚稀。每花月、怀君惄似饥。喜今宵宴集,尽皆耆旧,中厨供给,竟有甘肥。
只恨当前,华筵易散,早已天端堕夕晖。还相惜,惜明朝又别,怕见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