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写韦处士郊居庭院景物,起句描写整个庭院满是飘飞飘落的红叶,将深秋庭院装点得色彩绚丽、纹饰斑斓,极富诗情画境。所以,诗人以“诗境”二字赞叹共庭院之奇景妙境,虽然抽象,但却绝佳,堪称微妙夺神。而韦处士并不去清扫地面的红叶,顺其自然,一任红叶飘落,表现出韦处士喜爱、欣赏自然野趣的兴致。次句写韦处士室内弹琴,那清泠的琴声在庭院台阶间缭绕回旋,从琴声流荡之间,不时地从暗处传出泉水滴答的声响,琴声有暗泉的泉水滴答声响陪伴,汇成自然美妙的音韵和旋律。古代弹奏琴声,多有觅求知音的寓意。此处,写琴声有暗泉相伴,暗示出韦处士以自然天籁为知音的自得其乐的清高。
次联写韦处士郊居门外的景物。三句写门外正是秋晚黄昏晴好的天气,放眼望去,满目秋色,一个“老”字,点染出秋色的苍翠浓深。末句以“寒玉”、“溪烟”之意象描摹秋色之“老”。“寒玉”,一般形容清冽雅洁的物象,如水、月、竹。此诗“万条寒玉”,是形容、描摹韦处士门外生长了茂密的苍翠挺拔的青竹,好像万条寒洌的碧玉清高地耸立于尘世。“一溪烟”,是写韦处士门外临近一条溪流,那溪流从万条寒玉之间穿过,水面上飘浮着如烟似雾的潆漾水气,更烘衬出韦处士郊居的清幽、雅洁,特别是“寒玉”意象更具隐喻意味,似乎衬托并象征着韦处士的人格与精神。全诗一句一景,按照“满庭”与“门外”两截描摹,借境写入,见境知人,耐人寻味。
细马轻衫,西风南苑,偶然人过金沟。道旁指点,辽后旧妆楼。
想像回心宫院,钿筝歇、含泪梳头。青史上,武灵皇后,一样擅风流。
堪愁。成往迹,缭垣败甃,满目残秋。便脂田粉硙,零落谁收。
莫问完颜耶律,兴亡恨、总是荒邱。红墙外,谁抛金弹,年小富平侯。
醉扶寿客,近酒边、何知世有沧桑。风雨天涯,燠寒人境,十年顾影情芳。
自持晚香。甚岁华、葵麦斜阳。费肠回、旧约东篱,义熙笺管几吟商。
消得未荒三径,是怀姿卓杰,照映容光。彭泽秋高,郦泉花大,才知瘦亦寻常。
校馀梦凉。引镜看、诗鬓能苍。办餐英、驻景年年,采山烟路长。
雨馀山景鲜,风定水光好。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
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
三十六旬穷此夕,定盘星上转风车。放开结角罗纹处,须信风流出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