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他那懒散而不受约束的意味儿是何等的深长啊,春风吹拂着花草还散发着幽香。
山山水水如果有什么等待的话,这其中的意味儿也只有陶渊明理解得最明朗。你若问我离开要到什么地方去,你跟着我走自然也就知道我所向往的地方。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
疏懒:懒散、悠闲,不习惯于受拘束。
有待:有所期待。
陶潜(qián):即陶渊明,名潜,东晋诗人。

赏析

  这首词词人移花接木,诗人谙熟前人的诗句风韵,考虑到句式长短、对偶声韵,使这首词词情达意、情思连续,使之如出己口,置身于宽阔寂寥的环境,突出隐逸的主题,同时表达了词人对于荣利的摒弃以及对先哲的崇敬之情。

  上片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在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在溪边桥畔,有渔翁正在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这就是杜甫的两句诗“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西郊》)、“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的十分熨帖的表现,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上片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使读者感受到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从“春风花草香”会使人联想到“迟日江山丽”以至整首杜甫绝句。由联想再回到词意,在“春风花草香”后面,不单是春风花草的幽香,而且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美丽的景致让词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一幅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

  下片写江山形胜,四时的美景吸引自古至今着无数的隐人逸士。“江山如有待”是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黄庭坚巧妙地移植了这一诗意,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向往追求。这时候,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靖节先生,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使读者想到陶潜返朴归真退居田园的隐逸事迹,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可惜》),杜甫感叹生不逢时,恨不能与陶渊明同归田园。这首词的最后二句“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是接住杜甫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尘。词人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是山野,是林莽,是田园,却无可奉告,不过如随之而去,一定会明白他的踪迹。这二句诗句在这首词里,贯串下面的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整首词虽连缀前人诗句而成,但是主题集中,联系紧密。上下相承有序、言近而旨远,凭着自己的诗才学力,通过精心的构思安排,却创造出比原句更高的美学价值。这篇词是集句词的代表词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春,时值黄庭坚过金陵、扬州赴德州德平镇任。王安石曾在宋元丰五年(1082年)营居半山园时作了一首集句诗《示元渡》。词人曾批评王安石的这首诗是“百家衣”,以为“正堪一笑”(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后来自己也效法王安石写了这首集句词。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
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
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
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
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着。
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
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
俛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撚拨续。
初如雪泉嗽鸣玉,已转忽如雨簌簌。
於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
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
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
能令风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
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
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
笑思古今一俯仰,弹到千山月落时。
君知否,梧桐枝上双燕语,
尽将万事等风絮。琴中日月何翛闲,
肯使事逐孤鸿度。
万仞崖擎碧玉台,中閒一镜帖天开。
四时自与幽花对,一点时妆不照来。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於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老禅伏虎处,遗迹在涧西。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

谢客江湖已十秋,浮云华发共悠悠。闻君忽忆阳春调,浊酒还开白雪楼。

前年离长安,与公为死诀。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

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

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

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

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

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

云端贝阙见,鳌负海山来。瑞气元非雾,天风不染埃。

颁常八柱建,象魏五门开。肯构经营念,贻谋丕显哉。

一夜春雨过,千崖飞瀑多。青楼散珠箔,碧障列银河。

皇天生下民,而必立之君。端居统万国,宵旰极忧勤。

创业藉神武,守成资圣文。功德配天地,休声光典坟。

典坟既以远,区宇时并分。六朝及五部,割标徒纷纭。

此疆而彼界,蒸黎蒙兵氛。干戈无时息,嗟我赤子群。

门有车马客,光彩一何都。谓从天上来,意气倾万夫。

银鞍耀流星,丹毂夹华月。白马骄且驰,浮云递明灭。

鸣鞘赴咸阳,执戟趋承明。二十事征战,三十成功名。

出护塞上军,入典禁中直。五侯与七贵,调笑同出入。

相如早还蜀,季子终相秦。如何衡门士,抱膝长苦辛。

我是康庐旧冷官,梦魂今尚忆云端。
山将草色到天碧,泉带松声出谷寒。
仙观几年留鹤隐,古潭有日起龙蟠。
中君肯着诗料理,乞我蛮笺半幅看。
边笳凄惨动江城,朔雁南飞几阵横。
云气昏昏秋万里,旄头炯炯夜三更。
向来海上凫毛出,何日关中马角生。
天地无情豪杰尽,西风颠倒若为情。

幄殿层云障,辕门积雪峰。奇鹰皆戴角,御马尽飞龙。

瀚海将临幸,云亭望陟封。青丘大羽猎,有事待玄冬。

竹篱阵阵飞花雨,栖燕衔香语。孤云细草小溪晴,攀梅拾豆打流莺,短桥横。

杨花一似郎情薄,相见还飘泊。空余三月断肠春,万重山外楚江滨,有行人。

白发非有种,如何忽自生。
尽从方寸地,莳此两三茎。
场屋债犹欠,山林计未成。
头颅知渐丑,羞向镜中呈。
松萝影裹,积翠堆中。
白云为盖,流泉作琴。
只影独標岩上月,不知那个是知音。
耳卓朔,头蓬忪,
抬眸鹞子过辽东。

君家在四明,崇道复遗荣。霓服辞丹禁,天文诏玉京。

义方延永锡,真箓受长生。举手都门外,白云江上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