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垂杨的绿叶已老,莺鸟在哺育幼雏,柳絮不再吹绵,黄蜂儿已不见踪迹。
头发漆黑的少年伴着金钗女郎,手执银壶,仍在琥珀美酒中沉溺。
花台已经向暮,芳春就要告辞,晚风吹起了落花,正在半空中飞舞。
夹城路结满榆荚,似在催游人归去,哦,夹城路,一条青钱铺就的路。
注释
残丝:游丝也,虫类所吐之丝,飘浮空中。沈约诗:"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
绿鬓:乌黑的头发。年少:少年。金钗客:指女郎。
缥粉:青白色。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色淡黄或红褐,此指琥珀色的酒。
沈郎:晋代沈充,《晋书·食货志》载吴兴沈充铸小钱,谓之“沈郎钱”。
青钱:榆荚,色白,成串,形似钱。
夹城:唐代长安东城墙为双重城墙,中有路,很宽大,是帝王自宫中赴曲江、芙蓉园游览的通道。

赏析

  首二句写暮春景象,诗语无片言只字言及暮春,远比明言还要强烈。因为四种物色的形象是那样鲜明,有力地打人人们的感官,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可以看出:那育雏的春莺就栖止在浓枝密叶之中,那欲绝的游丝也正伴着黄蜂飘然飞去。动静相问,层次分明,交织成一幅浑融的圆面,见出诗人运笔状物之妙。

  次二句转入人事活动。两句诗只摆出青春少年,妙龄女子,青白色的酒壶中满盛着琥珀色美酒,不再说什么,而一幅青年男女游春宴饮的画面已呈现在我们眼前。至于那宴饮的具体情景,是否“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欺缴”,都留给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加以补充。艺术的启示力极强,含蓄而有余味。将这两句与首二句合观,宴饮乃发生在暮春背景之下,这不禁又发人深省。明媚春光,可谓良辰美景。男女游赏,可谓赏心乐事。面对暮春,他们是想用赏心乐事去冲淡良辰美景即将逝去的失落心境呢?还是惶恐于良辰美景的即将消歇,想更多享受一些赏心乐事呢?总之,两种情景的重合,使这两句诗从字面之外喷薄出一股珍时惜逝、汲汲不可终日的浓郁情思。诗意不是出自诗语所叙,而是产生于甄种情景的配合,耐人品味,妙不可言。

  诗的后半句写大好春光无可挽回地逝去。这样一点简单的意思,用了四句诗,却不觉冗长,其中大有奥妙。“花台”二旬将花与春充分拟人化,写得生动引人,情意缠绵。本来是春去花谢,主动者在春,诗人却偏偏反转来说,花谢春归。由于花事欲暮,不免使春兴味索然,要黯然辞别归去了。然而花对于春,又是那样饱含系恋之情。你看,花瓣虽已离枝,却还要做一次最后的挣扎,随风回旋起舞,它是多么想用自己的生存留住那美好的春天。这落花恋春的背后又何尝不括含青年惜时的深慨。落花的情态又不免诱发一个问题:它那竭尽生命的努力,便能留住春天吗?这使得后两句很自然地成为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呼一应,迭宕有致。四句诗里隐含一问一答,以落花为问,以榆荚为答,构思巧妙,笔路活脱,意趣盎然。

  这首诗形象凸出,色彩鲜明,无论是垂杨春莺,残丝黄蜂,还是绿鬓金钗,落花青钱,无不、以其分明的形色深深印入人们脑中。而其组章造意,含蓄奇掘,攫人思绪。这些都表现了李贺诗艺术的特色。

创作背景

  李贺幼而能文,贞元末即已有名。当时结伴游春,乃是昌谷的旧俗。李贺见榆荚满路,落花回风,感时光易逝、春去难留,满怀愁思,颇有感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此诗虽作于暮春,然此诗不若其后诗作情调之悲凉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老作含香客,贫无僦舍钱。神州容寄迹,大尹是同年。
密迩都忘倦,乖慵益见怜。雪风花月好,中夜便招延。
初日照杨柳,玉楼含翠阴。啼春独鸟思,望远佳人心。
幽怨贮瑶瑟,韶光凝碧林。所思曾不见,芳草意空深。

鹊尾烟横不卷帘,莫嫌好客坐无毡。道人此室知何用,留与衰翁听雪眠。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恣纵时。在世上官虽不做,出人间事却能知。

待天春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道在眼前人不见,尧夫非是爱吟诗。

二月十五,瞿昙灭度。足示双趺,胸摩卐字。山愁惨莫云,花泪啼红雨。

去年山次,今年山次,明年山次。辄莫明年更明年百千年,年年山次。

狼籍涅槃心,此恨凭谁诉。赖有粼皴拄杖子,牢记取。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满眼伤心处,谁能上此楼。
林烟迷蜀道,帆影识吴舟。
砚北人何在,江南草又秋。
茱萸空到手,欲插泪先流。

昨夜春水生,垂杨蘸波碧。湖中相忘友,两两有鸂鶒。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
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
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
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雪霁瑶台。日暖瑶台。好时光、畅我心怀。一般造化,几样安排。

见桃花敛,梅花落,杏花开。

才过东阶。又转西阶。湘帘外、再四徘徊。满园春闹,谁做诗媒。

有蝶儿舞,莺儿唤,燕儿来。

下土正麟斗,若木风荡荡。一夕坠濛谷,六龙不得上。

夸父亦何愚,邓林以为杖。崦嵫只一山,神州亦无两。

百灵皆高眠,而我独偃仰。早不畜雄鸡,何时见天朗。

碧梧含风夏夜清,林塘五月初飞萤。翠屏玉簟起凉思,一点秋心从此生。

方池水深溪雨积,上下辉辉乱凝碧。幸因帘捲到华堂,不畏人惊照瑶席。

汉宫千门连万户,夜夜荧煌暗中度。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盘月中露。

银阙苍苍玉漏迟,年年为尔足愁思。长门怨妾不成寐,团扇美人还赋诗。

避暑风廊人语笑,栏下扑来罗扇小。已投幽室自分明,更伴残星碧天晓。

君不见连昌宫殿洛阳西,破瓦颓垣今古悲。荒榛腐草无人迹,只有秋来熠耀飞。

石田茅屋瀼西庄,修竹高梧六月凉。
翠簟风漪清入梦,碧桐秋露冷生香。
饭牛不识尧年乐,扣角犹歌子夜长。
今日驱驰归未得,却从塞外忆江乡。
一带鹤溪环绕。溪上石田多少。春雨驾龙耕,种得玉芝瑶草。堪笑。堪笑。海水几番乾了。
胡雏铁骑正纵横,环上罗衣血染腥。
蜀道归来应悔祸,香囊特地泣娉婷。

疏筠易秋威,冉冉受风雨。芙蕖抱枯香,赪颜羞不遇。

草木自衰荣,岁月谁寒暑。老人岸乌纱,清坐阅今古。

芳林无数飘红蕊。绿映裙腰芳草地。金炉缭绕裙生烟,罗袖轻盈唯掩泪。

东风吹面云层起。柳线搓绵空旖旎。三春寂寞重含情,几处雕栏愁独倚。

敲开败箨露新竹,拾上落花妆旧枝。
别语畏残漏,心悬瘴海边。
回期无定日,去路极遥天。
苦雾沈山郭,寒海涨隰田。
几宵寻使府,清话废间眠。

萧疏荆布古风存,纸阁芦帘想旧村。凄断辘轳霜晓冻,抛残砧杵月黄昏。

劳歌底用惊时俗,舂庑何应傍市门。欲采蘼芜三径失,要离坟畔与招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