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栽莲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作于元和二年(807)。

②田田:水草叶漂浮貌。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③得地:唐人口语,谓得其所。

解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感叹,同时也起到转折的作用——“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第十一句和十二局借物抒情,“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生存的地点不是好地方,表达白居易对现状和当下环境的不满。

  第十三句和十四句则其到衬托的作用,也是借物抒情的笔法,用莲花曾经在溪中的美好时光表达自己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今年不得地, 憔悴府门前。”诗人感觉自己与莲花命运相同。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庭閒人静鸟窥帘,坐对文书亦倦拈。
春旱正须三尺雨,江湖宁放老蛟潜。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遗爱永存今似古,
高名不朽死如生。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

居巷相南北,登门久岁时。温言流肺腑,和气见须眉。

日昃长沙傅,年凋绛县师。春云冒丹旐,同会袂成帷。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缓步凌彩蒨,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何似钟山集,征文及惠休。
卢橘花残细细飞,满枝晴日闹蜂儿。
霜余有此香无奈,合与称题赋小诗。

谈笑苍生在掌中,使君才是出群雄。县分南国弦歌满,郡领西夷节制通。

镜里雪添新鬓白,殿头云拥旧袍红。循良故是藩侯事,莫道齐邦本上功。

逐日课程惟有睡,百年勋业本无心。圣君赐我安闲地,好做羲皇世上人。

润逼窗纱,凉侵簟竹,顿添憔悴。将徐又紧,做出几分秋意。

对银屏、幽怀暗牵,素衾清梦谁料理。最怜他此日,纹疏静掩,夹衣初试。

空指。前游地。任罥石苔滋,井栏愁倚。回波涨晚,翠点一池萍碎。

带苍烟、归鸦倦飞,暝阴未破云更起。但虚空、冷荡柔丝,远天都是水。

驱车渔阳坂,四野何苍苍。我友驾言迈,去去天一方。

踟蹰一斗酒,相送渡河梁。岂无弦歌曲,可以佐杯觞。

仰视浮云驰,苍白忽相望。黄鹄一为别,悲鸣声正长。

何况同心子,当为参与商。人生如浮梗,良会安可常。

俛仰感平生,岂不结中肠。愿为双飞翼,送子以翱翔。

君不见余吾水中天马出,赤鬛缟身朱两翼。
割玉为鞍甿不得,锦衣使者捷若飞,紫缰金勒看君骑。
却忆拂林初献时,凤城五门平旦启。
驰道行骄辔耳耳,路旁见者谁不喜。
众中牵出朝未央,挥雾流沫满道香,毛带恩波眩日光。
龙眠老子识马意,行过天闲重回视,白笔描成落人世。
我公购之滦水滨,百金市画冀得真,奔霄追电何足云。
从今吹笛大军起,料知一日行千里。

晓烟如幕柳垂丝,曲曲春塘望欲迷。一个轻舟仍载酒,赤栏桥外听莺啼。

烹茶人外世,遗灶水中央。千载公仍至,茶成水亦香。

庵中之人不见形,两脚不住以隐名。
此行有似不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浣花江头万僧市,抵掌笑谈儿辈惊。
一轩碧芦佛手种,霜叶戚戚如诗鸣。
此间谓是留凤处,但恐还作冥鸿征。
卷衣我亦逐师去,分取半庵栖月明。

道在无生悟者稀,迟来犹得款禅扉。天开宝地蟠龙象,人自祇园授钵衣。

溪上云霞常映带,山中兰若岁芳菲。劳劳尘土多年梦,暂向空门学息机。

神螺卷雨入田畴,留得公堂一片秋。天上已催郎署去,人间难挽使华留。

莫嫌仲举题舆晚,犹及东坡秉烛游。易在虎皮公在坐,试开宝箧为人谋。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短发长眉一衲轻,古榕深屋老閒情。不知岁月归何处,聊共云山乐此生。

白昼听潮沧海远,中宵看月草堂清。一千七百无今日,人世犹传宝掌名。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